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脚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32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脚踏,该折叠脚踏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后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一框架成水平位置的下横梁,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与所述第三框架铰接,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二框架成垂直位置的上横梁;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安装于桌底,用于办公人员躺在椅子上休息,双脚搭在脚踏上面,方便办公人员休息,提高休息睡眠质量,使用时展开方便,结构稳固;不使用时,折叠脚踏可折叠,收纳于桌底,占用空间小,外观简洁,方便人们工作继续使用工作台面;成本低。

A folding fo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pedal, the folding pedal includes a first frame and a second frame and a third frame,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ar hinged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for the first limit frame beam in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of the folding pedal,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cond frame and the third frame with one end connected to the third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frame for limiting the vertical position of the beam in folding pedal; the first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pedal. Folding pedal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f the table for the office staff lounging on the chair, feet resting on the pedals, convenient for office workers to rest, improve sleep quality, started to use a convenient, stable structure; when not in use, foldable pedals can be folded, stored in the bottom of the table, small occupied space, appearance simple,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continue to use the work table;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脚踏
本技术涉及办公家具
,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脚踏。
技术介绍
目前,办公室由于空间有限,上班中午休息时,通常办公人员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休息:方式一、趴在桌面上休息;方式二、直接平躺在椅子上休息,双脚落地;方式三、在办公桌之间放置非隐藏式折叠床;方式四、直接在办公桌的储物柜中安装隐藏式折叠床;方式五、采用具有脚踏的办公椅,通过脚踏延伸杆和脚踏滑槽把脚踏收纳于办公椅底下或把脚踏拉出供办公人员躺在办公椅上休息。但是,方式一趴在桌面上休息,这样头会压着手臂造成血液不流通,腿也被身体压着也会造成血液不流通,久了就会有手麻脚麻的感觉,不利于办公人员的休息,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方式二双脚落地,头、躯干、脚高度落差较大,且脚弯曲,造成血液流动不畅,进而影响休息质量;方式三和方式四占地面积大,成本高,操作繁琐,而且非隐藏式折叠床折叠起来放在角落也会影响办公环境;方式五具有脚踏的办公椅,但其价格昂贵,其结构不稳定,脚踏滑槽在脚的重力作用下容易变形,使用寿命短。因此,如何方便办公人员休息,而且结构稳固、占用空间小、成本低,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脚踏,该折叠脚踏可固定安装于诸如办公桌等之类的家具的底面处,方便办公人员休息、结构稳固、占用空间小、成本低。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脚踏,该折叠脚踏,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后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一框架成水平位置的下横梁,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与所述第三框架铰接,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二框架成垂直位置的上横梁;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踏板。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框架的宽度,折叠时,所述第一框架容置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容置于第三框架内;或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框架的宽度,折叠时,所述第三框架容置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容置于第一框架内。其中,使用销穿过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的左右两端的通孔与所述第一框架的后部的左右两端的通孔,并在销的末端设置卡簧,从而实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铰接;使用销穿过所述第三框架的后部的左右两端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的左右两端的通孔,并在销的末端设置卡簧,从而实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的铰接。其中,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均为方管。其中,所述第三框架开设有若干圆孔,所述第三框架通过自攻螺钉穿过所述圆孔与桌面底下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框架设置有用于固定折叠状态的所述第一框架的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三框架的前部设置有U型铁片,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U型铁片的中部,所述固定件为磁铁;所述第一框架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磁铁相配合的平铁片;所述磁铁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U型铁片的中部。其中,所述第二框架设有1根拉杆。其中,所述踏板为软包,所述第一框架的后部的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一小铁片,所述小铁片开设有沉孔,所述平铁片开设有若干沉孔,所述软包通过若干自攻螺钉与所述踏板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踏板为与所述踏板架一体成型的铁板或均匀设置的铁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通过第三框架将折叠脚踏安装于桌面底下,把折叠脚踏展开,第二框架把第一框架固定悬挂着,办公人员就可以躺在椅子上双脚搭在第一框架的踏板上面休息,方便办公人员休息,提高办公人员休息睡眠质量,使用时展开方便,结构稳定;不使用时,折叠脚踏可折叠,收纳于桌面底下,占用空间小,外观简洁,方便办公人员工作继续使用办公桌面,而且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中踏板与第一框架连接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中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连接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中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连接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固定安装于桌面底下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全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半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的折叠收纳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的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旋转打开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在桌面底下完全展开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在桌面底下的折叠收纳状态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框架;11-踏板;12-平铁片;13-小铁片;2-第二框架;21-下横梁;22-拉杆;3-第三框架;31-上横梁;32-U型铁片;33-顶面后端平铁片;41-销;42-垫圈;43-卡簧;5-自攻螺钉;6-紧固螺钉;7-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图11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脚踏,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1的后部与所述第二框架2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二框架2的下部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一框架1成水平位置的下横梁21,所述第二框架2的上部与所述第三框架3铰接,所述第三框架3与所述第二框架2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二框架2成垂直位置的上横梁31;所述第一框架上1设置有踏板11。折叠脚踏展开时,由于上横梁31的作用,第三框架3与第二框架2构成L形,第二框架2处于垂直位置,而第三框架处于水平位置;由于下横梁21的作用,第二框架2与第一框架1构成L形,第二框架2处于垂直位置,第一框架1处于水平位置。第三框架3固定于办公桌桌面底下,人们躺在椅子上休息时,展开折叠脚踏,把双脚搭在第一框架1的踏板11上面,减少头、躯干和脚的高度落差,使人们处于一个比较舒适的姿势,使人们脚部血液的流动通畅,提高人们的休息睡眠质量;不休息时,把折叠脚踏折叠起来,使整个折叠脚踏收纳入于桌面底下,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占用空间小,方便工作人员继续使用办公桌办公。也可以在第三框架3设置固定件把第一框架1固定住。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框架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框架3的宽度,折叠时,所述第一框架1容置于所述第二框架2内,所述第二框架2容置于第三框架3内;或所述第一框架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框架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框架3的宽度,折叠时,所述第三框架3容置于所述第二框架2内,所述第二框架2容置于第一框架1内。如此,可进一步减少折叠后的折叠脚踏的所占空间。但是从受力角度考虑,宽度为:第一框架1小于第二框架2小于第三框架3的产品的受力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其中,如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脚踏中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连接的示意图,使用销41穿过所述第二框架2的下部的左右两端的通孔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叠脚踏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脚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后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一框架成水平位置的下横梁,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与所述第三框架铰接,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二框架成垂直位置的上横梁;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踏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脚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后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一框架成水平位置的下横梁,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与所述第三框架铰接,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在折叠脚踏展开时用于限制第二框架成垂直位置的上横梁;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踏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框架的宽度,折叠时,所述第一框架容置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容置于第三框架内;或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框架的宽度,折叠时,所述第三框架容置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容置于第一框架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脚踏,其特征在于,使用销穿过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的左右两端的通孔与所述第一框架的后部的左右两端的通孔,并在销的末端设置卡簧,从而实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铰接;使用销穿过所述第三框架的后部的左右两端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的左右两端的通孔,并在销的末端设置卡簧,从而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永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欧林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