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炉的平煤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33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整平炉膛装煤孔下方在装煤过程中形成的煤圆锥体的炼焦炉用的平煤杆,由两块颚板即钢板(1)组成,基本上在炉膛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并以一个由炉膛宽度决定的距离相互平行布置的以及基本上相互垂直布置的这两块颚板在一个由颚板(1)界定的中间区域内具有以一定距离相互前后布置的横向直立的刮煤板(2),这些刮煤板只在颚板(1)之间构成的平煤杆的横断面的一部分延伸。其中占据整个颚板间距的刮煤板(2)的高度(3)小于颚板(1)的高度(H),而且刮煤板(2)上方的颚板构成一个基本上不用内装的煤气通道(6)。(*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炼焦炉的一种平煤杆。从欧洲专利EP 0483497B1已知一种平煤杆,这种平煤杆在炉纵向内由相互平行布置的用钢板制成的垂直颚板组成,其中在由颚板限定的中间区域内按等距离布置了与颚板等高的钢板壁形式的横向直立的刮煤板。在炼焦室的装煤孔下方在装煤过程中构成的松散煤圆锥体快达到留出的集气室之前,平煤杆通过平煤小炉门引入炼焦室中并来回运动,从而整平松散煤圆锥体。为了在平煤杆插入炉膛后在装煤过程中在煤上方留出的集气室不至于大部分堵塞,刮煤板不伸过两颚板之间的中间区域的总宽度,而且刮煤板相互交替错开布置在两块颚板的每一块颚板上。所以颚板是通过支距杆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这种平煤杆已被证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平煤过程中,虽然颚板和刮煤板自由端之间的平煤杆交替的中间区域以内可通过被整平的煤使交替的中间区域封闭,但装炉煤气不再可能畅通无阻地抽到接受器,从而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能控制的排放,因为装炉煤气不再可能通过立管抽走。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平煤杆,用这种平煤杆时,在平煤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保证集气室内的足够畅通的烟道,并同时可保证理想的装煤率。这个任务的解决方法可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得知。此外,各项从属权利要求含有重要的实施型式。本专利技术的平煤杆具有这样的优点在平煤过程中,在平煤杆的颚板之间的中间区域内形成一个畅通的烟道,通过该烟道可使装炉煤气畅通无阻地水平流向立管或接收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型式,刮煤板的高度最多相当于颚板的一半高度时,就能特别可靠地构成畅通无阻的烟道。因为平煤板前端是敞口的,所以该杆插入松散煤圆锥体中并用刮煤板削平该圆锥体。因而不会象在已知的平煤杆那样,在平煤杆前面出现松散煤圆锥体的堆积。为了平煤杆具有足够的输送能力,本专利技术增加了刮煤板的数量。为了本专利技术平煤杆的输送至少与已知的平煤杆(EP 0483497B1)的输送能力一致,刮煤板的数量至少如此之多,使刮煤板的全部部分横隔板面积之和相当于其高度在颚板高度延伸的实腹横隔板面积之和。其中,刮煤板的数量最多增加到这样的程度,即刮煤板的间距相当于刮煤板的高度。在这种结构型式中,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煤通过煤隔板或掉入在煤隔板之间形成的分格中。这样,在刮煤板上就不会形成煤桥。由于刮煤板的数量增加,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平煤杆的输送能力,所以平煤杆的每次来回运动就能输送更多的煤。就这样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装煤孔下方形成松散煤圆锥体。如果平煤杆以比迄今为止通常更高的频率在炉膛内运动,则可避免平煤杆高度内松散煤圆锥体的形成。前后布置的刮煤板也可具有不同高度,从而可附加地防止在刮煤板前面形成高的煤山。通过较低高度的刮煤板溢出的煤落入位于刮煤板后面的分格中,而不堆积成高的煤山。这样就保证了在溢出刮煤板的煤的上方提供了一个畅通的煤气道来排出平煤杆以内的煤气。刮煤板也可按一定的倾角固定在平煤杆的颚板上。其中一些刮煤板用其上缘朝平煤杆的后端倾斜布置,而另一些刮煤板则用其上缘朝平煤杆的前端倾斜布置。在向后倾斜布置时,平煤杆在向前运动过程中容易使煤溢出。当刮煤板向前倾斜运动时,在这个区域内的煤稍微向下压,平煤杆经受一定的浮力。此外,倾斜布置的刮煤板在装煤过程中起导向板的作用。煤通过刮煤板从装煤孔进入装煤孔之间的区域。这样就减少了松散煤圆锥体的形成。刮煤板也可活动布置,例如刮煤板的一部分在其上部或下部可活动支承在平煤杆的颚板上。在平煤杆每次前后运动的过程中,平煤杆都会改变其位置并把煤推平成相应的倾斜位置。