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存专利>正文

图像传输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0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图像传输头盔,包括盔体、顶部受力垫,其特征是:盔体前面有一开孔,开孔后面固定一摄像机,摄像机的视频输出口连接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的以太网口连接至无线网桥,无线网桥的射频接口连接天线;电池连接电压分配器,电压分配器分别连接摄像机、视频服务器和无线网桥;摄像机、视频服务器、无线网桥、电池和电压分配器位于头盔内部,天线位于头盔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头盔既有防护功能同时又具有图像传输功能,还可以对影像作实时记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盔,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能进行图像传输的头盔。
技术介绍
头盔是安全防护装置,它可以使佩戴者免遭一定强度的攻击和意外伤害,能有效保护佩戴者的头部、面部和颈部,多用于军队、警察和有危险的行业,在军队、警察中的应用尤为普遍和重要。传统头盔的作用主要是上述防护功能,其缺点是作用单一。在实际应用中,指挥部的首长或上级领导如能看到前沿阵地或出警现场的实时图像,便能及时、准确的了解、把握事态的发展变化,及时和适时的作出准确和正确的指挥以确保作战的胜利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还能对现场实况作影像记录,可成为事后的宝贵资料。如果图像传输设备是一个单独的设备,则会带来以下问题1、该设备如专人操作会造成无谓的人员增加;2、该设备如由执行任务人员操作,无论手持、肩抗都会造成行动不便而成为安全隐患;3、多余设备会增加负重。如能在头盔的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出图像传输功能,将会克服以上缺陷而使头盔成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军、警装备。但目前尚无将防护功能与图像传输功能合为一体的头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头盔只能作为防护装备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既能作为防护装备又能作为实时图像传输设备的军警用装备。本专利技术图像传输头盔,包括盔体1、顶部受力垫2,盔体1前面有一开孔3,开孔3后面固定一摄像机4,摄像机4的视频输出口连接视频服务器5,视频服务器5的以太网口连接至无线网桥6,无线网桥6的射频接口连接天线7;电池8连接电压分配器9,电压分配器9分别连接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和无线网桥6;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无线网桥6、电池8和电压分配器9位于头盔内部,天线7位于头盔外部。所述摄像机4位于盔体开孔3的正后面,无线网桥6位于盔体内顶部盔体之下,视频服务器5位于无线网桥6之下;电池8、电压分配器9位于视频服务器5和无线网桥6于盔体1弧面形成的空隙之中;天线7位于盔体1外表面。所述盔体1前面有护罩10。所述盔体1后面有颈护11。所述盔体1内的电池8、电压分配器9和视频服务器5与顶部受力垫2之间有屏蔽层12。摄像机4由电缆将视频信号引入视频服务器5进行模数转换、编码、压缩,再将数据流从视频服务器5的以太网口输出,由五类线传入无线网桥6进行编码、加密和射频调制后,输出的射频信号由电缆引入天线7向外发射。电池8通过电压分配器9负责向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无线网桥6供电。屏蔽层12位于上述设备与顶部受力垫2之间,它可以消除设备电磁对佩戴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可有效降低外部电磁对设备造成的干扰。接收端作逆向还原。用与天线7频率相同的天线13接收头盔发出的信号,接收后的信号由电缆传入和无线网桥6相同的无线网桥14,经过解码、解密后的数据流从无线网桥14的以太网口输出,连入普通电脑15便可由视频服务器5配套的客户端软件解压播放。也可以用一台带无线网络(WLAN)功能的普通笔记本电脑作为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天线13、无线网桥14和普通电脑15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把只具有防护功能的传统头盔和图像传输系统合为一体,让执行任务人员无须携带其他设备便可将前沿阵地或出警现场的实时图像传回指挥中心,为首长或上级领导及时、准确的了解、把握事态的发展变化,及时和适时的作出准确和正确的指挥以确保作战的胜利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达成了有利条件,同时还能对现场实况作影像记录,可成为事后的宝贵资料。