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外平台中电缆保护管的安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72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33
风机外平台中电缆保护管的安装座。涉及风机外平台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可使得电缆保护管与圈梁之间具有一定的允许范围内的相对位移的同时,使得二者可进行稳固连接,从而对其中电缆进行良好防护的风机外平台中电缆保护管的安装座。所述风机外平台套接在单桩基础上,所述风机外平台包括电缆保护管、本体和若干同轴心的圈梁,所述圈梁固定连接在本体内、且空套所述单桩基础,所述电缆保护管连接在圈梁的外侧;所述半限位环与半座体的内壁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稳定性高、连接强度高以及适应风浪能力强,对电缆的保护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外平台中电缆保护管的安装座
本技术涉及风机外平台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单桩式海上风机的外平台大多如国家局于2015年9月2日公告的一份名为“海上风机单桩基础集成式附属结构”、申请号为“201520060051.3”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该案套设于单桩基础上,其主要由风机外平台、电缆保护管、防撞系统、牺牲阳极和若干圈梁组成,其中电缆保护管和圈梁之间焊接成一整体。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海上风浪较大,因此,电缆保护管将常出现变形、晃动、摇摆等现象,若将电缆保护管与所有圈梁进行焊接,则其极易出现松动、脱落等问题,从而无法起到有效的电缆保护作用,给外平台的正常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可使得电缆保护管与圈梁之间具有一定的允许范围内的相对位移的同时,使得二者可进行稳固连接,从而对其中电缆进行良好防护的风机外平台中电缆保护管的安装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风机外平台套接在单桩基础上,所述风机外平台包括电缆保护管、本体和若干同轴心的圈梁,所述圈梁固定连接在本体内、且空套所述单桩基础,所述电缆保护管连接在圈梁的外侧;所述电缆保护管通过若干安装座与若干圈梁相连接,所述安装座包括座体、限位环和一对活动块,所述座体呈空心状,所述电缆保护管穿设所述座体、且所述座体与圈梁固定相连,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座体的内壁的中部、且空套所述电缆保护管,所述活动块套接所述电缆保护管、且与电缆保护管固定相连,所述活动块的外壁呈锥面状,两所述活动块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限位环的两侧,所述活动块朝向限位环中心位置一端的外径最小、且伸入至限位环内,所述活动块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限位环的内径。所述安装座还包括一对弹簧,所述弹簧套接所述电缆保护管,两所述弹簧分别抵在两活动块背向限位环的端面上,且两所述弹簧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均抵在座体的内壁上。所述座体包括一对可拆卸相连的半空心筒状的半座体,所述限位环包括一对半圆环状的半限位环,所述半限位环与半座体的内壁连为一体。本技术可通过活动块与限位环的相对运动,使得电缆保护管相对于座体,即圈梁做允许范围内的轴向运动,并在相对运动完毕后,使得电缆保护管时刻与圈梁之间保持稳定的连接。本技术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稳定性高、连接强度高以及适应风浪能力强,对电缆的保护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案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是图2的立体图;图中1是电缆保护管,2是本体,3是圈梁,4是安装座,41是座体,42是限位环,43是活动块,44是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3所示,所述风机外平台套接在单桩基础上,所述风机外平台包括电缆保护管1、本体2和若干同轴心的圈梁3,所述圈梁3固定连接在本体2内、且空套所述单桩基础,所述电缆保护管1连接在圈梁3的外侧;所述电缆保护管1通过若干安装座4与若干圈梁3相连接,所述安装座4包括座体41、限位环42和一对活动块43,所述座体41呈空心状,所述电缆保护管1穿设所述座体41、且所述座体41与圈梁3固定相连,所述限位环42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座体41的内壁的中部、且空套所述电缆保护管1,所述活动块43套接所述电缆保护管1、且与电缆保护管1固定相连,所述活动块43的外壁呈锥面状,两所述活动块43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限位环42的两侧,所述活动块43朝向限位环43中心位置一端的外径最小、且伸入至限位环42内,所述活动块43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限位环42的内径。这样,由于电缆管道与圈梁之间的相对运动实际为沿电缆保护管的轴向的运动,因此,当电缆保护管承受风浪后,可通过活动块与限位环的相对运动,使得电缆保护管相对于座体,即圈梁做允许范围内的轴向运动,并在相对运动完毕后,使得电缆保护管时刻与圈梁之间保持稳定的连接。本技术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稳定性高、连接强度高以及适应风浪能力强,对电缆的保护效果好的特点。所述安装座4还包括一对弹簧44,所述弹簧44套接所述电缆保护管1,两所述弹簧44分别抵在两活动块43背向限位环43的端面上,且两所述弹簧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均抵在座体41的内壁上。这样,通过新增的弹簧,使得电缆保护管的运动变为弹性补偿,并可自行复位,从而有效提升了电缆保护管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避免了电缆保护管松脱以及损坏的可能。所述座体包括一对可拆卸相连的半空心筒状的半座体,所述限位环包括一对半圆环状的半限位环,所述半限位环与半座体的内壁连为一体。从而使得安装方式更为简单、方便,且对座体以及限位环的整体加工变得更为简便,具体来说,仅需取一半圆柱状的原料,在其中心开半圆形通槽,并于该半圆形通槽的中部及其两侧进行铣削,以形成半限位环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机外平台中电缆保护管的安装座

【技术保护点】
风机外平台中电缆保护管的安装座,所述风机外平台套接在单桩基础上,所述风机外平台包括电缆保护管、本体和若干同轴心的圈梁,所述圈梁固定连接在本体内、且空套所述单桩基础,所述电缆保护管连接在圈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保护管通过若干安装座与若干圈梁相连接,所述安装座包括座体、限位环和一对活动块,所述座体呈空心状,所述电缆保护管穿设所述座体、且所述座体与圈梁固定相连,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座体的内壁的中部、且空套所述电缆保护管,所述活动块套接所述电缆保护管、且与电缆保护管固定相连,所述活动块的外壁呈锥面状,两所述活动块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限位环的两侧,所述活动块朝向限位环中心位置一端的外径最小、且伸入至限位环内,所述活动块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限位环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机外平台中电缆保护管的安装座,所述风机外平台套接在单桩基础上,所述风机外平台包括电缆保护管、本体和若干同轴心的圈梁,所述圈梁固定连接在本体内、且空套所述单桩基础,所述电缆保护管连接在圈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保护管通过若干安装座与若干圈梁相连接,所述安装座包括座体、限位环和一对活动块,所述座体呈空心状,所述电缆保护管穿设所述座体、且所述座体与圈梁固定相连,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座体的内壁的中部、且空套所述电缆保护管,所述活动块套接所述电缆保护管、且与电缆保护管固定相连,所述活动块的外壁呈锥面状,两所述活动块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坤李海军蔡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巨鑫石油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