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敷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290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敷线结构,包括控制装置、支撑装置、电机、线缆,其中,所述支撑装置与控制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支撑环、支撑柱、支撑杆,所述支撑环连接在支撑部上;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在支撑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上;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支撑柱设有支撑柱敷线凹槽,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在长度方向上贯通整个支撑杆,所述线缆的其中一段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内;线缆(5)从控制装置(1)内引出并连接至电机(3),或者线缆的一端通过电连接器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连接,且线缆的另一段与所述电机(3)电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散热能力。

A compress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ir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device, supporting device, motor, wire and cable, wherein, the supporting device 1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device and the control device also includes a supporting portion, a support ring, a support column, a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part; the support the column is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par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motor; the support bar is connected to the moto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ring; the suppor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column wiring groove, the supporting column wiring groove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through the support rod the cable, which is set in a section of the support column wiring groove; the cable (5) from the control device (1) in the lead and connected to the motor (3), or one end of the cable is through the electric connector and the control device (1)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other section of the cab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3). Through the invention, the heat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equipment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敷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敷设,特别涉及一种敷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敷线结构通常是将线缆敷设在密封结构里面,整个设备的主体结构是一体的,不可拆卸的。这样一种结构导致的结果是,对于小型或微型设备而言,线缆产生的热量将是不可忽略的,过多的热量导致的结果是,热量无法散发,设备(如无人机)无法长时间运行(飞行)。然而,如果直接将线缆裸露在外,导致的结果将是线缆很容易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敷线结构散热量大,无法保护线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敷线结构,包括控制装置、支撑装置、电机、线缆,其中,所述支撑装置与控制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支撑环、支撑柱、支撑杆,所述支撑环连接在支撑部上;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在支撑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上;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支撑柱设有支撑柱敷线凹槽,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在长度方向上贯通整个支撑杆,所述线缆的其中一段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内;线缆(5)从控制装置(1)内引出并连接至电机(3),或者线缆的一端通过电连接器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连接,且线缆的另一段与所述电机(3)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部设有支撑部敷线凹槽,所述线缆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内;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连通;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位于同一平面或者至少部分地位于同一平面上。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控制装置敷线凹槽,所述线缆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内;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连通;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支撑柱敷线凹槽均位于同一平面或者至少部分地位于同一平面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顶部设有向着支撑柱敷线凹槽内部延伸的数个突起,所述数个突起交错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的两侧,以限制所述线缆的位置,防止线缆从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脱出。优选地,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顶部设有向着支撑部敷线凹槽内部延伸的数个突起,所述数个突起交错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的两侧,以限制所述线缆的位置,防止线缆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脱出。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顶部设有向着控制装置敷线凹槽内部延伸的数个突起,所述数个突起交错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的两侧,以限制所述线缆的位置,防止线缆从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脱出。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机构,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支撑装置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机设有散热条。优选地,所述散热条均匀分布在电机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突起(232)一体形成在支撑柱敷线凹槽(231)上。优选地,所述突起一体形成在支撑部敷线凹槽上。优选地,所述突起一体形成在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采用了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敷线结构,所述控制装置是无人机控制装置,所述电机是驱动螺旋桨转动的电机。