附图说明图1是头盔的剖面图;图2电气连接示意图;图3是接收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图像传输头盔,包括盔体1、顶部受力垫2,盔体1前面有一开孔3,开孔3后面固定一摄像机4,摄像机4的视频输出口连接视频服务器5,视频服务器5的以太网口连接至无线网桥6,无线网桥6的射频接口连接天线7;电池8连接电压分配器9,电压分配器9分别连接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和无线网桥6;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无线网桥6、电池8和电压分配器9位于头盔内部,天线7位于头盔外部。所述摄像机4是针孔摄像机,位于盔体开孔3的正后面,无线网桥6位于盔体内顶部盔体之下,视频服务器5位于无线网桥6之下;电池8、电压分配器9位于视频服务器5和无线网桥6于盔体1弧面形成的空隙之中;天线7位于盔体1外表面。所述盔体1前面有护罩10。所述盔体1后面有颈护11。所述盔体1内的电池8、电压分配器9和视频服务器5与顶部受力垫2之间有屏蔽层12。摄像机由电缆将视频信号引入进行模数转换、编码、压缩,再将数据流从视频服务器5的以太网口输出,由五类线传入无线网桥6进行编码、加密和射频调制后,输出的射频信号由电缆引入天线7向外发射。电池8通过电压分配器9负责向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无线网桥6供电。屏蔽层12位于上述设备与顶部受力垫2之间,它可以消除设备电磁对佩戴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可有效降低外部电磁对设备造成的干扰。接收端作逆向还原。用与天线7频率相同的天线13接收头盔发出的信号,接收后的信号由电缆传入和无线网桥6相和无线网桥14,无线网桥6相和无线网桥14设为点对点(ACCESS POINT TO POINT)通信方式,经过解码、解压后的数据流从无线网桥14的以太网口输出,连入普通电脑15便可由视频服务器5配套的客户端软件解压播放。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图像传输头盔,包括盔体1、顶部受力垫2,盔体1前面有一开孔3,开孔3后面固定一摄像机4,摄像机4的视频输出口连接视频服务器5,视频服务器5的以太网口连接至无线网桥6,无线网桥6的射频接口连接天线7;电池8连接电压分配器9,电压分配器9分别连接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和无线网桥6;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无线网桥6、电池8和电压分配器9位于头盔内部,天线7位于头盔外部。所述摄像机4是针孔摄像机,位于盔体开孔3的正后面,无线网桥6位于盔体内顶部盔体之下,视频服务器5位于无线网桥6之下;电池8、电压分配器9位于视频服务器5和无线网桥6于盔体1弧面形成的空隙之中;天线7位于盔体1外表面。所述盔体1前面有护罩10。所述盔体1后面有颈护11。所述盔体1内的电池8、电压分配器9和视频服务器5与顶部受力垫2之间有屏蔽层12。摄像机由电缆将视频信号引入进行模数转换、编码、压缩,再将数据流从视频服务器5的以太网口输出,由五类线传入无线网桥6进行编码、加密和射频调制后,输出的射频信号由电缆引入天线7向外发射。电池8通过电压分配器9负责向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无线网桥6供电。屏蔽层12位于上述设备与顶部受力垫2之间,它可以消除设备电磁对佩戴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可有效降低外部电磁对设备造成的干扰。为方便接收与图像播放,可以将无线网桥6设为访问点(ACCESSPOINT)通信方式,由带无线网(WLAN)功能的普通笔记本电脑15接收头盔发出的信号并播放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传输头盔,包括盔体(1)、顶部受力垫(2),其特征是:盔体(1)前面有一开孔(3),开孔(3)后面固定一摄像机(4),摄像机(4)的视频输出口连接视频服务器(5),视频服务器(5)的以太网口连接至无线网桥(6),无线网桥(6)的射频接口连接天线(7);电池(8)连接电压分配器(9),电压分配器(9)分别连接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和无线网桥(6);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无线网桥(6)、电池(8)和电压分配器(9)位于头盔内部,天线(7)位于头盔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传输头盔,包括盔体(1)、顶部受力垫(2),其特征是盔体(1)前面有一开孔(3),开孔(3)后面固定一摄像机(4),摄像机(4)的视频输出口连接视频服务器(5),视频服务器(5)的以太网口连接至无线网桥(6),无线网桥(6)的射频接口连接天线(7);电池(8)连接电压分配器(9),电压分配器(9)分别连接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和无线网桥(6);摄像机(4)、视频服务器(5)、无线网桥(6)、电池(8)和电压分配器(9)位于头盔内部,天线(7)位于头盔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输头盔,其特征是所述摄像机(4)位于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存
申请(专利权)人:王存刘明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