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奇逊石墨化炉生产石墨化石油焦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047 阅读:15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生产石墨化石油焦工艺,利用艾奇逊炉设备进行生产,在炉内分层铺装石油焦,对应艾奇逊炉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导电发热芯,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一层导电发热芯;炉型四周外围用焦粉和石英砂混合配成的保温料填装,导电发热芯利用炉头炉尾导电电极导入的整流变压器所供给的直流电发热,使石油焦升温到2200-2500℃,达到石墨化程度,成为增碳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增碳剂,品位高、低硫、低氮、低灰,理化指标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生产石墨化石油焦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供应的增碳剂有三类一类是石油焦经过煅烧后直接作为增碳剂,缺点是品位低,属于高硫、高氮、高灰低档增碳剂;一类是石墨电极机加工所产生的下脚料也可做增碳剂,缺点是市场供给量少,且质量极不稳定;一类是其它石墨制品生产中的副产品,缺点是不能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艾奇逊石墨化炉生产品位高、理化指标优良,低硫、低氮、低灰的增碳剂的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利用艾奇逊炉设备进行生产,采用炉型板围成炉型,在炉内分层铺装石油焦,第一层铺装到位于炉内的炉头炉尾下一层导电电极的底部,然后夯实,再对应艾奇逊炉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一层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导电发热芯,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一层导电发热芯;再铺装第二层石油焦,铺装至炉体内炉头炉尾中层导电电极的底部,夯实,然后对应中层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一层碳素材料焙烧品,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二层导电发热芯;然后再铺装第三层石油焦至炉体内,炉头炉尾上层导电电极的底部,夯实,然后对应上层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三层碳素材料焙烧品,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三层导电发热芯;然后铺装第四层石油焦,超过炉体内上层导电电极300-400mm,夯实,其中每一条导电发热芯是由碳素材料焙烧品头尾相接构成,导电发热芯联接处用石墨粉填实,炉型四周外围用焦粉和石英砂混合配成的保温料填装,导电发热芯利用炉头炉尾导电电极导入的整流变压器所供给的直流电发热,使石油焦升温到2200-2500℃,达到石墨化程度,成为增碳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作导电发热芯的碳素材料焙烧品可以是电极焙烧品、煅后石油焦或予焙阳极砌块。本专利技术积极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生产的增碳剂,品位高、理化指标优良,低硫、低氮、低灰,属高档增碳剂,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质量稳定,可以规模化生产,煅后石油焦增碳剂与本专利技术的石墨增碳剂理化指标对比如下表所示 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中导电发热芯铺设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附图1的A-A向剖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附图2的B-B向剖视图在附图中1炉头、2钢柱、3炉墙板、4炉型板、5石油焦、6导电发热芯、7导电电极、8保温料、9炉尾、10石墨墙、11石墨粉。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利用艾奇逊炉设备进行生产,炉子底部铺垫保温料8距下层导电电极7底部400mm处,采用炉型板4围成长方形炉型,在炉内铺装第一层石油焦5,第一层铺装到位于炉内的炉头炉尾下层导电电极7的底部,然后夯实,再对应艾奇逊炉的炉头1和炉尾9的导电电极7铺设第一层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导电发热芯6,下层导电发热芯共三条,每条用1.8米长碳素材料焙烧品7支连接而成,长度不合适时可用半截调整,每支连接处用石墨粉11填实,保证接触良好,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7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一层导电发热芯6;再铺装第二层石油焦5,铺装至炉体内炉头炉尾中层导电电极的底部,夯实,然后对应中层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二层碳素材料焙烧品,铺设方法同第一层,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二层导电发热芯;然后再铺装第三层石油焦5至炉体内炉头炉尾上层导电电极7的底部,夯实,然后对应上层炉头炉尾导电电极7,铺设第三层碳素材料焙烧品,铺设方法同第一层,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三层导电发热芯6;上述三层石油焦铺装时,保证每一层导电发热芯6和对应的导电电极7的中心轴线相对