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1555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包括槽钢、螺栓扭力部位、螺杆接触部位和槽钢紧锁部位;槽钢为C型,两侧壁位于槽钢开口的一端均向内弯折形成折弯部;槽钢紧锁部位设置在槽钢内,两侧分别顶压于折弯部;螺杆接触部位安装在槽钢内,包括顶板和两侧板;两侧板的端面与槽钢的翼缘抵接,底面与槽钢的腹板连接;螺栓扭力部位包括一体成型的螺栓和抵接部,抵接部位于螺栓的螺杆端部,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端部抵接顶板,顶板设置有通孔,抵接部穿过通孔与螺杆抵接。本方案能够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

A screw stiffening device for aseismic suppor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ismic bracket screw stiffening device, including steel, screw bolt torque position, contact position and channel locked position; channel is C,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at one end opening of the channel are bent inward to form a bending part; channel locking part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channel steel, both sides pressed to the bending part of the screw; contact parts installed in the channel, including the roof and side plates; the flange end face and the channel on both sides of the abutment plat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hannel steel webs; bolt torsion parts including bolt integrally formed and abutting part against the screw end joints to bolt, bolt and screw hole threaded connection bolt the end of the abutted roof, the roof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abutting part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screw contact. This scheme can achieve good seism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各国建筑机电设备支架为抵抗地震破坏,主吊螺杆主要采用开斜口的槽钢螺母,使顶紧螺栓通过槽钢螺母将螺杆顶住在槽钢内侧形成一个整体。在地震发生时,主吊螺杆受力后可能会发生弯曲变形,经顶紧螺栓通过开斜通孔螺牙的压块传递到槽钢内卷边上,提高抗震支持产品主吊螺杆的消震和减震效果,防止所支撑的机电设备脱落造成的二次损坏。然而,上述开斜口的槽钢螺母的加劲装置现场安装比较麻烦,原因是主吊螺杆与槽钢定位只是在槽钢内侧壁角上,另一端未定位,主吊螺杆只固定在槽钢内卷边一侧,受力不能均衡,其次顶紧螺栓与主吊螺杆之间接触面积比较小,导致安装固定开斜通孔螺牙的压块上的顶压螺栓时常顶不到主吊螺杆,即使安装顶上,在温差较大的地区,易发生因温差变形而脱落,在实际遇到强震时,主吊螺杆受力不能通过开通孔螺牙的压块传递到槽钢的两侧钢壁,失去减震和消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能够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包括槽钢和加劲系统,所述加劲系统包括螺栓扭力部位、螺杆接触部位和槽钢紧锁部位;所述槽钢为C型,两侧壁位于槽钢开口的一端均向内弯折形成折弯部;所述槽钢紧锁部位设置在所述槽钢内,两侧分别顶压于所述折弯部,所述槽钢紧锁部位设置有与所述螺栓扭力部位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接触部位安装在所述槽钢内,包括抵接于所述螺栓扭力部位的顶板和分别位于所述顶板两侧向着靠近所述槽钢的腹板方向折弯形成的两侧板;所述两侧板的端面与所述槽钢的翼缘抵接,底面与所述槽钢的腹板连接;所述螺栓扭力部位包括一体成型的螺栓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螺栓的端部,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端部抵接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通孔,所述抵接部穿过所述通孔与螺杆抵接。优选的,所述两侧板之间的距离由靠近所述螺栓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螺栓的一侧逐渐增大。优选的,所述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为40-140°。优选的,所述槽钢紧锁部位靠近所述槽钢开口的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凹槽,所述折弯部的端部分别插接于两凹槽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能够通过旋紧螺栓扭力部位,将螺杆接触部位紧压在槽钢上,螺杆接触部位的侧板抵住螺杆的两侧,螺栓扭力部位的抵接部将螺杆抵在槽钢上,从而螺杆受的地震力可以传递到槽钢上,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的仰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加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螺栓扭力部位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螺杆接触部位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螺杆接