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905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增效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增强组分12‑16份、分散组分6‑8份、激发组分4‑6份、增密组分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增效剂各组分在各自发挥个体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协同叠加效应,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concrete synergis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crete synergist,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parts by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enhanced component 12 16 copies, distributed component 6 8 copies, 4 excitation component 6, densification component 3 5.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oncrete synergist. The concrete synergist of the invention can produce synergistic stacking effect when each component plays the role of individual,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ability of concrete mixture, improve the compactness of concrete,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oncrete synergist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外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由水泥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成为骨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因具有优越的可塑性、良好的抗水性、优良的耐久性以及极具竞争力的经济性等一系列优点而成为目前全世界用量最大和使用范围最广的材料。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它仍将会是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尤其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而言,由于基建规模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混凝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混凝土产业势必向低碳、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在常规的环境下混凝土中有将近20%的水泥没有完全水化,只是起到填充的作用,不能被有效分散,发生化学反应,实际属于未充分反应的水泥,无法有效发挥水泥的效用。另外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减水剂对水泥的吸附影响机理不同,减水剂在加入到一定程度后对混凝土就很难再起作用,其经济性和施工性能难以保障。混凝土增效剂属于混凝土外加剂,可以使未充分反应的水泥充分反应,在保障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及强度的同时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目前,市面上混凝土增效剂产品种类较少,导致混凝土增效剂未能得到快速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应性广泛、增效功能显著的混凝土增效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增效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增强组分12-16份、分散组分6-8份、激发组分4-6份、增密组分3-5份。所述的,增强组分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将碳酸甘油酯、二乙醇胺和三乙胺加至反应器中,搅拌均匀,80℃反应6h,冷却至室温,得增强组分。水泥水化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金属离子,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组分一方面可与水泥中的金属离子产生一定的螯合作用,降低水化产物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加速水泥水化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促进胶凝体系的反应活性,使水泥水化更迅速、彻底;另一方面可吸附在水泥固体颗粒表面,改善颗粒表面的结构特性,增强组分和金属离子的螯合产物还可以提高水泥水化结构的致密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所述的,碳酸甘油酯、二乙醇胺和三乙胺的重量比为30-40:40-50:1。所述的,分散组分为环氧丙醇、二甲基乙醇胺和四甲基碘化铵按照1:0.8-1.2:0.1-0.3的重量比制得的。本专利技术的分散组分可以充分分散胶凝材料和集料,改善其流动性,使胶凝材料和集料更好的混合,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其中,环氧丙醇可在颗粒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薄膜,使得胶凝材料和集料容易滑动,从而改善其流动性;二甲基乙醇胺和四甲基碘化铵相互配合,分散水泥中的细小颗粒,使得水泥颗粒被分散开来充分水化,降低水胶比,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所述的,激发组分为四乙烯五胺和钨酸钠按照1:0.6-0.8的重量比制得的。本专利技术的激发组分中,四乙烯五胺可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破坏非活性材料表面光滑、致密的Si-O-Si键和Si-O-Al键及其网络结构,使晶体结构产生缺陷,加速其解离和水化,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从而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钨酸钠可以与非活性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发生化学键合,使非活性材料产生结构缺陷、晶格畸变和非晶化现象,提高非活性材料的活性指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所述的,增密组分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活性炭加至浓度为15%的硫酸,40℃条件下搅拌2h,去离子水洗涤,70℃条件下烘干,得改性活性炭;将改性活性炭和膨润土按照1:3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增密组分。本专利技术将改性活性炭与膨润土混合后作为增密组分,改性活性炭可有效补充体系的体积收缩,膨润土起到孔隙填充和堵塞的作用,切断毛细管道的连通,使体系内部的孔隙率变小,有效组织混凝土材料细微裂纹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所述的,粉末活性炭的粒径为100-150目;所述膨润土的粒度为100-200目。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1)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增强组分12-16份、分散组分6-8份、激发组分4-6份、增密组分3-5份;2)将增强组分和增密组分混合,得组分1;3)将分散组分和激发组分混合,得组分2;4)将组分2加至组分1中,搅拌10-20min,常温下静置4-6h,得混凝土增效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增效剂各组分在各自发挥个体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协同叠加效应,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中掺量为0.5%时,可使混凝土28d强度提高5-8MPa,显著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增效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12%,降低使用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增效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掺合料(粉煤灰+矿渣)替代40%的水泥,显著降低成本。4.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增效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增强组分12份、分散组分8份、激发组分4份、增密组分5份。所述的,增强组分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将碳酸甘油酯、二乙醇胺和三乙胺加至反应器中,搅拌均匀,80℃反应6h,冷却至室温,得增强组分。所述的,碳酸甘油酯、二乙醇胺和三乙胺的重量比为30:50:1。所述的,分散组分为环氧丙醇、二甲基乙醇胺和四甲基碘化铵按照1:0.8:0.3的重量比制得的。所述的,激发组分为四乙烯五胺和钨酸钠按照1:0.6的重量比制得的。所述的,增密组分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活性炭加至浓度为15%的硫酸,40℃条件下搅拌2h,去离子水洗涤,70℃条件下烘干,得改性活性炭;将改性活性炭和膨润土按照1:3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增密组分。所述的,粉末活性炭的粒径为100-150目;所述膨润土的粒度为100-200目。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1)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增强组分12份、分散组分8份、激发组分4份、增密组分5份;2)将增强组分和增密组分混合,得组分1;3)将分散组分和激发组分混合,得组分2;4)将组分2加至组分1中,搅拌10min,常温下静置6h,得混凝土增效剂。实施例2一种混凝土增效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增强组分14份、分散组分7份、激发组分5份、增密组分4份。所述的,增强组分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将碳酸甘油酯、二乙醇胺和三乙胺加至反应器中,搅拌均匀,80℃反应6h,冷却至室温,得增强组分。所述的,碳酸甘油酯、二乙醇胺和三乙胺的重量比为35:45:1。所述的,分散组分为环氧丙醇、二甲基乙醇胺和四甲基碘化铵按照1:1:0.2的重量比制得的。所述的,激发组分为四乙烯五胺和钨酸钠按照1:0.7的重量比制得的。所述的,增密组分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活性炭加至浓度为15%的硫酸,40℃条件下搅拌2h,去离子水洗涤,70℃条件下烘干,得改性活性炭;将改性活性炭和膨润土按照1:3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增强组分12‑16份、分散组分6‑8份、激发组分4‑6份、增密组分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增强组分12-16份、分散组分6-8份、激发组分4-6份、增密组分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组分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将碳酸甘油酯、二乙醇胺和三乙胺加至反应器中,搅拌均匀,80℃反应6h,冷却至室温,得增强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甘油酯、二乙醇胺和三乙胺的重量比为30-40:40-5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组分为环氧丙醇、二甲基乙醇胺和四甲基碘化铵按照1:0.8-1.2:0.1-0.3的重量比制得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组分为四乙烯五胺和钨酸钠按照1:0.6-0.8的重量比制得的。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维录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弗尔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