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560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其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塔体,在塔体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道,在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箱体,活性炭箱体四周外壁与塔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在活性炭箱体上分布有活性炭单元,在塔体上设置有气体出风口;在活性炭单元的上端外框架与活性炭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Adsorption tower with activated carbon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dsorption tower with activated carbon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tower, the tower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air inlet pipe, are arranged in the tower body and activated carbon activated carbon box, the medial wall of the box around the outer wall and the tower body sealing connection, in the box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the activated carbon unit in the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as outlet; between the upper outer frame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activated carbon box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stri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
本技术涉及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具体涉及有机废气净化及异味处理机械

技术介绍
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传统的有机废气治理及异味处理技术,也是目前我国有机废气治理的主要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尾气处理领域,例如苯、醇、酮、醚、烷、醛、酚、等等挥发性气体,广泛用于化工、机械、印刷、橡胶、家具、机电、船舶、汽车、石油等行业。活性炭吸附塔的工作原理:利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与气体混合物分离,达到净化目的。传统的吸附塔,活性炭层采用颗粒填充或蜂窝状填充,局限性较大,维修成本高,且市面没有大型的吸附塔设备;专利高能活性炭VOC吸附塔2014208004241虽然公开了一种吸附塔,但是其结构不合理,当前置预处理过滤模块、活性炭吸附模块5出现堵塞,后期的活性炭吸附模块5、活性炭颗粒过滤模块6就无法使用,结构不合理;专利一种活性炭吸附塔201520249278.2,采用迷宫式过滤方式,但是其成本高,当活性炭需要更换的时候,需要整体的更换,费用高,尚能使用的活性炭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过滤效率低,扩展性差,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内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吸附塔塔体左侧设进风口,塔体底部设有锥体灰斗,顶部设出风口。塔体内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均匀排列有活性炭箱体。塔体为矩形金属板框架,固定在吸附塔塔体内部的夹槽上。活性炭箱体上放置矩形活性炭单元。可根据设备大小及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活性炭单元的尺寸及数量。塔体右侧设检查口,检查门分上下结构,可以分别打开,用于日常检查和更换活性炭滤板。吸附塔用支架支撑,支架上设有爬梯和护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备模块化制作。矩形板式活性炭滤板为矩形板状独立模块,表面为数控冲压多孔金属外壳,顶部设有填充口,中间填充活性炭。滤板外形长宽几何尺寸可以根据设备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调整。并且可根据设备大小选择滤板排数。2、增加大型沉降室(灰斗),去除了大部分固体颗粒,大大减轻了活性炭吸附的压力,减少了堵塞固体物的量,所以有效地延长了活性炭滤材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3、采用顶部出风,节省占地空间。4、设有检查口,维保方便、运营成本低,所有过滤板块以单元化形式布置。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在线不停机情况下检修,更换滤板等配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空间小、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吸附效果好,排放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该技术设备处理风量可达到1000m3/h-1000000m3/h。彻底解决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能力小,应用受局限的问题。将来可广泛应用到大型喷漆车间有机废气处理,垃圾发电行业烟囱异味处理等领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佳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活性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活性炭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架;2、灰斗;3、进气管道;4、进气喇叭口;5、活性炭箱体;6、气体出风口;7、出风管道;8、引风机;9、活性炭单元;10、检修门;11、爬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包括支架1以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塔体,在塔体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道3,在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箱体5,活性炭箱体5四周外壁与塔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在活性炭箱体5上分布有活性炭单元9,在塔体上设置有气体出风口6;在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外框架与活性炭箱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活性炭单元9至少一层;气体出风口6连接有出风管道7;从进气管道3进入的废气从活性炭单元9的四周侧面和/或下端进入活性炭单元9内,然后从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排出后进入气体出风口6。