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红外线吸收纤维、纤维制品制造技术_技高网

红外线吸收纤维、纤维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63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7
提供一种红外线吸收纤维,其包含纤维和有机无机混合红外线吸收粒子,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红外线吸收粒子具有红外线吸收粒子以及覆盖上述红外线吸收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被覆用树脂,上述红外线吸收粒子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55质量%以下,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红外线吸收粒子配置于选自上述纤维的内部和表面中的1个以上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线吸收纤维、纤维制品


技术介绍

1、人们设计出提高保温效果的防寒衣料、室内装饰和休闲用品,并将其实用化。目前已经投入实际使用的提高保温效果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

2、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减少由人体产生的散热来保持保温性的方法。具体来说,例如采用了在防寒衣料中控制编织的结构、或将使用的纤维制成中空或多孔质等而使该防寒衣料中的空气层物理性地增多的方法。

3、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将人体产生的热再次向人体辐射,或将防寒衣料接收的太阳光的一部分转换为热等积极的方法来蓄热热量,提高保温性的方法。具体地说,例如在防寒衣料中,采用了对整个衣料或构成该防寒衣料的纤维实施化学的、物理的加工的方法。

4、如上所述,作为第一种方法,采用了增加衣料中的空气层、使布料变厚、使纹理变细、或者使颜色变浓这样的方法。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举出毛衣等在冬季使用的衣料、在经常作为面向冬季运动的衣料使用的表面材料和衬里之间放入夹棉,通过该夹棉的空气层的厚度以维持保温性的衣料等。然而,当通过放入夹棉等来增加空气层时,衣料重且粗大,因此对于需要易于移动的运动而言,存在不良状况。为了消除这样的不良情况,近年来,作为上述第二种方法的在内部产生的热、来自外部的热被积极地有效利用的方法开始得以采用。

5、作为实施第二种方法的一种方法,已知将铝或钛等金属蒸镀在衣料的衬里等上,通过该金属蒸镀面反射从体内发出的放射热,从而积极地防止热的发散的方法等。但是,在该方法中,不仅在衣料上蒸镀加工金属需要相当大的成本,而且由于发生蒸镀不均等,成品率变差,结果导致制品自身的价格上升。

6、另外,作为实施该第二种方法的其他方法,提出了将氧化铝系、氧化锆系、氧化镁系等的陶瓷粒子混炼到纤维本身中,利用这些陶瓷粒子所具有的远红外线放射效果或将光变换成热的效果的方法,即积极地吸收外部能量的方法。

7、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热射线放射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含有导热率为0.3kcal/m2·sec·℃以上的金属,含有金属离子的至少1种的具有热射线放射特性的无机微粒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具有热射线放射特性的无机微粒,可举出二氧化硅或硫酸钡。

8、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保温性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为包含熔点为110℃以上的热塑性聚合物a以及熔点为15~50℃,降温结晶温度为40℃以下,结晶化热为10mj/mg以上的热塑性聚合物b的复合纤维,其含有相对于纤维重量为0.1~20重量%的具有远红外线放射能力的陶瓷微粒,并且,聚合物a覆盖纤维表面。

9、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纤维制品中,使包含由至少1种以上预定的氨基化合物形成的红外线吸收剂的粘合剂树脂分散,粘着而成的红外线吸收加工纤维制品。

10、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通过将具有近红外线区域的吸收比黑色染料大的特性的染料与其它染料组合进行染色,从而作为近红外线吸收程度,在750~1500nm的范围内,布料的分光反射率为65%以下的纤维素系纤维结构物的近红外线吸收加工方法。

11、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在专利文献5、6、7中,提出了硼化物微粒、含有钨氧化物微粒,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纤维,以及将该纤维加工而得的纤维制品。

12、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钨氧化物微粒等红外线吸收粒子的耐药品特性不充分,红外线吸收纤维、纤维制品如果暴露于高温的酸或碱等药品环境下,红外线吸收特性有时降低。

1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等在专利文献8中,提出了具备耐药品特性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14、现有技术文献

15、专利文献

1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79830号公报

1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39716号公报

1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3870号公报

19、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291463号公报

20、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9024号公报

21、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6-132042号公报

22、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19/054476号

23、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21-758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要求具备耐药品特性的同时,进一步具有高红外线吸收特性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侧面中,目的在于提供兼具耐药品特性和优异的红外线吸收特性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5、本专利技术的一侧面中,提供一种红外线吸收纤维,其包含纤维,以及

6、有机无机混合红外线吸收粒子,

7、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红外线吸收粒子具有红外线吸收粒子,以及覆盖上述红外线吸收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被覆用树脂,上述红外线吸收粒子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55质量%以下,

8、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红外线吸收粒子配置于选自上述纤维的内部和表面中的1个以上的部分。

9、专利技术的效果

10、本专利技术的一侧面中,能够提供兼具耐药品特性以及优异的红外线吸收特性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线吸收纤维,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11.一种纤维制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红外线吸收纤维,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线吸收纤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猪狩敦长南武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