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板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649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组,包括太阳能光伏板、框架本体和直线电机,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框架内,框架本体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直线电机包括轨道和动子座,动子座滑动连接在轨道上;轨道设置在左侧框架上,且位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有条形的清洁刷安装动子座上,条形的清洁刷分别与上框架和下框架平行设置;框架本体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接触面包括粘接面部,粘接面部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还设置有粘接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将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清洁,从而保证其发电效率,并且本装置还能通过粘接面部来提高框架本体与太阳能光伏板的粘接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光伏板组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板组,具体涉及太阳能光伏板组。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板是由一个或多个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是具有把光转换成电特性的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可以把照射在其表面的太阳能辐射能转换成直流电,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发电系统/产品中的最基本的组件,也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的最大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贮存到蓄电池中。在安装使用时,往往需要在太阳能光伏板的周边安装边框,从而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保护,并方便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但是由于太阳能光伏板由于经常处于露天状态,故其上往往容易沾上灰尘,从而降低发电的效率,人工清洗也往往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组,解决传统太阳能光伏板组在清洁时,需要人工去擦拭清理,十分麻烦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在清洗时,雨水往往容易浸入到框架与太阳能光伏板的粘接处,从而造成粘接不稳容易脱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太阳能光伏板组,包括太阳能光伏板、框架本体和直线电机,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框架内,框架本体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直线电机包括轨道和动子座,动子座滑动连接在轨道上;轨道设置在左侧框架上,且位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有条形的清洁刷安装动子座上,条形的清洁刷分别与上框架和下框架平行设置,条形的清洁刷通过动子座与轨道的滑动连接在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做往返运动;框架本体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接触面包括粘接面部,粘接面部上设置有波浪状的波纹,粘接面部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还设置有粘接层;下框架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设置有将雨水引出的引流板。在本技术方案中,太阳能光伏板组由于日晒雨淋,且为了避免转化率的降低,需要常常派人来进行清理维护,通过在左侧框架上设置直线电机,并在直线电机的动子座上安装清洁刷来对整个装置进行清洁,通过提高擦洗的自动化来节约人力,同时通过引流板能将清洁刷挂下的灰尘,污水引导下去,从而避免停留在下框架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而通过带有波浪状的波纹的粘接面部,能将边框架更稳定的与太阳能光伏板粘接,并由于波浪状的波纹之间的波底能防止雨水浸泡造成粘接的松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右侧框架上还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清洁刷的右端端部固定连接在滑块上。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滑块,能使清洁刷更稳定的随着动子座移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还包括遮雨板,所述遮雨板通过增设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上的支杆固定安装在轨道的上方。在本技术方案中,遮雨板能防止雨水落到直线电机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遮雨板的左、右两侧边缘与左侧框架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密封门刷。在本技术方案中,防水密封门刷能防止雨水在冲刷时进入到直线电机中。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下框架上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由下框架上端向下端设置,并与引流板构成了雨水导出装置。在本技术方案中,雨水导出装置能将雨水导出本装置。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还包括蓄电池和开关,蓄电池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和直线电机电连接,开关控制直线电机,蓄电池与开关均设置在框架本体的背面。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蓄电池和开关设置在框架本体的背面,来防止雨水达到电路中,造成短路等现象,从而方便开关去控制直线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本技术能将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清洁,从而保证其发电效率,并且本装置还能通过粘接面部来提高框架本体与太阳能光伏板的粘接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2、通过滑块能使清洁刷更稳定的随着动子座移动。