在出风管道7上设置有引风机8。活性炭单元9在活性炭箱体5上至少两层,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下端和/或底面与进气管道3连通,上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下端与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连通;从进气管道3进入的废气从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四周侧面和/或下端进入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内,然后从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进入到上层的活性炭单元9内,最后从上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进入气体出风口6。气体出风口6设置在塔体的顶部。塔体进气口位于塔体的左侧壁上,气体出风口6位于塔体顶壁的右上角出,塔体的顶壁从左端塔体进气口上方向气体出风口6处倾斜上升设置。在塔体底部设置有锥形的灰斗2。在塔体进气口与进气管道3之间设置有进气喇叭口4,进气喇叭口4的进口小于进气喇叭口4的出口,灰斗2的上端口与进气喇叭口4的出口直接连通。在塔体上设置有用于更换活性炭单元9的检修门10,在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进入检修门10的爬梯11。在活性炭箱体5与活性炭单元9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有报警模块与显示器。当压力传感器承载相应活性炭单元9重量大于设定值后,认为其吸附粉尘颗粒达到指定值,从而报警显示并该单元需要更换。当某个压力传感器承载相应活性炭单元9重量始终不变或增加缓慢,则说明该单元出现破损,需要更换,从而实现智能实时监控。使用本技术时,以两层分布为例,启动引风机8,废气/异味-进气管道3-进气喇叭口4-下层活性炭单元9的四周与下端-下层活性炭单元9上端-上层活性炭单元9下端-上层活性炭单元9上端-气体出风口6-出风管道7-烟囱排出。以一层分布为例,启动引风机8,废气/异味-进气管道3-进气喇叭口4-活性炭单元9的四周与下端-活性炭单元9上端-气体出风口6-出风管道7-烟囱排出。当某个活性炭单元9发生堵死需要更换的时候,气体通过水平分布的其他活性炭单元9进入,不影响使用,设计合理;从而避免了大规模整体更换活性炭的弊端,节约成本,更换方便,扩展性强,通过进气喇叭口4实现对废气减速的作用,降低了废气携带颗粒杂物的能力,质量大的颗粒杂物沿着斜面掉落到灰斗2,从而降低了活性炭的负荷,实现物理粗过滤,通过活性炭单元9下端进气,也实现对固体颗粒的过滤,设计合理,通过气体出风口6远离进口,如图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延长了气体在塔体内停留的时间,通过顶部上升倾斜设计,实现对气流的均匀调整,实现气流对活性炭单元均匀分布过滤,从而降低了左侧进口处的活性炭单元9的过滤负荷,提高了右侧活性炭单元9的过滤负荷;活性炭单元9安装密封胶条,填充橡胶进行密封等实现显而易见的。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技术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在一一例举。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包括支架(1)以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塔体,在塔体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道(3),其特征在于:在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箱体(5),活性炭箱体(5)四周外壁与塔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在活性炭箱体(5)上分布有活性炭单元(9),在塔体上设置有气体出风口(6);在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外框架与活性炭箱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活性炭单元(9)至少一层;气体出风口(6)连接有出风管道(7);从进气管道(3)进入的废气从活性炭单元(9)的四周侧面和/或下端进入活性炭单元(9)内,然后从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排出后进入气体出风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包括支架(1)以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塔体,在塔体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道(3),其特征在于:在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箱体(5),活性炭箱体(5)四周外壁与塔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在活性炭箱体(5)上分布有活性炭单元(9),在塔体上设置有气体出风口(6);在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外框架与活性炭箱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活性炭单元(9)至少一层;气体出风口(6)连接有出风管道(7);从进气管道(3)进入的废气从活性炭单元(9)的四周侧面和/或下端进入活性炭单元(9)内,然后从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排出后进入气体出风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在出风管道(7)上设置有引风机(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活性炭模块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活性炭单元(9)在活性炭箱体(5)上至少两层,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下端和/或底面与进气管道(3)连通,上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下端与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连通;从进气管道(3)进入的废气从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四周侧面和/或下端进入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内,然后从下层的活性炭单元(9)的上端进入到上层的活性炭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龙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