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豆红梅专利>正文

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3482 阅读:5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其塔体的空腔内装设有第一活性炭层、第二活性炭层、第三活性炭层以及第四活性炭层,塔体包括有上侧壁和下侧壁,第一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与下侧壁之间、第二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与第三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之间、第四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与上侧壁之间、第一活性炭层的后端部与第二活性炭层的后端部、第三活性炭层的后端部与第四活性炭层的后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塔体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四个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交互地通过隔板相连,该结构能够保证有机废气具有较大的通过面积,工作时,有机废气完全地通过活性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有机废气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即具有空气净化能力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废气(主要为各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设备,活性炭吸附塔应用十分普遍;在利用活性炭吸附塔处理有机废气的过程中,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活性炭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吸附能力将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吸附住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其中,活性炭吸附塔的空气净化能力主要由活性炭与经过活性炭的有机废气之间接触情况(有机废气的通过面积)决定,当有机废气与活性炭之间接触面积较小时,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很难被净化干净;然而,现有的活性炭吸附塔普遍存在空气净化能力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该卧式活性炭吸附塔能够对有机废气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空气净化能力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包括有塔体,塔体的内部成型有供气体通过的空腔,空腔内装设有依次层叠且间隔布置的四个活性炭层,四个活性炭层包括有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第一活性炭层、第二活性炭层、第三活性炭层以及第四活性炭层,塔体包括有上侧壁和下侧壁,其中,第一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与下侧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包括有塔体(1),塔体(1)的内部成型有供气体通过的空腔(11),其特征在于:空腔(11)内装设有依次层叠且间隔布置的四个活性炭层,四个活性炭层包括有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第一活性炭层(21)、第二活性炭层(22)、第三活性炭层(23)以及第四活性炭层(24),塔体(1)包括有上侧壁(12)和下侧壁(13),其中,第一活性炭层(21)的前端部与下侧壁(13)之间、第二活性炭层(22)的前端部与第三活性炭层(23)的前端部之间、第四活性炭层(24)的前端部与上侧壁(12)之间、第一活性炭层(21)的后端部与第二活性炭层(22)的后端部、第三活性炭层(23)的后端部与第四活性炭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包括有塔体(1),塔体(1)的内部成型有供气体通过的空腔(11),其特征在于:空腔(11)内装设有依次层叠且间隔布置的四个活性炭层,四个活性炭层包括有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第一活性炭层(21)、第二活性炭层(22)、第三活性炭层(23)以及第四活性炭层(24),塔体(1)包括有上侧壁(12)和下侧壁(13),其中,第一活性炭层(21)的前端部与下侧壁(13)之间、第二活性炭层(22)的前端部与第三活性炭层(23)的前端部之间、第四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豆红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