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永辉专利>正文

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982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口、检测筒、图像传感器、第一固定块、手提带、第二固定块、上顶板、开关按钮、机身、支撑脚、显像器、连接导线、支撑板、调节钮、连接端、滑动柱,显像器设有图像成像芯片、信号接收器、显示屏、外壳、按钮,外壳与机身相连接,按钮等距均匀的分布于显示屏下方,信号接收器与图像成像芯片电连接,图像成像芯片通过外壳与连接导线相连接,显示屏焊接于外壳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显像器,能将设备检测时的场景显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检测过程中的图像,对检测过程了解的更多,使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能得到正确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属于棉纤维检测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上被覆的纤维,又称棉花,简称棉。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棉花大多是一年生植物。它是由棉花种子上滋生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的。棉纤维的生长可以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个阶段。棉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在纺织纤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棉国之一,目前,我国的棉花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我国棉花种植几乎遍布全国。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再加上西北内陆、辽河流域和华南、共五大棉区。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20251568.8的一种异形纤维检测装置,它包括除杂机1和微除尘机3,所述除杂机1和所述微除尘机3通过主管道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2上设置有光感传感器4,所述光感传感器4后的主管道2上连接有支管5,所述支管5头部与主管道2连通处设置有分配阀6,所述支管5尾端设置有集杂袋7。本技术异形纤维检测装置,当光感传感器检测到头发等异形纤维时,会自控打开分配阀,将含有异形纤维的棉花通过支管输送至集杂袋中。其效率高、节约人工,且可提高产品质量,现有技术在对棉花纤维进行检测的时候人们无法观看到内部的影像,对检测过程了解的太浅显,会使检测结果不准确,无法得到正确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棉花纤维进行检测的时候人们无法观看到内部的影像,对检测过程了解的太浅显,会使检测结果不准确,无法得到正确的数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口、检测筒、图像传感器、第一固定块、手提带、第二固定块、上顶板、开关按钮、机身、支撑脚、显像器、连接导线、支撑板、调节钮、连接端、滑动柱,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检测筒电连接,所述连接端与检测筒焊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柱贯穿连接连接端并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调节钮机械连接于连接端右侧,所述机身通过连接导线与检测筒相连接,所述支撑脚设于机身下方的四个角,所述显像器电连接于机身右侧的表面,所述开关按钮安装于机身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手提带与第一固定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并列连接,所述支撑板设于检测筒下方,所述上顶板与机身焊接在一起,所述显像器设有图像成像芯片、信号接收器、显示屏、外壳、按钮,所述外壳与机身相连接,所述按钮等距均匀的分布于显示屏下方,所述信号接收器与图像成像芯片电连接,所述图像成像芯片通过外壳与连接导线相连接,所述显示屏焊接于外壳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钮设有2个。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导线直径为5mm。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设有2个以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与检测筒互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导线内部材料为高精度铜丝,传输信号的频率更快。进一步地,所述手提带为橡胶材料,使人们提着时手掌有舒适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显像器,能将设备检测时的场景显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检测过程中的图像,对检测过程了解的更多,使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能得到正确的数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显像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料口-1、检测筒-2、图像传感器-3、第一固定块-4、手提带-5、第二固定块-6、上顶板-7、开关按钮-8、机身-9、支撑脚-10、显像器-11、连接导线-12、支撑板-13、调节钮-14、连接端-15、滑动柱-16、图像成像芯片-1101、信号接收器-1102、显示屏-1103、外壳-1104、按钮-11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口1、检测筒2、图像传感器3、第一固定块4、手提带5、第二固定块6、上顶板7、开关按钮8、机身9、支撑脚10、显像器11、连接导线12、支撑板13、调节钮14、连接端15、滑动柱16,所述图像传感器3与检测筒2电连接,所述连接端15与检