触部位的横剖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槽钢紧锁部位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槽钢紧锁部位的横剖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包括槽钢1和加劲系统2,加劲系统2包括螺栓扭力部位201、螺杆接触部位202和槽钢紧锁部位203;槽钢1为C型,两侧壁位于槽钢开口的一端均向内弯折形成折弯部101;槽钢紧锁部位203设置在槽钢1内,两侧分别顶压于折弯部101,槽钢紧锁部位203设置有与螺栓扭力部位201配合的螺纹孔2031;螺杆接触部位202安装在槽钢1内,包括抵接于螺栓扭力部位201的顶板2021和分别位于顶板2021两侧向着靠近槽钢1的腹板102方向折弯形成的两侧板2022;两侧板2022的端面与槽钢1的翼缘103抵接,底面与槽钢1的腹板102连接;螺栓扭力部位201包括一体成型的螺栓2011和抵接部2012,抵接部2012位于螺栓2011的螺杆端部,螺栓2011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2011端部抵接顶板2021,顶板2021设置有通孔,抵接部2012穿过通孔与螺杆3抵接。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能够通过旋紧螺栓扭力部位,将螺杆接触部位紧压在槽钢上,螺杆接触部位的侧板抵住螺杆的两侧,螺栓扭力部位的抵接部将螺杆抵在槽钢上,从而螺杆受的地震力可以传递到槽钢上,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两侧板之间的距离由靠近螺栓的一侧朝向远离螺栓的一侧逐渐增大,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为40-140°。上述的两侧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即由靠近螺栓的一侧朝向远离螺栓的一侧)逐渐增大,也就是说,两侧板的朝向槽钢的腹板一侧的开口较大,在安装时,能够方便螺杆被定位在两侧板之间;两侧板之间的夹角可以被设置在40-140°范围内,该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螺杆的直径大小选择,只要能够保证螺杆位于两侧板和槽钢的腹板之间时,螺杆底部与槽钢腹板接触、上部两侧则分别与两侧板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槽钢紧锁部位靠近槽钢开口的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凹槽,折弯部的端部分别插接于两凹槽中。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的强度,在槽钢紧锁部位的上表面(即靠近槽钢开口的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凹槽,在旋紧螺栓扭力部位后,两折弯部的端部分别插入到两凹槽中,使螺栓受力能够有效的传递到槽钢上,增强抗震性能。为了防止槽钢紧锁部位沿槽钢的宽度方向活动,上述的凹槽内部设置有加强肋,折弯部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且供加强肋插入的齿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螺栓接触部位的俯视形状可以为平行四边形,斜状设置便于安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使用时,将螺杆放入C型槽钢中,然后将螺杆接触部位安装在螺杆上,将带有螺栓扭力部位的槽钢紧锁部位的凹槽卡接在槽钢的折弯部,旋紧螺栓扭力部位,使螺栓扭力部位的抵接部穿过顶板的通孔,将螺杆抵压在槽钢的腹板上,此时螺栓扭力部位的螺栓端部抵压在顶板上,两侧板的端面与槽钢的翼缘抵接,底面与槽钢的腹板抵接;当地震产生时,两侧板的端面与槽钢的翼缘抵接,从而不会沿槽钢宽度方向晃动,底面与槽钢的腹板抵接,从而产生摩擦力,不会沿槽钢长度方向晃动,抵接部抵压在螺杆上,两侧板抵压在螺杆的两侧,从而可以防止螺杆晃动,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旋紧螺栓扭力部位,将螺杆接触部位紧压在槽钢上,螺杆接触部位的侧板抵住螺杆的两侧,螺栓扭力部位的抵接部将螺杆抵在槽钢上,从而螺杆受的地震力可以传递到槽钢上,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钢和加劲系统,所述加劲系统包括螺栓扭力部位、螺杆接触部位和槽钢紧锁部位;所述槽钢为C型,两侧壁位于槽钢开口的一端均向内弯折形成折弯部;所述槽钢紧锁部位设置在所述槽钢内,两侧分别顶压于所述折弯部,所述槽钢紧锁部位设置有与所述螺栓扭力部位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接触部位安装在所述槽钢内,包括抵接于所述螺栓扭力部位的顶板和分别位于所述顶板两侧向着靠近所述槽钢的腹板方向折弯形成的两侧板;所述两侧板的端面与所述槽钢的翼缘抵接,底面与所述槽钢的腹板连接;所述螺栓扭力部位包括一体成型的螺栓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螺栓的端部,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端部抵接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通孔,所述抵接部穿过所述通孔与螺杆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支架螺杆加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钢和加劲系统,所述加劲系统包括螺栓扭力部位、螺杆接触部位和槽钢紧锁部位;所述槽钢为C型,两侧壁位于槽钢开口的一端均向内弯折形成折弯部;所述槽钢紧锁部位设置在所述槽钢内,两侧分别顶压于所述折弯部,所述槽钢紧锁部位设置有与所述螺栓扭力部位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接触部位安装在所述槽钢内,包括抵接于所述螺栓扭力部位的顶板和分别位于所述顶板两侧向着靠近所述槽钢的腹板方向折弯形成的两侧板;所述两侧板的端面与所述槽钢的翼缘抵接,底面与所述槽钢的腹板连接;所述螺栓扭力部位包括一体成型的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群吴阑阑夏道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奥睿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