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9505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包括导线块,在导线块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块有若干个,并其次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成一排,且各个导线块上的导线孔轴线彼此平行。使用时,根据与主机连接的装置的数量,选择与其数量一致的导线块,将每个装置的输送线上与主机连接的一端先分别各穿过一个导线块上的导线孔后,再与主机连接;同时根据需要在每个导线块上黏贴上输送线所对应的装置的名称的标签。这样不仅避免了各个装置的输送线在主机周围缠绕,且可在每个导线块上贴上对应输送线的名称标签,更换装置时,能准确的将所需更换的装置的输送线拔出,避免拔错输送线的情况出现,缩短装置更换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避免线缠绕的装置,具体涉及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计算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目前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台式电脑主要有显示屏、主机、键盘和鼠标组成。有的台式电脑还配置有耳麦、二级显示屏、投影仪等装置,这些装置均需要和主机连接,通过输送线从主机获得电源或者电信号。而办公场所中,显示屏、键盘和鼠标等装置放置在桌面上,而主机通常放置在桌下,因此各个需和主机连接的装置的输送线在主机周围互相交错缠绕,且当需要更换显示器或者键盘时,常常拔错输送线,增加了更换相关装置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解决需和主机连接的装置的输送线在主机周围互相交错缠绕,且当需要更换显示器或者键盘时,常常拔错输送线,增加了更换相关装置的麻烦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包括导线块,在导线块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块有若干个,并其次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成一排,且各个导线块上的导线孔轴线彼此平行。使用时,根据与主机连接的装置的数量,选择与其数量一致的导线块,将每个装置的输送线上与主机连接的一端先分别各穿过一个导线块上的导线孔后,再与主机连接;同时根据需要在每个导线块上黏贴上输送线所对应的装置的名称的标签。这样不仅避免了各个装置的输送线在主机周围缠绕,且可在每个导线块上贴上对应输送线的名称标签,更换装置时,能准确的将所需更换的装置的输送线拔出,避免拔错输送线的情况出现,缩短装置更换的时间。进一步地,在导线块的一端设置有滑块,在导线块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轴线与导线孔的轴线平行,相邻两个导线块之间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连接起来。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便于使用者根据所需导线块的数量进行组装,当需要整理五条与主机连接的输送线时,则选择五个导线块依次通过滑块与滑槽配合来连接起来。进一步地,在滑块上与滑槽槽底接触的端面上以及滑槽的槽底均设置有磁铁,滑块与滑槽配合时,彼此接触面上的磁铁互相吸附。磁铁的设置,避免导线块之间产生相对移动。进一步地,导线块沿其对称面被分为对称的导线块Ⅰ和导线块Ⅱ,所述导线块Ⅰ和导线块Ⅱ彼此铰接连接,所述铰接的轴线平行于导线孔的轴线,且铰接部位于远离滑块的一侧。当输送线上与主机连接的那一端不能从导线孔中通过时,可将导线块Ⅰ或者导线块Ⅱ绕着铰接轴线转动,然后让输送线从导线块Ⅰ和导线块Ⅱ之间的开口卡进去,然后再合上导线块Ⅰ或者导线块Ⅱ。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且滑块的横截面尺寸与滑槽的横截面尺寸一致。进一步地,在导线孔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导线孔共轴线的喇叭孔,所述喇叭孔的小端与导线孔连接,且喇叭孔的小端直径与导线孔的直径一致。进一步地,在导线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层弹性橡胶层。喇叭孔和橡胶层的设置均是避免在导线孔的两端对输送线产生过大摩擦力导致输送线表皮被磨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根据与主机连接的装置的数量,选择与其数量一致的导线块,将每个装置的输送线上与主机连接的一端先分别各穿过一个导线块上的导线孔后,再与主机连接;同时根据需要在每个导线块上黏贴上输送线所对应的装置的名称的标签。这样不仅避免了各个装置的输送线在主机周围缠绕,且可在每个导线块上贴上对应输送线的名称标签,更换装置时,能准确的将所需更换的装置的输送线拔出,避免拔错输送线的情况出现,缩短装置更换的时间;2、本技术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便于使用者根据所需导线块的数量进行组装,当需要整理五条与主机连接的输送线时,则选择五个导线块依次通过滑块与滑槽配合来连接起来;3、本技术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当输送线上与主机连接的那一端不能从导线孔中通过时,可将导线块Ⅰ或者导线块Ⅱ绕着铰接轴线转动,然后让输送线从导线块Ⅰ和导线块Ⅱ之间的开口卡进去,然后再合上导线块Ⅰ或者导线块Ⅱ。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线块Ⅰ绕着铰接轴线转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线块的剖视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导线块,2-导线孔,3-滑块,4-滑槽,5-磁铁,6-导线块Ⅰ,7-导线块Ⅱ,8-橡胶层,9-喇叭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包括导线块1,在导线块1上设置有导线孔2,所述导线块1有若干个,并其次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成一排,且各个导线块1上的导线孔2轴线彼此平行。使用时,根据与主机连接的装置的数量,选择与其数量一致的导线块1,将每个装置的输送线上与主机连接的一端先分别各穿过一个导线块1上的导线孔2后,再与主机连接;同时根据需要在每个导线块1上黏贴上输送线所对应的装置的名称的标签。这样不仅避免了各个装置的输送线在主机周围缠绕,且可在每个导线块1上贴上对应输送线的名称标签,更换装置时,能准确的将所需更换的装置的输送线拔出,避免拔错输送线的情况出现,缩短装置更换的时间。实施例2本技术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在导线块1的一端设置有滑块3,在导线块1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延伸轴线与导线孔2的轴线平行,相邻两个导线块1之间通过滑块3与滑槽4的配合连接起来。通过设置滑块3和滑槽4,便于使用者根据所需导线块1的数量进行组装,当需要整理五条与主机连接的输送线时,则选择五个导线块1依次通过滑块3与滑槽4配合来连接起来。进一步地,在滑块3上与滑槽4槽底接触的端面上以及滑槽4的槽底均设置有磁铁5,滑块3与滑槽4配合时,彼此接触面上的磁铁互相吸附。磁铁5的设置,避免导线块1之间产生相对移动。实施例3本技术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导线块1沿其对称面被分为对称的导线块Ⅰ6和导线块Ⅱ7,所述导线块Ⅰ6和导线块Ⅱ7彼此铰接连接,所述铰接的轴线平行于导线孔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块(1),在导线块(1)上设置有导线孔(2),所述导线块(1)有若干个,并依次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成一排,且各个导线块(1)上的导线孔(2)轴线彼此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块(1),在导线块(1)上设置有导线孔(2),所述导线块(1)有若干个,并依次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成一排,且各个导线块(1)上的导线孔(2)轴线彼此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线块(1)的一端设置有滑块(3),在导线块(1)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延伸轴线与导线孔(2)的轴线平行,相邻两个导线块(1)之间通过滑块(3)与滑槽(4)的配合连接起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电力输送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块(3)上与滑槽(4)槽底接触的端面上以及滑槽(4)的槽底均设置有磁铁(5),滑块(3)与滑槽(4)配合时,彼此接触面上的磁铁互相吸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电力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庭秀张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卓丰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