测筒2焊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柱16贯穿连接连接端15并与支撑板13相连接,所述调节钮14机械连接于连接端15右侧,所述机身9通过连接导线12与检测筒2相连接,所述支撑脚10设于机身9下方的四个角,所述显像器11电连接于机身9右侧的表面,所述开关按钮8安装于机身9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块6通过手提带5与第一固定块4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与第二固定块6并列连接,所述支撑板13设于检测筒2下方,所述上顶板7与机身9焊接在一起,所述显像器11设有图像成像芯片1101、信号接收器1102、显示屏1103、外壳1104、按钮1105,所述外壳1104与机身9相连接,所述按钮1105等距均匀的分布于显示屏1103下方,所述信号接收器1102与图像成像芯片1101电连接,所述图像成像芯片1101通过外壳1104与连接导线12相连接,所述显示屏1103焊接于外壳1104表面,所述调节钮14设有2个,所述连接导线12直径为5mm,所述支撑脚10设有2个以上,所述进料口1与检测筒2互相啮合,所述连接导线12内部材料为高精度铜丝,传输信号的频率更快,所述手提带5为橡胶材料,使人们提着时手掌有舒适感。将需要检测的棉花纤维从进料口1放置到检测筒2内,打开开关按钮8,开始检测,图像传感器3会将内部的图像转化成电信号通过连接导线12传输到信号接收器1102上,信号接收器1102将信号发送到图像成像芯1101片上,图像成像芯片1101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屏1103上,人们可以通过查看显示屏1103看到内部的检测过程,当发生特殊情况时,人们还可以通过按钮1105操作,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本技术所述的图像传感器3称感光元件,是一种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的设备。本技术的进料口1、检测筒2、图像传感器3、第一固定块4、手提带5、第二固定块6、上顶板7、开关按钮8、机身9、支撑脚10、显像器11、连接导线12、支撑板13、调节钮14、连接端15、滑动柱16、图像成像芯片1101、信号接收器1102、显示屏1103、外壳1104、按钮110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对棉花纤维进行检测的时候人们无法观看到内部的影像,对检测过程了解的太浅显,会使检测结果不准确,无法得到正确的数据,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将设备检测时的场景显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检测过程中的图像,对检测过程了解的更多,使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能得到正确的数据,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外壳1104与机身9相连接,所述按钮1105等距均匀的分布于显示屏1103下方,所述信号接收器1102与图像成像芯片1101电连接,所述图像成像芯片1101通过外壳1104与连接导线12相连接,所述显示屏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口(1)、检测筒(2)、图像传感器(3)、第一固定块(4)、手提带(5)、第二固定块(6)、上顶板(7)、开关按钮(8)、机身(9)、支撑脚(10)、显像器(11)、连接导线(12)、支撑板(13)、调节钮(14)、连接端(15)、滑动柱(16),所述图像传感器(3)与检测筒(2)电连接,所述连接端(15)与检测筒(2)焊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柱(16)贯穿连接连接端(15)并与支撑板(1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钮(14)机械连接于连接端(15)右侧,所述机身(9)通过连接导线(12)与检测筒(2)相连接,所述支撑脚(10)设于机身(9)下方的四个角,所述显像器(11)电连接于机身(9)右侧的表面,所述开关按钮(8)安装于机身(9)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块(6)通过手提带(5)与第一固定块(4)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与第二固定块(6)并列连接,所述支撑板(13)设于检测筒(2)下方,所述上顶板(7)与机身(9)焊接在一起;所述显像器(11)设有图像成像芯片(1101)、信号接收器(1102)、显示屏(1103)、外壳(1104)、按钮(1105),所述外壳(1104)与机身(9)相连接,所述按钮(1105)等距均匀的分布于显示屏(1103)下方,所述信号接收器(1102)与图像成像芯片(1101)电连接,所述图像成像芯片(1101)通过外壳(1104)与连接导线(12)相连接,所述显示屏(1103)焊接于外壳(1104)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纤维自动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口(1)、检测筒(2)、图像传感器(3)、第一固定块(4)、手提带(5)、第二固定块(6)、上顶板(7)、开关按钮(8)、机身(9)、支撑脚(10)、显像器(11)、连接导线(12)、支撑板(13)、调节钮(14)、连接端(15)、滑动柱(16),所述图像传感器(3)与检测筒(2)电连接,所述连接端(15)与检测筒(2)焊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柱(16)贯穿连接连接端(15)并与支撑板(1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钮(14)机械连接于连接端(15)右侧,所述机身(9)通过连接导线(12)与检测筒(2)相连接,所述支撑脚(10)设于机身(9)下方的四个角,所述显像器(11)电连接于机身(9)右侧的表面,所述开关按钮(8)安装于机身(9)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块(6)通过手提带(5)与第一固定块(4)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与第二固定块(6)并列连接,所述支撑板(13)设于检测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辉张海宁邱晓青冯静
申请(专利权)人:朱永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