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了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防伪油墨组合物及使用了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防伪印刷物技术

技术编号:167065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近红外线区域的吸收能力、对比度明确、且可适用于胶版印刷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有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防伪油墨组合物、及使用有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防伪印刷物。提供一种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防伪油墨组合物,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特征在于,包含:选自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选自通式XBa表示的六硼化物微粒中的1种以上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为沸点为180℃以下且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所述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通过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印刷物,提供一种防伪效果优异的防伪印刷物。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particle dispersion liquid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ti fake ink composition using near infrared ray absorbing particle dispersion liquid and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 material using near infrared ray absorbing partic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ar infrared region with absorption capability, contrast is clear, and is suitable for offset printing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particle dispersion liquid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a near infrared ray absorbing particle dispersion liquid ink composition, and use of anti-counterfeit printing material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line of particles. Provide an anti-counterfeiting ink composition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particle dispersion, containing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particl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the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particle dispersion liquid that contains: vegetable oil or compounds derived from vegetable oils in more than 1 kinds of solvent; six particles from boride represented by general formula XBa in 1 the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particles; for the boiling point of 180 DEG C and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alcohols, ethers, esters, ketones, aromatic hydrocarbons, glycol ethers in more than 1 kinds of solvents, the content selected from alcohols, ethers, esters, ketones, aromatic hydrocarbons, glycol ethers in 1 more than 5 mass% of solvent. A kind of anti-counterfeit printing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anti-counterfeiting effect is provided by the printed matter containing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了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防伪油墨组合物及使用了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防伪印刷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近红外线区域具有吸收能力、可适用于胶版印刷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了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防伪油墨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防伪印刷物。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和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中的“近红外线吸收材料微粒”为相同的微粒。
技术介绍
在印刷技术中,根据用途等而存在各种技术。其中,胶版印刷具有可以进行高精细的印刷、且适于大量印刷的特点。在该胶版印刷中,从其印刷原理方面考虑,对所使用的颜料的分散液要求为亲油性、且在该胶版印刷时不会将转印该分散液的橡胶制成的橡胶布溶解的特性。另一方面,近年来以例如防伪等为目的,正在研究对各种票据或证书等采用使用了红外线吸收材料的颜料对数据进行印刷,并通过利用红外线判定器等读取该数据而进行各种信息管理。在这种用途中,为了在大量的纸介质上印刷许多数据,作为印刷方法,正在研究使用胶版印刷。另外,红外线吸收材料在可见光区域中为透明时,外观上无法识别该红外线吸收材料以颜料形式进行了印刷。因此,从防伪等观点考虑是优选的,并且因为并不会在视觉上妨碍本来的印刷显示,因此,从辨识性或美观的观点出发也是优选的。作为使用了所述红外线吸收材料的材料,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了酞菁化合物的材料。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使用锡掺杂氧化铟的材料。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人等使用通式XB6(其中,元素X为选自La、Ce、Pr、Nd、Gd、Tb、Dy、Ho、Y、Sm、Eu、Er、Tm、Yb、Lu、Sr或Ca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表示的六硼化物微粒作为具有高的可见光透射性和近红外线吸收功能力的材料,将有机溶剂中分散有该六硼化物微粒的选择透射膜用涂布液在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中进行了公开。另外,等对于近红外线吸收材料,在专利文献5中,本专利技术人公开了使含有所述六硼化物微粒的防伪油墨组合物分散于溶剂中而形成的防伪油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32046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0973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8133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9603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1688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专利文献1所使用的酞菁化合物那样的有机颜料具有以下问题:其红外线吸收特性收到温度或紫外线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耐久性差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所使用的使用了锡掺杂氧化铟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对可见光进行透射或反射的波长区域和对红外光进行吸收的波长区域中的对比度不充分。因此,将该使用了锡掺杂氧化铟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用于胶版印刷时,存在印刷部的读取精度等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5所记载的选择透射膜用涂布液或防伪油墨中,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于乙醇或甲苯等有机溶剂中。因此,这些涂布液或油墨存在该有机溶剂会溶解橡胶制成的橡胶布的可能性,不能用作胶版印刷用的油墨。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尝试了将作为胶版印刷用溶剂使用的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作为溶剂,向该溶剂中添加通式XBa(其中,元素X为选自La、Ce、Pr、Nd、Gd、Tb、Dy、Ho、Y、Sm、Eu、Er、Tm、Yb、Lu、Sr或Ca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4.0≤a≤6.2)表示的六硼化物微粒,并制成分散液。