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56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好带有专用灌浆孔的模板,对每个灌浆孔位进行检查,检查灌浆孔位对应位置是否有钢筋,如有需对钢筋进行略微调整;将止浆塞套入专用固定工具,然后将所述专用固定工具与预埋灌浆管进行初步拧紧;将所述预埋灌浆管设置入所述模板上的专用灌浆孔的灌浆孔位;将所述止浆塞嵌入所述模板的灌浆孔的其余孔位;拆除所述模板前,拧下所述专用固定工具,再拆下止浆塞。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既不影响前期施工,而且预埋灌浆孔方便易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水隧洞施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
技术介绍
水工隧洞在混凝土衬砌完成后,经常还需要对衬砌后顶拱进行回填灌浆,或针对破碎岩体进行固结灌浆,然而在多数灌浆孔的钻孔开孔过程中会频繁出现遇到钢筋的情况,造成重复开孔,经常出现一个灌浆孔位置开孔2~3个,有的甚至5~7个之多,开孔过多一方面影响衬砌表面美观,另一方面对该位置混凝土结构强度造成一定影响;很多施工单位也采取了预埋灌浆管的措施,但是目前的预埋灌浆管工艺,在需要灌浆操作时经常不能找到灌浆管预埋位置,未能使预埋的灌浆管起到应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既不影响前期施工,而且预埋灌浆孔方便易寻的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工艺,本套工艺专门设计了带有专用灌浆孔的模板,并设计了专用预埋灌浆管以及配合专用的预埋灌浆管的专用固定工具,并配置了协助使用的止浆塞,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工艺。具体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置好带有专用灌浆孔的模板,对每个灌浆孔位进行检查,检查灌浆孔位对应位置是否有钢筋,如有需对钢筋进行略微调整;步骤2:将止浆塞套入专用固定工具,然后将所述专用固定工具与预埋灌浆管进行初步拧紧;步骤3:将所述预埋灌浆管设置入所述模板上的专用灌浆孔的灌浆孔位;步骤4:将所述止浆塞嵌入所述模板的专用灌浆孔的剩余孔位;步骤5:拆除所述模板前,拧下所述专用固定工具,再拆下止浆塞其中,所述预埋灌浆管一端两侧设置有平行边,且位于所述平行边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专用固定工具包括与所述预埋灌浆管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螺纹杆中段设置有环形凸起卡环。所述模板设置有所述专用灌浆孔,所述专用灌浆孔两端为圆弧边,其中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两段圆弧边之间连接有平行的直线边,所述直线边之间的距离为较小所述圆弧边的直径;所述直线边和所述较小直径圆弧边的混凝土侧设置有刻槽,相对所述直线边的刻槽的外沿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预埋灌浆管的平行边之间的距离。所述止浆塞包括钢板制成的封口,所述封口一端设置有所述螺纹杆的通过孔,所述通过孔直径小于所述卡环的直径;所述封口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包括覆盖所述封口的垫层,所述垫层连接有台体,所述台体和垫层对应所述封口的所述螺纹杆的通过孔的位置设置有同样直径的所述螺纹杆的通过孔;所述台体的其余部分形状对应所述模板的灌浆孔的其余部分。具体而言,模板设计包括整个洞室衬砌模板平面布置,混凝土衬砌模板加工前应进行模板设计,模板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前期泵混凝土孔的布设要求,确保预埋灌浆管埋设后和灌浆施工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整齐的痕迹,确保美观;模板上的专用灌浆孔和泵混凝土孔间排距在模板上等间距布置。模板专用灌浆孔左侧孔径48mm,右侧孔径约44mm(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得小于38mm),中间刻槽宽约2mm,深约2mm,开孔各部位需打磨平顺,防止露浆。模板的专用灌浆孔孔径按照设计灌浆孔钻孔孔径加灌浆孔孔口管壁厚,根据设计灌浆要求,在模板设计后,按照设计数据要求,在模板表面标注好孔位,然后进行切割、打磨,确保孔壁四周、刻槽部位平整、光滑。预埋灌浆管为钢管材质,长50cm,外径48mm,内径约44mm,内部设置内螺纹,预埋灌浆管外壁两侧加工时压扁。根据预埋灌浆管长度,切割钢管;将钢管一侧切口打磨平整,再将两处对称的孔壁轧制平整;制作钢管内螺纹。止浆塞定型加工,可重复使用,下部为2mm厚钢板,中层为1mm厚橡胶垫,突起部分为10mm厚橡胶垫。止浆塞右侧为中空设计,中空部分,内径约44mm。止浆塞突出部分右侧设置圆弧形刻槽,槽厚2mm,宽2mm。止浆塞需专门制作,通过一个厚13mm橡胶片和2mm厚钢板通过切割、打磨、粘连形成。