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17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贴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自动贴合机,包括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及顶料机构,拉带机构用拉动外界的粘性带,载料机构用于承载物料,定位机构用于将粘性带抵接至载料机构,顶料机构用于将物料粘附在粘性带上;使用时,将物料(如薄膜片等)装入载料机构,将粘性带(如粘性PET带等)装入拉带机构,启动贴合机,拉带机构拉动粘性带间歇性移动,当粘性带暂停移动时,定位机构将粘性带抵接到载料机构上,然后顶料机构将载料机构中的物料粘附到粘性带上,而后定位机构释放并不再抵接粘性带,拉带机构再次拉动粘性带移动,如此反复循环,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将物料粘附贴合在粘性带上,提升物料的贴合效率及贴合良率。

An automatic bonding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aminating device, particularly discloses an automatic laminating machine, including a belt pulling mechanism,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a loading mechanism and a pushing mechanism, by pulling outside the adhesive tape belt pulling mechanism of loading mechanism for bearing materials,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adhesive tape connected to a material loading mechanism, a pushing mechanism for the material adhered to the adhesive tape; when in use, the material (such as film etc.) into the loading mechanism, the adhesive tape (such as viscous PET tape) into the strap mechanism, start laminating machine, pull strap mechanism with intermittent movement when the viscous, sticky tape suspended mov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of viscous strip at a loading mechanism, a pushing mechanism and the loading mechanism of the material adhered to the adhesive tape, and then release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no longer contact adhesive tape, adhesive tape shift pull strap mechanism again Dynamic, so repeated cycle, without the operator manually adhering to the adhesive tape on the sticky bel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terial and to fit the good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贴合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贴合设备
,尤其公开了一种自动贴合机。
技术介绍
在光学透镜、薄膜按键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常常需要将产品分成多个薄片元件单独制作,待多个薄片元件生产完成后,再将多个薄片元件组装到一起。为了方便薄片元件的输送转移,同时为了防止薄片元件在转移过程中被碰伤,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将薄片元件贴合载带上,然后经由转移整个载带实现薄片元件的输送转移。将薄片元件封装到载带内时,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作业人员手持吸柱吸取薄片元件,将薄片元件一个个贴合在载带上,薄片元件的贴合效率极其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此外,作业人员手动将薄片元件贴合在载带上时的贴合位置容易发生错误,导致薄片元件的贴合良率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贴合机,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将物料粘附贴合在粘性带上,大大提升物料的贴合效率及贴合良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贴合机,包括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及顶料机构,拉带机构用拉动外界的粘性带间歇性移动,载料机构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分别位于粘性带的两侧,定位机构用于将粘性带抵接至载料机构,顶料机构用于将载料机构承载的物料粘附在抵接至载料机构的粘性带上。优选地,所述自动贴合机还包括机架,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及顶料机构分别装设于机架,机架还装设有电控箱及操控屏,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顶料机构及操控屏分别与电控箱电性连接,操控屏经由电控箱分别设定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及顶料机构的运行参数。优选地,所述载料机构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基准板,基准板设有贯穿基准板的容料孔,容料孔用于容设外界的物料,定位机构用于将粘性带抵接至基准板,顶料机构用于将容料孔内的物料粘附在抵接至基准板的粘性带上。优选地,所述基准板设有多个通孔,通孔贯穿基准板,每一通孔内均容设有一个容料条,容料孔设置于容料条,容料孔贯穿容料条,容料孔的中心轴线与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基准板滑动连接于机架,机架还装设有用于驱动基准板的第一驱动件。优选地,所述顶料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机架或基准板的顶针、装设于机架或基准板并用于驱动顶针的第二驱动件,顶针用于顶持容料孔内的物料。优选地,所述拉带机构包括彼此间隔的拉带组件及张带组件,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均位于拉带组件与张带组件之间;拉带组件及张带组件均包括装设于架体的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的带辊及压带轮,带辊、压带轮用于夹持粘性带,拉带组件的支架还装设有用于驱动带辊转动的第三驱动件。