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076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该装置由上锥斗、下锥斗、干熄炉壳体、环形风道、十字风道、中央风帽组成,上锥斗、下锥斗套插在一起,套插檐形成的环状缝隙构成环形风道,十字风道位于下锥斗上部,水平设置,其中心与干熄炉中心重合并向上延伸与设置于锥斗上部的中央风帽连通;本装置采用由周边风环由外向内供风及中央风帽从炉体上部由内向外供风相结合的供风形式。该装置可有效解决进入干熄炉的冷循环气体在干熄炉圆周方向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实现炉内焦炭的均匀冷却,从而改善干熄炉的冷却性能,提高干熄炉的冷却效率,减小焦炭在干熄炉内的干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冷却干熄炉内焦炭时,能使循环冷却气体和焦炭进行有效均匀换 热,并能使冷焦炭均匀通过干熄炉的专用设备,是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运行的干熄焦用供气装置只有75t/h干熄焦用供气装置以及70t/h干熄焦用供气 装置,处理能力均较小。75t/h干熄焦用供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不断改进已达到较好效 果。但对70t/h干熄焦装置的调査中发现,干熄炉很难达到其设计处理能力,不得不将焦 炉所生产的部分焦炭去湿熄,这既不利于焦炉生产的组织,又不利于高炉操作对焦炭水分 稳定性的要求。与国外大型干熄焦装置相比,虽然70t/h干熄焦装置设计采用的干熄炉的 冷却能力以及吨焦气料比均极大,但因炉内焦炭在干熄炉的整个横截面上不能实现均匀冷 却以及进入干熄炉的冷循环气体的温度较高,使得炉内焦炭所需的冷却时间大大延长,即 使在实际生产中将循环风量加大也很难达到设计处理能力。分析焦炭在干熄炉内冷却不均 匀的原因,主要是在整个干熄炉横截面上焦炭的粒度分布不均匀、焦炭下降速度分布不均 匀以及气流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而后两者与供气装置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在干熄焦装置大型化的过程中,国外各公司充分分析了影响干熄炉冷却性能的各项因 素,将干熄炉内焦炭的均匀冷却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采用了包括供气装置的优化在内的 各项新技术,来实现炉内焦炭的均匀冷却,从而减小整套干熄焦装置的建设投资及运行成 本。安装于干熄炉底部的供气装置对干熄炉内焦炭下降的均匀性和气流分布的均匀性有 很大影响。若其结构有利于炉内焦炭在圆周方向的均匀下落,有利于进入干熄炉的冷循环 气体在干熄炉圆周方向的均匀分布,则有利于实现炉内焦炭的均匀冷却,从而改善干熄炉 的冷却性能,提高干熄炉的冷却效率,减小焦炭在干熄炉内的干熄时间。这样,可减小干 熄炉冷却室的容积以及降低吨焦气料比,从而大大降低整套干熄焦装置的建设投资及运行 成本。这对大型化干熄焦装置而言效果将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进入干熄炉的冷循 环气体在干熄炉圆周方向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实现炉内焦炭的均匀冷却,从而改善干熄炉 的冷却性能,提高干熄炉的冷却效率,减小焦炭在干熄炉内的干熄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上锥斗、下锥斗、干熄炉壳体、环 形风道、十字风道、中央风帽组成,上锥斗、下锥斗套插在一起,套插檐形成的环状缝隙 构成环形风道,十字风道位于下锥斗上部,水平设置,其中心与干熄炉中心重合并向上延 伸与设置于锥斗上部的中央风帽连通;上锥斗、下锥斗与干熄炉壳体组成的气体分配室被分成完全隔绝的上下两层气室即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连通环形风道,以周边风环的形 式向锥斗中部由外向内供风,下气室连通十字风道,通过十字风道垂直向上给中央风帽供 风,形成一种由周边风环由外向内供风及中央风帽从炉体上部由内向外供风相结合的供风 形式。在上锥斗、下锥斗之间的套插檐上设有风量调节板。 在上锥斗、下锥斗的内壁上分别衬以抗磨铸铁板。 中央风帽为伞形结构,由三层顶锥和下部大锥两部分组成。十字风道入口直径小于在干熄炉中心位置的直径,且在十字风道外部覆以抗磨铸铁板。在下锥斗下部直段的全圆周方向,设置调节棒固定座,调节棒固定座周边设置有调节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从周边风环由外向内供风及中央风帽从炉体上部 由内向外供风相结合的供风形式,可有效解决进入干熄炉的冷循环气体在干熄炉圆周方向 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实现炉内焦炭的均匀冷却,从而改善干熄炉的冷却性能,提高干熄炉 的冷却效率,减小焦炭在干熄炉内的干熄时间。