为了刮煤板不对准水平方向,可用一个挡块来限定倾斜位置。另一种可能性是把刮煤板做成楔形。其中楔尖可朝上或朝下,这种楔形可实现轻型的平煤杆,因为楔形的刮煤板可减小材料厚度。平煤杆的颚板同样可做成楔形的,从而可改进平煤的静力状态。如果楔尖指向被整平的煤的方向下方,而楔形颚板之间的煤不会堵塞,因为向下扩大了中间区域。为了减小在装煤过程中煤对平煤杆的力作用,颚板和/或刮煤板的上缘一侧或两侧做成倾斜的。平煤杆行程、平煤频率、刮煤板的数量、间距和高度必须与装煤装置的煤通过量相互协调一致。众所周知,通过平煤过程会在炉膛的装煤孔下方在炉膛壁和平煤杆的颚板之间的松散煤圆锥体作为圆锥体条纹保留下来,在这个区域内,除了妨碍排气外,还会造成集气室的石墨沉积。避免这种圆锥体条纹的一种可能性是,平煤杆在平煤过程中进行摆动或振动运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平煤杆的滚子轴承和导辊带有一个斜面,以便产生平煤杆的摆动或振动运动。消除这种圆锥体条纹的另一个可能性是,滚子轴承和导辊做成可通过一个移动装置从侧向进行移动。由于这种可移动性而可使平煤杆在平煤过程中消除集气室两侧的煤圆锥体条纹。通过在颚板外部设置肋条或波纹钢板或改进煤圆锥体条纹的消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型式,颚板设有许多孔,通过这些孔可使煤侧向掉入刮煤板之间形成的格子中,从而提高平煤过程的效率。这些孔可做成这样大,即它们可被立柱隔断,刮煤板固定在这些立柱上。而且这些立柱也可布置成倾斜的。在这种结构型式中,平煤杆变成一个横断面为矩形的桁架,在平煤过程中,集气室只被该桁架堵塞很小一部分,从而特别有效地防止了煤对气室的堵塞,而且在装煤过程中产生的装煤煤气可畅通无阻地排出。此外,平煤杆的这种桁架结构还可使平煤杆进行侧向通过,亦即垂直于炉子纵向通过。布置在颚板孔上的单个立柱可朝颚板有一定角度进行布置。这样就可更好地刮掉炼焦炉膛两侧的煤。平煤杆的颚板可在其前端向外扩大。在这种结构中,炼焦炉膛两侧上平煤杆尖上的煤可被直接刮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型式,平煤杆在其前端具有一个或多个导向弓。一个或多个导向弓的作用是使平煤杆便于通过平煤孔。这样,平煤杆用其前端部分就可插入松散煤圆锥体中,而不产生煤的堆积,该前端部分除了导向弓外,都是敞开的。然后通过下面的刮煤板把松散煤圆锥体刮掉并整平煤。在平煤杆的前端或颚板孔的范围内可设置活动的刮煤器。在平煤杆向后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炼焦煤对这些活动刮煤器的力作用把它们压到炼焦炉膛的壁上。在平煤杆重新向前运动时,炉壁附近的煤圆锥体条纹被打开的刮煤器刮掉。在平煤杆从炉膛拉出时,两侧打开的刮煤器通过平煤孔的孔框进入关闭位置。在下次插入炉子时,刮煤器作为导向弓方便了平煤杆的插入。根据本专利技术,平煤过程可通过使用在压力作用下的气体得到改进。为此,在平煤杆的颚板上设置了带嘴的流体输入管道。气体主要用来吹掉由于平煤杆通过松散煤圆锥体后留下的煤圆锥体条纹。这些喷嘴可按相同的角度前后和/或上下均匀布置在整个平煤杆长度上。如果这些喷嘴与在颚板内具有许多孔的平煤杆组合,则是特别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吹走的煤通过这些孔吹入颚板之间的中间区域并在该处通过刮煤板刮走。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平煤杆在集气室配有一个煤气通道,通过它可排出装炉煤气。但在相应炉膛的平煤孔的范围内存在这样的危险,即通过该煤气通道吸入二次空气。所以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个密封和导向箱来密封平煤杆,这种密封和导向箱具有从上方进入平煤杆直到快伸入刮煤板的隔板,这些隔板通过一块密封钢板连接,从而使煤气通道密封。在平煤杆的下方通过一块密封板补充密封。为了更加改进平煤杆的密封,可用一个外壳包住平煤杆,该外壳紧密地贴合在平煤小炉门上。在刮煤板具有不同高度的平煤杆结构型式中,密封和导向箱可这样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整平炉膛装煤孔下方在装煤过程中形成的煤圆锥体的炼焦炉用的平煤杆,由两块颚板即钢板(1)组成,基本上在炉膛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并以一个由炉膛宽度决定的距离相互平行布置的以及相互连接基本上垂直布置的这两块颚板在一个由颚板(1)界定的中间区域内具有以一定距离相互前后布置的横向直立的刮煤板(2),这些刮煤板只在颚板(1)之间构成的平煤杆的横断面的一部分延伸,其特征为:占据整个颚板间距的刮煤板(2)的高度(3)小于颚板(1)的高度(H),刮煤板(2)上方的颚板构成一个基本上不用内装的煤气通道(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J吉尔茨J乔治KD鲁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蒙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