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补胎剂的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905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功能补胎剂的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介质水及市售的一些pH值调节剂、乳化剂、稳定剂、发泡剂按配比经搅拌制得。该发明专利技术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制备过程也无三废排放、成本低,见效快。其产品加入多功能补胎剂中除可大大提高原有多功能补胎剂的应用性能,如补漏迅速,充气压力高,灭火效果好外,还增加了重复补漏功能,而且还可用于生产其它材料容器的砂眼补漏剂,实为一种增效多能的复合添加剂。(*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等轮胎补漏、灭火、充气的多功能补胎剂中的复合添加剂。该添加剂是多功能补胎剂的增效组成。随着汽车工业及高速公路的发展,为了提高运输能力,减少车辆因轮胎被刺破后的拆卸、更换和修补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目前已有多种自动充气补胎剂问世。这些补胎剂可在车辆行驶途中,当轮胎被尖物刺破后,直接从轮胎气门芯中灌入内胎进行自动充气补漏。补漏后,车辆即可继续行驶,无需拆下轮胎进行手工修补和充气,既省时又省力,是当今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品。在这诸多性能各异的商品化的补胎剂中,以同时具有充气、补漏、灭火功能的较为先进,如台湾凡贺有限公司生产的“乐得跑”补胎剂。但就其应用性能而言,这种补胎剂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是补胎剂稳定性差,只具有一次补漏的作用,无重复补漏功能(即轮胎在第一次修补后,再被刺破时,不能自动补漏,需重新加补胎剂)。二是补漏速度慢,需2分钟以上,且在补漏过程中气体及胶料泄漏较多,因而常造成补漏后轮胎压力不够,需另外补加压缩空气。三当尖物未被拔除时,很难完全补漏,而事先拔除尖物,又是夜间行车很难办到的。四发泡效果差,作为泡沫灭火剂的性能不够完美。五、只能用于车辆轮胎的补漏。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功能补胎剂的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以介质水和市售的一些PH值调节剂、乳化剂、稳定剂、发泡剂等现有化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而成。该产品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加入补胎剂内可大大提高和拓展现有补胎剂的应用性能和领域,使其补漏迅速,充气压力高,灭火效果好,并能多次重复补漏,此外,还可用于其它材料容器的砂眼补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补胎剂的复合添加剂的配方组份(按重量计)为水 40~100份PH值调节剂 0.1~10份乳化剂 1~40份稳定剂 1~30份发泡剂 1~40份其中PH值调节剂可选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铵或甲酸、苯甲酸、稀盐酸、磷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复合。乳化剂可选用烷基苯磺酸钠(R=8~18)、烷基硫酸钠(R=8~18)、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复合。稳定剂可选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油酸铵、硅酸钠、月桂酸、聚乙烯醇、水杨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复合。发泡剂可选用Ac发泡剂、烷基苯磺酸钠、天然蛋白质、平平加“O”、碳酸氢铵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复合。本专利技术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是先将配方中定量水加入,然后在搅拌速度为100~120转/分下按配方量要求逐步加入其它组份,并使PH=3~12,再升温至5~60℃下搅拌0.5~5小时,即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添加剂。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添加剂,只需按1~30份(重量份)的配比将复合添加剂分批加入到多功能补胎剂胶料中充分搅拌即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产品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制备过程中也无三废排放,成本低,见效快,易于推广应用。2.加了复合添加剂的补胎剂与未加复合添加剂的补胎剂相比,大大提高了其应用性能。具体表现为①补漏迅速。可在90秒内完成,胶料和气体泄漏很少,且对漏眼内尖物取否无要求;②充气压力高。可在补漏的同时迅速获得所需行驶压力,无需另外补加压缩空气;③灭火效果好。当用作灭火剂时,产生的泡沫细而多,能迅速在着火物的跟部形成隔绝空气的化学泡沫层,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其灭火效果高于专用泡沫灭火剂(等用量相比)④具有自补功能即重复补漏功能。已有的多功能补胎剂由于其稳定性差,只能利用一次,而加入了复合添加剂的多功能补胎剂,其自补次数可达5~8次之多,高于专用的自补剂。3.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添加剂还可生产用于其它材料容器的砂眼补漏剂,并有极好的补漏效果。例如,对翻砂铸铁(或铜或铝)容器的砂眼补漏。因而为同类产品拓展了极为广阔的工业用途。实施例1.在1000ml的三颈瓶中加入75份水,并开始搅拌,搅拌速度为110转/分;然后按配方量要求分别加入0.1N氢氧化钠2份、烷基苯磺酸钠1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平平加“O”20份、水杨酸10份;再升温至25±2℃下继续搅拌2小时,即可出料,得到所需的复合添加剂。2.在1000ml的三颈瓶中加入100份水,并开始搅拌,搅拌速度为110转/分;然后按配方量要求分别加入0.2N氢氧化铵4份、烷基苯磺酸钠15份、聚乙烯醇5份、油酸铵10份、硅酸钠10份、Ac发泡剂15份;再升温至25±2℃下继续搅拌2小时,即可出料,得到所需的复合添加剂。3.在1000ml的三颈瓶中加入100份水,并开始搅拌,搅拌速度为110转/分;然后按配方量要求分别加入苯甲酸2份、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10份、油酸铵5份、聚乙烯醇3份、天然蛋白质10份、碳酸氢铵5份;再升温至40±2℃下继续搅拌2小时,即可出料,得到所需的复合添加剂。4.在1000ml的三颈瓶中加入100份水,并开始搅拌,搅拌速度为110转/分;然后按配方量要求分别加入0.1N氢氧化钾2份、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15份、烷基苯磺酸钠10份、月桂酸5份、聚乙烯醇2份、碳酸氢铵3份;再升温至40±2℃下继续搅拌2小时,即可出料,得到所需的复合添加剂。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补胎剂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添加剂的配方组份(按重量计)为水 40~100份PH值调节剂 0.1~10份乳化剂 1~40份稳定剂 1~30份发泡剂 1~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铵或甲酸、苯甲酸、稀盐酸、磷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钠(R=8~18)、烷基硫酸钠(R=8~18)、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稳定剂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油酸铵、硅酸钠、月桂酸、聚乙烯醇、水杨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发泡剂为Ac发泡剂、烷基苯磺酸钠(R=8~18)、天然蛋白质、平平加“O”、碳酸氢铵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复合。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选用配方组份(按重量计)为水 75份氢氧化钠 2份烷基苯磺酸钠 1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10份平平加“O” 20份水杨酸 10份或水 100份氢氧化铵 4份烷基苯磺酸钠 15份聚乙烯醇 5份油酸铵 10份硅酸钠 10份Ac发泡剂 15份或水 100份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10份苯甲酸 2份油酸铵 5份聚乙烯醇 3份天然蛋白质 10份碳酸氢铵 5份或水 100份氢氧化钾 2份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15份烷基苯磺酸钠 10份月桂酸 5份聚乙烯醇 2份碳酸氢铵 3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水加入,然后在搅拌速度为100~120转/分下,按配方量要求逐步加入其它组份,并使PH=3~12,再升温至5~60℃下搅拌0.5~5小时,即得复合添加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配方水加入,然后在搅拌速度为110转/分下,按配方量要求逐步加入其它组份,使PH=3~12,再升温至25±2℃或40±2℃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补胎剂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添加剂的配方组份(按重量计)为:水40~100份PH值调节剂0.1~10份乳化剂1~40份稳定剂1~30份发泡剂1~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镇华漆尔惠上官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