但是发现: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得到的分散液的粘性会上升,难以将六硼化物微粒进行粉碎并分散于溶剂中。本专利技术是在这种状况下而完成的,要其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近红外线区域的吸收能力、对比度明显、可适用于胶版印刷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该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防伪油墨组合物,提供一种可以进行胶版印刷、不能通过复印等进行复制、不依赖目视判定而是能够通过机械可靠地判定真假、设计上的限制少、防伪效果优异的防伪印刷物。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想到以下技术方案:不进行向选自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中添加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并进行粉碎而使其分散的操作,而是,首先,将该近红外线吸收微粒添加于沸点为180℃以下并且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以下,有时在本专利技术中记载为“第1溶剂”)中并进行粉碎而使其分散,接着,将第1溶剂与选自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以下,有时在本专利技术中记载为“第2溶剂”)进行溶剂置换,得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而且,还想到了:含有该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或含有该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以及通常用于一般的胶版印刷用油墨的颜料的胶版印刷用防伪油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胶版印刷用防伪油墨组合物所印刷的防伪印刷物,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第1专利技术为一种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包含:选自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选自通式XBa表示的六硼化物微粒(元素X为选自La、Ce、Pr、Nd、Gd、Tb、Dy、Ho、Y、Sm、Eu、Er、Tm、Yb、Lu、Sr及Ca中的至少1种以上,4.0≤a≤6.2)中的1种以上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沸点为180℃以下的溶剂,该溶剂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所述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第2专利技术为第1专利技术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还含有可溶于所述选自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且在结构中具有脂肪酸的分散剂,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中的六硼化物的浓度为25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第3的专利技术为第2的专利技术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分散剂的锚固部具有选自仲氨基、叔氨基及季铵基中的1种以上。第4专利技术为第2或第3的专利技术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分散剂的酸值为1mgKOH/g以上的分散剂。第5专利技术为第1~第4的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分散粒径为1nm以上200nm以下。第6专利技术为第1~第5的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晶格常数为0.4100nm以上且0.4160nm以下。第7专利技术为第1~第6的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表面用选自Si、Ti、Al、Zr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包覆。第8专利技术为第1~第7的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植物油为选自干性油、半干性油中的1种以上的植物油。第9专利技术为第1~第8的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还含有粘合剂。第10专利技术为一种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选自通式XBa表示的六硼化物微粒(元素X为选自La、Ce、Pr、Nd、Gd、Tb、Dy、Ho、Y、Sm、Eu、Er、Tm、Yb、Lu、Sr及Ca中的至少1种以上,4.0≤a≤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了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防伪油墨组合物及使用了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防伪印刷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包含:选自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选自通式XBa表示的六硼化物微粒中的1种以上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其中元素X为选自La、Ce、Pr、Nd、Gd、Tb、Dy、Ho、Y、Sm、Eu、Er、Tm、Yb、Lu、Sr及Ca中的至少1种以上,4.0≤a≤6.2;沸点为180℃以下的溶剂,该溶剂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所述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7 JP 2015-0128961.一种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包含:选自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选自通式XBa表示的六硼化物微粒中的1种以上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其中元素X为选自La、Ce、Pr、Nd、Gd、Tb、Dy、Ho、Y、Sm、Eu、Er、Tm、Yb、Lu、Sr及Ca中的至少1种以上,4.0≤a≤6.2;沸点为180℃以下的溶剂,该溶剂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所述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还含有可溶于所述选自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且在结构中具有脂肪酸的分散剂,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中的六硼化物的浓度为25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分散剂的锚固部具有选自仲氨基、叔氨基、及季铵基中的1种以上。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分散剂是酸值为1mgKOH/g以上的分散剂。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分散粒径为1nm以上200nm以下。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晶格常数为0.4100nm以上且0.4160nm以下。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的表面用选自Si、Ti、Al、Zr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包覆。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植物油为选自干性油、半干性油中的1种以上的植物油。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还含有粘合剂。10.一种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选自通式XBa表示的六硼化物微粒中的1种以上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混合于沸点为180℃以下且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中并进行分散处理,得到第1分散液的工序,其中元素X为选自La、Ce、Pr、Nd、Gd、Tb、Dy、Ho、Y、Sm、Eu、Er、Tm、Yb、Lu、Sr及Ca中的至少1种以上,4.0≤a≤6.2;向所述第1分散液中添加选自植物油或源自植物油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并进行混合,得到第2分散液的工序;从所述第2分散液中除去所述沸点为180℃以下且选自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二醇醚类中的1种以上的溶剂,直至其含量成为5质量%以下的工序。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分散液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微粒浓度为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12.一种近红外线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美香福山英昭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