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仕平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86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上壳体和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所述固定上壳体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无人机底盘上,且固定上壳体上端内表面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后端连接传动杆,其连接传动杆下端与下壳体连接盘相连接,且连接传动杆中间嵌套有轴承,所述固定底板上安装拍摄机构,且拍摄机构通过紧固螺母与下壳体相固定。该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在需要定点航拍时,通过遥控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配合工作,在无人机悬空状态下自主调节拍摄机构的拍摄角度,从而降低无人机操控人员对无人机的操控工作量,不需要非常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也能完成该项工作。

An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the angle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gulating mechanism for UAV shooting angle, including fixed on the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of the servo motor is fixed, fixed on the shell is fixed on the UAV chassis through a fixing nut, and fix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rvo motor, the servo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end of the shell second fixed transmission rod the connecting rod, the transmission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casing,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rod between nested bearing installation, shooting mechanism the fixed base plate, and a shooting mechanism through the fastening nut and the lower shell is fixed. The UAV shooting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in fixed aerial, remote control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servo motor servo motor work regulation in UAV floating state independent shooting mechanism shooting angle, thereby reducing the UAV operator on the UAV control work, technical personnel need not very experienced also we can finish the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配件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无人机即为无人驾驶的飞机,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在实时航拍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某一个特殊的地点进行详细拍摄,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地点进行详细的拍摄。这就需要非常有经验且操控技术熟练的专业操控技术人员来进行拍摄,利用遥控器控制无人机改变其在空中不同的拍摄角度来完成拍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无人机定点航拍需要专利操控人员操作才能完成拍摄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上壳体和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所述固定上壳体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无人机底盘上,且固定上壳体上端内表面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下端与角度调节壳体相连接,且角度调节壳体内部安装有滑轮,所述固定上壳体侧边安装友有散热孔,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下端与滑轮相连接,且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内部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前端安装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位置调节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后端连接传动杆,其连接传动杆下端与下壳体连接盘相连接,且连接传动杆中间嵌套有轴承,所述下壳体连接盘下端与拍摄机构壳体相连接,且拍摄机构壳体内表面设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安装拍摄机构,且拍摄机构通过紧固螺母与下壳体相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导线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与无人机控制主板相连接,第二伺服电机采用OFDM无线通信方式与无人机遥控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壳体内表面设有齿槽,且其采用齿轮咬合的方式与位置调节齿轮相互咬合。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壳体和下壳体均为圆弧状,且其弧度相同。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为活动结构,且其沿角度调节壳体内壁上、下垂直运动。优选的,所述轴承外圈采用软体橡胶,且轴承的直径比下壳体上通孔直径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在需要定点航拍时,通过遥控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配合工作,在无人机悬空状态下自主调节拍摄机构的拍摄角度,从而降低无人机操控人员对无人机的操控工作量,不需要非常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也能完成该项工作。