该装置可适用所有大中小型的干熄焦装置 使用,具有调节灵活、控制精确、检修方便、结构布置合理、投资省、效果显著、无循环 冷却气体泄露和不产生污染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的俯视图3是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的A-A剖视图; 图4是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的调节棒分布图。图中1-上锥斗,2-抗磨铸铁板,3-下锥斗,4-调节棒固定座,5-调节棒,6-十字风 道,7-中央风帽,8-风量调节板,9-下部台架,10-干熄炉壳体,11-上气室,12-下气室, 13-环形风道,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见图l、图2、图3、图4,该装置由上锥斗l、下锥斗3、干熄炉壳体IO、环形风道 13、十字风道6、中央风帽7组成,上锥斗l、下锥斗3套插在一起,套插檐形成的环状 缝隙构成环形风道13,并在该处设有风量调节板,其气量控制由风量调节板8完成。十 字风道6位于下锥斗3上部,水平设置,其中心与干熄炉中心重合并向上延伸与设置于锥 斗上部的中央风帽7连通;上锥斗1、下锥斗3与干熄炉壳体10组成的气体分配室被分 成完全隔绝的上下两层气室即上气室11和下气室12,上气室11连通环形风道13,以周 边风环的形式向锥斗中部由外向内供风,下气室12连通十字风道6入口,通过十字风道 垂直向上给中央风帽7供风,形成一种由周边风环由外向内供风及中央风帽从炉体上部由 内向外供风相结合的供风形式。上下两层气体流量的分配,是由设置在干熄炉入口循环气 体管路上的调节翻板来实现的。为了减少焦炭流动时对上锥斗l、下锥斗3内壁的磨损,依据不同部位焦炭的温度和 焦炭流速,在上锥斗l、下锥斗3内壁上分别衬以抗磨铸铁板2,抗磨铸铁板2采用沉头 螺栓固定在上锥斗l、下锥斗3内壁上。中央风帽7为伞形结构,由三层顶锥和下部大锥两部分组成。循环气体由中央风帽7 伞檐下鼓入炉内与焦炭换热。与焦炭相接触的伞面铸铁板,用螺栓固定在下部钢结构架上。两条十字风道6在干熄炉中心汇集后,垂直向上给中央风帽7供风。由于跨度大,受 热作用力及焦炭的冲击力,水平气道具有较强的支撑刚度,且外部覆以易于更换的抗磨铸 铁板。十字风道6为凸形,其进风入口直径小于在干熄炉中心位置的直径。在下锥斗3下部直段的全圆周方向,设置调节棒固定座4,调节棒固定座4周边设置 有调节棒5,可调节焦炭均匀下料。整个装置由下部台架9支撑。权利要求1、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上锥斗、下锥斗、干熄炉壳体、环形风道、十字风道、中央风帽组成,上锥斗、下锥斗套插在一起,套插檐形成的环状缝隙构成环形风道,十字风道位于下锥斗上部,水平设置,其中心与干熄炉中心重合并向上延伸与设置于锥斗上部的中央风帽连通;上锥斗、下锥斗与干熄炉壳体组成的气体分配室被分成完全隔绝的上下两层气室即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连通环形风道,以周边风环的形式向锥斗中部由外向内供风,下气室连通十字风道,通过十字风道垂直向上给中央风帽供风,形成一种由周边风环由外向内供风及中央风帽从炉体上部由内向外供风相结合的供风形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锥斗、下锥 斗之间的套插檐上设有风量调节板。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锥斗、下锥 斗的内壁上分别衬以抗磨铸铁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央风帽为伞形 结构,由三层顶锥和下部大锥两部分组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炉专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上锥斗、下锥斗、干熄炉壳体、环形风道、十字风道、中央风帽组成,上锥斗、下锥斗套插在一起,套插檐形成的环状缝隙构成环形风道,十字风道位于下锥斗上部,水平设置,其中心与干熄炉中心重合并向上延伸与设置于锥斗上部的中央风帽连通;上锥斗、下锥斗与干熄炉壳体组成的气体分配室被分成完全隔绝的上下两层气室即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连通环形风道,以周边风环的形式向锥斗中部由外向内供风,下气室连通十字风道,通过十字风道垂直向上给中央风帽供风,形成一种由周边风环由外向内供风及中央风帽从炉体上部由内向外供风相结合的供风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文王明登张长青陈健伟魏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