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敷线结构散热量大,无法保护线缆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设备散热能力,延长续航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而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敷线结构,其包括控制装置1、支撑装置2、电机3、线缆4,其中,所述支撑装置2与控制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支撑部21、支撑环22、支撑柱23、支撑杆24,所述支撑环22连接在支撑部21上;所述支撑柱23一端固定在支撑部21,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3上;所述支撑杆24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3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环22上;所述支撑柱23设有支撑柱敷线凹槽231,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在长度方向上贯通整个支撑杆24,所述线缆4的其中一段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内;线缆5从控制装置1内引出并连接至电机3,或者线缆的一端通过电连接器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连接,且线缆的另一段与所述电机3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部21设有支撑部敷线凹槽,所述线缆4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内;更优选地,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连通;更优选地,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位于同一平面或者至少部分地位于同一平面上。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1设有控制装置敷线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线缆4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内;更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连通(图中未示出);更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均位于同一平面或者至少部分地位于同一平面上。通过将以上的凹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可以实现在保证线缆4的安全(不容易脱出,其位置被有效地限制)的前提下,使得所需的线缆4的长度更小,以节约材料并减小了线缆的电阻,减少发热。同时,所述支撑装置2由散热性优良的轻质材料制成。为了更好地保护线缆4的安全而设置凹槽来敷设线缆,将在一定程度上使线缆被覆盖而导致线缆散热难度增大,而通过上面的结构,却可以很好地解决散热问题,更好地平衡整体的技术效果,避免了顾此失彼。优选地,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顶部设有向着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内部延伸的数个突起232,所述数个突起232交错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的两侧,以限制所述线缆4的位置,防止线缆4从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脱出。通过这些突起,可以更好地防止线缆从支撑柱敷线凹槽中脱出,且突起为交错设置可以使得线缆更容易被布置在支撑柱敷线凹槽内。优选地,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顶部设有向着支撑部敷线凹槽内部延伸的数个突起,所述数个突起交错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的两侧,以限制所述线缆4的位置,防止线缆4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脱出。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顶部设有向着控制装置敷线凹槽内部延伸的数个突起,所述数个突起交错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的两侧,以限制所述线缆4的位置,防止线缆4从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脱出。优选地,所述突起232一体形成在支撑柱敷线凹槽231上。优选地,所述突起一体形成在支撑部敷线凹槽上。优选地,所述突起一体形成在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上。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连接机构(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1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支撑装置2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机3设有散热条;优选地,其均匀分布在电机的外侧。这样子的结构不仅能够大幅度地实现电机的散热,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电机的结构稳定性,防止电机被摔坏,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技术方案,是现有技术中没有的设置方式。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整体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很好地保护了线缆,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散热。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小型设备(无人机)的敷线结构,尤其是对小型设备(小型无人机),玩具级别的小型玩具(小型无人机)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很好地使小型玩具(小型无人机),同时保护线缆不被损坏,并且还能够很好地实现小型玩具(小型无人机)的散热,尤其是对发热量极大的电机的散热,在保护电机的同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敷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敷线结构,其包括控制装置(1)、支撑装置(2)、电机(3)、线缆(4),其中,所述支撑装置(2)与控制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支撑部(21)、支撑环(22)、支撑柱(23)、支撑杆(24),所述支撑环(22)连接在支撑部(21)上;所述支撑柱(23)一端固定在支撑部(21),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3)上;所述支撑杆(24)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3)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环(22)上;所述支撑柱(23)设有支撑柱敷线凹槽(231),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在长度方向上贯通整个支撑杆(24),所述线缆(4)的其中一段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内;线缆(5)从控制装置(1)内引出并连接至电机(3),或者线缆的一端通过电连接器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连接,且线缆的另一段与所述电机(3)电连接;所述支撑部(21)设有支撑部敷线凹槽,所述线缆(4)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内;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连通。所述控制装置(1)设有控制装置敷线凹槽,所述线缆(4)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内;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连通;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均位于同一平面或者至少部分地位于同一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敷线结构,其包括控制装置(1)、支撑装置(2)、电机(3)、线缆(4),其中,所述支撑装置(2)与控制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支撑部(21)、支撑环(22)、支撑柱(23)、支撑杆(24),所述支撑环(22)连接在支撑部(21)上;所述支撑柱(23)一端固定在支撑部(21),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3)上;所述支撑杆(24)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3)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环(22)上;所述支撑柱(23)设有支撑柱敷线凹槽(231),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在长度方向上贯通整个支撑杆(24),所述线缆(4)的其中一段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内;线缆(5)从控制装置(1)内引出并连接至电机(3),或者线缆的一端通过电连接器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连接,且线缆的另一段与所述电机(3)电连接;所述支撑部(21)设有支撑部敷线凹槽,所述线缆(4)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内;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连通。所述控制装置(1)设有控制装置敷线凹槽,所述线缆(4)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内;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连通;所述控制装置敷线凹槽与所述支撑部敷线凹槽、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均位于同一平面或者至少部分地位于同一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敷线凹槽(231)顶部设有向着支撑柱敷线凹槽(231)内部延伸的数个突起(232),所述数个突起(232)交错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途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