优选地,所述拉带组件及张带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支架的滑块、装设于支架的第四驱动件,压带轮转动连接于滑块,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滑块连接,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压带轮靠近或远离带辊。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装设于机架的第五驱动件、与第五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压板,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压板将粘性带抵接至载料机构。优选地,所述压板装设有缓冲板及导向柱,缓冲板采用软性材料制成,缓冲板用于抵接粘性带,载料机构设有用于容设导向柱的导向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将外界的物料(如薄膜片等)装入载料机构,将外界的粘性带(如粘性PET带等)装入拉带机构,然后启动自动贴合机,拉带机构拉动粘性带间歇性移动,当粘性带暂停移动时,定位机构将粘性带抵接到载料机构上,然后顶料机构将载料机构中的物料粘附到粘性带上,而后定位机构释放并不再抵接粘性带,拉带机构再次拉动粘性带移动,然后粘性带再次暂停移动,如此反复循环,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将物料粘附贴合在粘性带上,提升物料的贴合效率及贴合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包括:1—拉带机构2—定位机构3—载料机构4—顶料机构5—机架6—操控屏7—基准板8—第一驱动件9—第二驱动件11—拉带组件12—张带组件13—支架14—带辊15—压带轮16—第三驱动件17—滑块18—第四驱动件19—第五驱动件21—压板22—缓冲板23—导向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贴合机,包括拉带机构1、定位机构2、载料机构3及顶料机构4,拉带机构1用拉动外界的粘性带间歇性移动,载料机构3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定位机构2、载料机构3分别位于粘性带的上下两侧,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2位于粘性带的上方,载料机构3位于粘性带的下方,定位机构2用于驱动粘性带向下移动并抵接至载料机构3,顶料机构4用于将载料机构3承载的物料粘附在抵接至载料机构3的粘性带上,进而实现物料与粘性带的贴合。实际使用时,将外界的物料(如薄膜片等)装入载料机构3,将外界的粘性带(如粘性PET带等)装入拉带机构1,粘性带为现有技术中的习用技术,然后启动自动贴合机,拉带机构1拉动粘性带间歇性移动,当粘性带暂停移动时,定位机构2将粘性带抵接到载料机构3上,利用定位机构2与载料机构3的配合定位住粘性带,然后顶料机构4将载料机构3中的物料粘附到粘性带上,进而实现物料与粘性带的贴合作业,而后定位机构2释放并不再抵接粘性带,拉带机构1再次拉动粘性带移动,然后粘性带再次暂停移动,再次贴合物料,如此反复循环,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将物料粘附贴合在粘性带上,提升物料的贴合效率及贴合质量。所述自动贴合机还包括机架5,拉带机构1、定位机构2、载料机构3及顶料机构4分别装设在机架5上,机架5还装设有电控箱及操控屏6,拉带机构1、定位机构2、载料机构3、顶料机构4及操控屏6分别与电控箱电性连接,例如,拉带机构1、定位机构2、载料机构3、顶料机构4及操控屏6分别经由线缆与电控箱连接,操控屏6经由电控箱分别设定拉带机构1、定位机构2、载料机构3及顶料机构4的运行参数,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贴合机可以适用多个尺寸规格的物料进行贴合作业。所述载料机构3包括装设在机架5上的基准板7,基准板7上设置有贯穿基准板7的容料孔,容料孔用于容设外界的物料,定位机构2用于将粘性带抵接至基准板7,顶料机构4用于将容料孔内的物料粘附在抵接至基准板7的粘性带上。实际使用时,将外界的物料逐个装入容料孔内,使得物料在容料孔内层层堆叠在一起,然后定位机构2驱动粘性带抵接在基准板7上,顶料机构4顶持容料孔内层层堆叠的物料的下方,使得容料孔内最上层的物料粘附贴合在粘性带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准板7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沿上下方向贯穿基准板7,每一通孔内均容设有一个容料条,容料孔设置在容料条上,容料孔沿上下方向贯穿容料条,容料孔的中心轴线与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优选地,容料孔的中心轴线与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实际使用时,顶料机构4将基准板7上多个容料条内的物料同时粘附贴合在粘性带上,进一步辅助提升物料与粘性带的贴合效率。此外,当需要贴合不同尺寸规格的物料时,无需更换基准板7,仅需更换基准板7上安装的容料条,使得更换后的容料条的容料孔符合实际物料的尺寸大小即可,缩短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贴合机贴合不同尺寸物料时所需的切换时间,同时无需专门为一种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贴合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及顶料机构,拉带机构用拉动外界的粘性带间歇性移动,载料机构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分别位于粘性带的两侧,定位机构用于将粘性带抵接至载料机构,顶料机构用于将载料机构承载的物料粘附在抵接至载料机构的粘性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及顶料机构,拉带机构用拉动外界的粘性带间歇性移动,载料机构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分别位于粘性带的两侧,定位机构用于将粘性带抵接至载料机构,顶料机构用于将载料机构承载的物料粘附在抵接至载料机构的粘性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贴合机还包括机架,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及顶料机构分别装设于机架,机架还装设有电控箱及操控屏,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顶料机构及操控屏分别与电控箱电性连接,操控屏经由电控箱分别设定拉带机构、定位机构、载料机构及顶料机构的运行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机构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基准板,基准板设有贯穿基准板的容料孔,容料孔用于容设外界的物料,定位机构用于将粘性带抵接至基准板,顶料机构用于将容料孔内的物料粘附在抵接至基准板的粘性带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板设有多个通孔,通孔贯穿基准板,每一通孔内均容设有一个容料条,容料孔设置于容料条,容料孔贯穿容料条,容料孔的中心轴线与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钜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