专用固定工具定型加工,可重复使用,分三部分组成,分别为螺纹杆、卡环和手柄。螺纹杆外螺纹与预埋灌浆管内螺纹相配套,螺纹杆长80mm;卡环外径约50mm呈椭球状;手轮直径约80mm。制作加工制作专用固定工具的外螺纹,外螺纹以下采用轧制和焊接方法设置一个卡环,用于固定止浆塞,专用固定工具下部制作一个正六边形的手柄,用于拧紧和拧送专用固定工具。拆模后形成的带螺纹的预埋灌浆管,可清晰查找,同时可提供固结灌浆和回填灌浆使用,孔口螺纹可与专用固定工具配套用于灌浆封孔,灌浆完成后,也可成套用于后期照明走线等用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既不影响前期施工,而且预埋灌浆孔方便易寻。预埋灌浆管设置内螺纹,以便和专用固定工具连接堵孔,能防止前期施工的混凝土漏出,同时也能堵住后期灌浆的泄漏。预埋灌浆管一端两侧设置有平行边,用于和模板的刻槽配合,以便在转动专用固定工具时,防止预埋灌浆管转动。模板的灌浆孔的形状,是为了预埋灌浆管既能通过又能卡住不掉出来。止浆塞的作用是防止前期的混凝土泄露和灌浆时的泄漏;专用固定的卡环是用于防止止浆塞脱落出模板的专用灌浆孔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配合模板台车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模板设计布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模板开孔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止浆塞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专用固定工具结构示意图;图中,1、专用灌浆孔;2、模板;3、止浆塞;4、专用固定工具;5、预埋灌浆管;6、螺纹杆;7、手柄;8、卡环;9、刻槽;10、封口;11、通过孔;12、垫层;13、台体;14、泵混凝土孔;15、台车;16、隧洞;17,混凝土;18、脱空部位。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挖出的隧洞16中假设好支撑模板的台车15,并设置好带有专用灌浆孔1的模板2,对每个灌浆孔位进行检查,检查灌浆孔位对应位置是否有钢筋,如有需对钢筋进行略微调整;步骤2:将止浆塞3套入专用固定工具4,然后将专用固定工具4与预埋灌浆管5进行初步拧紧;步骤3:将预埋灌浆管5设置入模板2上的专用灌浆孔1的灌浆孔位;步骤4:将止浆塞3嵌入模板2的专用灌浆孔1的剩余孔位;混凝土泵车泵入混凝土17,随着泵入混凝土的凝固,在隧洞的顶部可能出现脱空部位18;于是利用预埋灌浆管5将脱空部位18填充;步骤5:拆除模板2前,拧下专用固定工具4,再拆下止浆塞3其中,预埋灌浆管5一端两侧设置有平行边,且位于平行边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专用固定工具4包括与预埋灌浆管5螺纹连接的螺纹杆6,螺纹杆6一端设置有手柄7,螺纹杆6中段设置有环形凸起卡环8。模板2设置有专用灌浆孔1,专用灌浆孔1两端为圆弧边,其中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两段圆弧边之间连接有平行的直线边,直线边之间的距离为较小圆弧边的直径;直线边和较小直径圆弧边的混凝土侧设置有刻槽9,相对直线边的刻槽9的外沿的距离不小于预埋灌浆管5的平行边之间的距离。止浆塞3包括钢板制成的封口10,封口10一端设置有螺纹杆的通过孔11,通过孔11直径小于环形凸起卡环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置好带有专用灌浆孔的模板,对每个灌浆孔位进行检查,检查灌浆孔位对应位置是否有钢筋,如有需对钢筋进行略微调整;步骤2:将止浆塞套入专用固定工具,然后将所述专用固定工具与预埋灌浆管进行初步拧紧;步骤3:将所述预埋灌浆管设置入所述模板上的专用灌浆孔的灌浆孔位;步骤4:将所述止浆塞嵌入所述模板的专用灌浆孔的剩余孔位;步骤5:拆除所述模板前,拧下所述专用固定工具,再拆下止浆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置好带有专用灌浆孔的模板,对每个灌浆孔位进行检查,检查灌浆孔位对应位置是否有钢筋,如有需对钢筋进行略微调整;步骤2:将止浆塞套入专用固定工具,然后将所述专用固定工具与预埋灌浆管进行初步拧紧;步骤3:将所述预埋灌浆管设置入所述模板上的专用灌浆孔的灌浆孔位;步骤4:将所述止浆塞嵌入所述模板的专用灌浆孔的剩余孔位;步骤5:拆除所述模板前,拧下所述专用固定工具,再拆下止浆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灌浆管一端两侧设置有平行边,且位于所述平行边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洞室衬砌混凝土灌浆管预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固定工具包括与所述预埋灌浆管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螺纹杆中段设置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洋陈张华张峰邓洋车艳薇杨羊荣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