角度调节壳体和下壳体均为圆弧状,且其弧度相同,便于上、下壳体内的工作同步进行,提高拍摄角度的调节效率,轴承外圈采用软体橡胶,且轴承的直径比下壳体上通孔直径大,利用轴承对下壳体进行悬挂,避免其脱落,角度调节壳体下端与固定上壳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固定上壳体与角度调节壳体连接处设有限位卡环,之间的间隙便于角度调节壳体的转动,限位卡环对角度调节壳体进行限位,防止角度调节壳体发生位置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点侧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点正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上壳体,2、固定螺母,3、第一伺服电机,4、角度调节壳体,5、散热孔,6、滑轮,7、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8、第二伺服电机,9、驱动齿轮,10、传动皮带,11、位置调节齿轮,12、传动杆,13、下壳体连接盘,14、轴承,15、拍摄机构壳体,16、固定底板,17、拍摄机构,18、紧固螺母,19、下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上壳体1、固定螺母2、第一伺服电机3、角度调节壳体4、散热孔5、滑轮6、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第二伺服电机8、驱动齿轮9、传动皮带10、位置调节齿轮11、传动杆12、下壳体连接盘13、轴承14、拍摄机构壳体15、固定底板16、拍摄机构17、紧固螺母18和下壳体19,固定上壳体1通过固定螺母2固定在无人机底盘上,且固定上壳体1上端内表面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伺服电机3通过导线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与无人机控制主板相连接,第二伺服电机8采用OFDM无线通信方式与无人机遥控器相连接,第一伺服电机3下端与角度调节壳体4相连接,且角度调节壳体4内部安装有滑轮6,角度调节壳体4和下壳体19均为圆弧状,且其弧度相同,便于上、下壳体内的工作同步进行,提高拍摄角度的调节效率,角度调节壳体4下端与固定上壳体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固定上壳体1与角度调节壳体4连接处设有限位卡环,之间的间隙便于角度调节壳体4的转动,限位卡环对角度调节壳体4进行限位,防止角度调节壳体4发生位置偏移,角度调节壳体4内表面设有齿槽,且其采用齿轮咬合的方式与位置调节齿轮11相互咬合,固定上壳体1侧边安装友有散热孔5,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下端与滑轮6相连接,且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内部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8,第二伺服电机8前端安装有驱动齿轮9,且驱动齿轮9通过传动皮带10与位置调节齿轮11相连接,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后端连接传动杆12,其连接传动杆12下端与下壳体连接盘13相连接,且连接传动杆12中间嵌套有轴承14,轴承14与连接传动杆12位置相对保持不变,同时运转,传动杆12为活动结构,且其沿角度调节壳体4内壁上、下垂直运动,轴承14外圈采用软体橡胶,且轴承14的直径比下壳体19上通孔直径大,利用轴承14对下壳体19进行悬挂,避免其脱落,下壳体连接盘13下端与拍摄机构壳体15相连接,且拍摄机构壳体15内表面设有固定底板16,固定底板16上安装拍摄机构17,且拍摄机构17通过紧固螺母18与下壳体19相固定。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使,先把拍摄机构17放置在固定底板16上,利用紧固螺母18把拍摄机构17固定在拍摄机构壳体15上,随后通过固定螺母2把固定上壳体1固定在无人机底盘上,再接通相关的电路连接,在无人机飞行航拍的过程中,先通过控制器控制无人机在空中固定高度盘旋,如果仅需要调节拍摄机构17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无人机的控制主板使其接通第一伺服电机3的电流使之工作,第一伺服电机3工作带动与之铰接的角度调节壳体4旋转,从而带动与角度调节壳体4相卡合的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转动,由此通过传动杆12带动下壳体连接盘13水平旋转,从而调节拍摄机构17的水平拍摄角度;若需要调节拍摄机构17的空间角度,需要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8相互配合工作,通过遥控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8工作,第二伺服电机8工作带动驱动齿轮9旋转,驱动齿轮9旋转通过传动皮带10带动位置调节齿轮11旋转,使之咬合角度调节壳体4内表面的齿槽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上壳体(1)和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上壳体(1)通过固定螺母(2)固定在无人机底盘上,且固定上壳体(1)上端内表面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下端与角度调节壳体(4)相连接,且角度调节壳体(4)内部安装有滑轮(6),所述固定上壳体(1)侧边安装友有散热孔(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下端与滑轮(6)相连接,且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内部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前端安装有驱动齿轮(9),且驱动齿轮(9)通过传动皮带(10)与位置调节齿轮(11)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后端连接传动杆(12),其连接传动杆(12)下端与下壳体连接盘(13)相连接,且连接传动杆(12)中间嵌套有轴承(14),所述下壳体连接盘(13)下端与拍摄机构壳体(15)相连接,且拍摄机构壳体(15)内表面设有固定底板(16),所述固定底板(16)上安装拍摄机构(17),且拍摄机构(17)通过紧固螺母(18)与下壳体(19)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上壳体(1)和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上壳体(1)通过固定螺母(2)固定在无人机底盘上,且固定上壳体(1)上端内表面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下端与角度调节壳体(4)相连接,且角度调节壳体(4)内部安装有滑轮(6),所述固定上壳体(1)侧边安装友有散热孔(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下端与滑轮(6)相连接,且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内部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前端安装有驱动齿轮(9),且驱动齿轮(9)通过传动皮带(10)与位置调节齿轮(11)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外壳(7)后端连接传动杆(12),其连接传动杆(12)下端与下壳体连接盘(13)相连接,且连接传动杆(12)中间嵌套有轴承(14),所述下壳体连接盘(13)下端与拍摄机构壳体(15)相连接,且拍摄机构壳体(15)内表面设有固定底板(16),所述固定底板(16)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仕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