3、遮雨板能防止雨水落到直线电机上。4、防水密封门刷能防止雨水在冲刷时进入到直线电机中。5、雨水导出装置能将雨水导出本装置。6、通过将蓄电池和开关设置在框架本体的背面,来防止雨水达到电路中,造成短路等现象,从而方便开关去控制直线电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主视图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带有遮雨板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粘接面部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和5所示,太阳能光伏板组,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框架本体和直线电机,太阳能光伏板1安装在框架本体内,框架本体包括上框架3、下框架4、左侧框架5和右侧框架6,直线电机包括轨道7和动子座8,动子座8滑动连接在轨道7上;轨道7设置在左侧框架5上,且位于上框架3和下框架4之间,有条形的清洁刷9安装动子座8上,条形的清洁刷9分别与上框架3和下框架4平行设置,条形的清洁刷9通过动子座8与轨道7的滑动连接在上框架3和下框架4之间做往返运动;框架本体与太阳能光伏板1的接触面包括粘接面部10,粘接面部10上设置有波浪状的波纹,粘接面部10与太阳能光伏板1之间还设置有粘接层11;下框架4与太阳能光伏板1之间设置有将雨水引出的引流板16,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光伏板组由于日晒雨淋,且为了避免转化率的降低,需要常常派人来进行清理维护,通过在左侧框架5上设置直线电机,并在直线电机的动子座8上安装清洁刷9来对整个装置进行清洁,同时通过引流板16能将清洁刷9挂下的灰尘,污水引导下去,从而避免停留在下框架4与太阳能光伏板1之间,而通过带有波浪状的波纹的粘接面部,能将框架本体更稳定的与太阳能光伏板1粘接,从而防止雨水浸泡造成粘接的松动。实施例2如图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右侧框架6,右侧框架6上还设置有滑槽12,滑槽12内设置有滑块2,清洁刷9的右端端部固定连接在滑块2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块2能使清洁刷9更稳定的随着动子座8移动。实施例3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增设了遮雨板13,还包括遮雨板13,遮雨板13通过增设在上框架3和下框架4上的支杆14固定安装在轨道7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遮雨板13能防止雨水落到直线电机上。实施例4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3,本实施例优化了遮雨板13,遮雨板13的左、右两侧边缘与左侧框架5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密封门刷15,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密封门刷15能防止雨水在冲刷时进入到直线电机中。实施例5如图1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遮雨板13,下框架4上设置有引流槽19,引流槽19由下框架4上端向下端设置,并与引流板16构成了雨水导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雨水导出装置能将雨水导出本装置。实施例6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增设了蓄电池17和开关18,其中蓄电池17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1和直线电机电连接,所述开关18控制直线电机,蓄电池17与开关18均设置在框架本体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蓄电池17和开关18设置在框架本体的背面,来防止雨水达到电路中,造成短路等现象,从而方便开关18去控制直线电机。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太阳能光伏板组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光伏板组,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框架本体和直线电机,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安装在框架本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上框架(3)、下框架(4)、左侧框架(5)和右侧框架(6),所述直线电机包括轨道(7)和动子座(8),动子座(8)滑动连接在轨道(7)上;所述轨道(7)设置在左侧框架(5)上,且位于上框架(3)和下框架(4)之间,有条形的清洁刷(9)安装动子座(8)上,所述条形的清洁刷(9)分别与上框架(3)和下框架(4)平行设置,所述条形的清洁刷(9)通过动子座(8)与轨道(7)的滑动连接在所述上框架(3)和下框架(4)之间做往返运动;所述框架本体与太阳能光伏板(1)的接触面包括粘接面部(10),所述粘接面部(10)上设置有波浪状的波纹,所述粘接面部(10)与太阳能光伏板(1)之间还设置有粘接层(11);所述下框架(4)与太阳能光伏板(1)之间设置有将雨水引出的引流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光伏板组,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框架本体和直线电机,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安装在框架本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上框架(3)、下框架(4)、左侧框架(5)和右侧框架(6),所述直线电机包括轨道(7)和动子座(8),动子座(8)滑动连接在轨道(7)上;所述轨道(7)设置在左侧框架(5)上,且位于上框架(3)和下框架(4)之间,有条形的清洁刷(9)安装动子座(8)上,所述条形的清洁刷(9)分别与上框架(3)和下框架(4)平行设置,所述条形的清洁刷(9)通过动子座(8)与轨道(7)的滑动连接在所述上框架(3)和下框架(4)之间做往返运动;所述框架本体与太阳能光伏板(1)的接触面包括粘接面部(10),所述粘接面部(10)上设置有波浪状的波纹,所述粘接面部(10)与太阳能光伏板(1)之间还设置有粘接层(11);所述下框架(4)与太阳能光伏板(1)之间设置有将雨水引出的引流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向廷王刚张仁友张仁明聂在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和鼎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