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中设置有9个导电电极7,共铺设9条导电发热芯6,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若炉头炉尾处设有9个导电电极,可在炉体内铺设6-9条导电发热芯,导电发热芯铺设采用附图3所示左右对称,均匀分布的方式铺装效果最好;然后铺装第四层石油焦5,超过炉体内上层导电电极300-400mm,夯实,其中每一条导电发热芯是由碳素材料焙烧品头尾相接构成,导电发热芯联接处用石墨粉填实,炉型四周外围用焦粉和石英砂混合配成的保温材料填装,利用整流变压器向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送入直流电,随炉子情况的变化调整变压器负荷,保持恒定负荷送电25-35小时,直至达到石墨化温度后停炉,经冷却后出炉,导电发热芯利用整流变压器所供给的直流电发热,使石油焦升温到2200-2500℃,达到石墨化程度,成为增碳剂。所述的碳素材料焙烧品可以是电极焙烧品、煅后石油焦或予焙阳极砌块。权利要求1.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生产石墨化石油焦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艾奇逊炉设备进行生产,采用炉型板(4)围成炉型,在炉内分层铺装石油焦(5),第一层铺装到位于炉内的炉头炉尾下一层导电电极(7)的底部,然后夯实,再对应艾奇逊炉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一层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导电发热芯(6),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一层导电发热芯(6);再铺装第二层石油焦(5),铺装至炉体内炉头炉尾中层导电电极的底部,夯实,然后对应中层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一层碳素材料焙烧品,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二层导电发热芯;然后再铺装第三层石油焦至炉体内,炉头炉尾上层导电电极的底部,夯实,然后对应上层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三层碳素材料焙烧品,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三层导电发热芯;然后铺装第四层石油焦,超过炉体内上层导电电极300-400mm,夯实,其中每一条导电发热芯是由碳素材料焙烧品头尾相接构成,导电发热芯(6)联接处用石墨粉(11)填实,炉型四周外围用焦粉和石英砂混合配成的保温料(8)填装,导电发热芯利用炉头炉尾导电电极导入的整流变压器所供给的直流电发热,使石油焦升温到2200-2500℃,达到石墨化程度,成为增碳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生产石墨化石油焦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作导电发热芯(6)的碳素材料焙烧品可以是电极焙烧品、煅后石油焦或予焙阳极砌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生产石墨化石油焦工艺,利用艾奇逊炉设备进行生产,在炉内分层铺装石油焦,对应艾奇逊炉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导电发热芯,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一层导电发热芯;炉型四周外围用焦粉和石英砂混合配成的保温料填装,导电发热芯利用炉头炉尾导电电极导入的整流变压器所供给的直流电发热,使石油焦升温到2200-2500℃,达到石墨化程度,成为增碳剂。本专利技术生产的增碳剂,品位高、低硫、低氮、低灰,理化指标优良。文档编号C01B31/04GK1834205SQ20061007251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宋景成, 陈佑川, 李四新, 耿巨泉, 邓启斌, 宋会英 申请人:元氏县槐阳碳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生产石墨化石油焦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艾奇逊炉设备进行生产,采用炉型板(4)围成炉型,在炉内分层铺装石油焦(5),第一层铺装到位于炉内的炉头炉尾下一层导电电极(7)的底部,然后夯实,再对应艾奇逊炉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一层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导电发热芯(6),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一层导电发热芯(6);再铺装第二层石油焦(5),铺装至炉体内炉头炉尾中层导电电极的底部,夯实,然后对应中层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一层碳素材料焙烧品,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二层导电发热芯;然后再铺装第三层石油焦至炉体内,炉头炉尾上层导电电极的底部,夯实,然后对应上层炉头炉尾导电电极,铺设第三层碳素材料焙烧品,即炉头炉尾每一对对应的导电电极之间铺设一条碳素材料焙烧品作为第三层导电发热芯;然后铺装第四层石油焦,超过炉体内上层导电电极300-400mm,夯实,其中每一条导电发热芯是由碳素材料焙烧品头尾相接构成,导电发热芯(6)联接处用石墨粉(11)填实,炉型四周外围用焦粉和石英砂混合配成的保温料(8)填装,导电发热芯利用炉头炉尾导电电极导入的整流变压器所供给的直流电发热,使石油焦升温到2200-2500℃,达到石墨化程度,成为增碳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景成陈佑川李四新耿巨泉邓启斌宋会英
申请(专利权)人:元氏县槐阳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