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净化窗及其通风方法领域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净化窗及其通风方法,属于通风净化
技术背景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为了减少建筑能耗,大部分空调等设备采用封闭式循环,导致室内的新风量的缺失,使得室内空气品质日益恶化。而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多是进行开窗通风达到室内的新风供给,但是在冬季(夏季),开启窗户后势必会加大室内的热(冷)负荷,继而增加能耗。同时由于近几年室外雾霾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开窗通风会将室外的PM2.5引入室内,从而污染室内的空气,危害人体健康,极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慢性肺病、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由于人不能感知室外的PM2.5浓度,很容易在室外污染的情况下选择开窗通风,虽然室内的新风需求得到满足,但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损害了人的身体,因此智能开关窗户也是由雾霾引起的健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室内新风供应不足和室外雾霾导致的新风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净化窗及其通风方法,该净化窗应在不影响室内采光的情况下,能完成净化通风、非净化通风和自然通风,保证室內的空气质量,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风净化窗,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风净化窗,它包括窗框和玻璃,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过滤器(3)、送风机(6a)和排风机(6b),所述窗框采用上窗框(1a)、下窗框(1b)、左窗框(1c)和右窗框(1d)构成矩形结构,在窗框内设置外层玻璃(2a)、中层玻璃(2b)和内层玻璃(2c),在外层玻璃(2a)与中层玻璃(2b)之间为送风腔(12),在中层玻璃(2b)与内层玻璃(2c)之间为排风腔(13);在外层玻璃(2a)的下端与下窗框(1b)之间设有一个镶嵌过滤器(3)的送风口下活门(11),送风口下活门(11)与外层玻璃(2a)的下端采用外层下合页(10a)连接,在中层玻璃(2b)和内层玻璃(2c)的下端与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净化窗,它包括窗框和玻璃,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过滤器(3)、送风机(6a)和排风机(6b),所述窗框采用上窗框(1a)、下窗框(1b)、左窗框(1c)和右窗框(1d)构成矩形结构,在窗框内设置外层玻璃(2a)、中层玻璃(2b)和内层玻璃(2c),在外层玻璃(2a)与中层玻璃(2b)之间为送风腔(12),在中层玻璃(2b)与内层玻璃(2c)之间为排风腔(13);在外层玻璃(2a)的下端与下窗框(1b)之间设有一个镶嵌过滤器(3)的送风口下活门(11),送风口下活门(11)与外层玻璃(2a)的下端采用外层下合页(10a)连接,在中层玻璃(2b)和内层玻璃(2c)的下端与下窗框(1b)之间分别设有中层下活门(4a)和排风口下活门(4b),中层下活门(4a)与中层玻璃(2b)的下端采用中层下合页(10b)连接,排风口下活门(4b)与内层玻璃(2c)的下端采用内层下合页(10c)连接;所述送风腔(12)和排风腔(13)上端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风腔隔板(14),在风腔隔板(14)一侧送风腔(12)的上方设置送风机(6a),同一侧的排风腔(13)的上方采用进风腔底板(7d)分隔出一个进风腔(7b),形成送风腔(12)、送风机(6a)和进风腔(7b)经送风口格栅(5b)连通室内;在风腔隔板(14)另一侧排风腔(13)的上方设置排风机(6b),同一侧的送风腔(12)的上方采用出风腔底板(7c)分隔出一个出风腔(7a),形成排风腔(13)、排风机(6b)和出风腔(7a)经排风口格栅(5a)连通室外;在室内外分别布置CO2浓度传感器、PM2.5浓度传感器,在中层下活门(4a)、排风口下活门(4b)、送风口下活门(11)处设置步进电机,同时将步进电机、排风机(6b),送风机(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