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通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855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包括气缸、杆体、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接收槽和回复弹簧,当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固定时,首先利用气缸推动杆体进而拉大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之间的固定,进而将汽车零部件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固定臂前端和第二固定臂前端之间,进一步利用气缸收缩杆体,进而拉近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的夹紧固定,通过设置回复弹簧加快了第一固定装置固定汽车零部件一端的速度,通过设置接收槽用于收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避免铁屑对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A grind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parts

The grinding device f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parts,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a rod body, a first fixed arm, second arm, fixed receiving slot and a return spring, when the need for auto parts is fixed, the cylinder drive and then pulled between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fixed fixed fixed rod, and one end auto parts are placed between the first fixed front arm and second arm fixed front, the further use of the cylinder rod and the contraction,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fixed fixed distance, so as to realize the clamping of the auto parts is fixed, by setting up the first return spring fixing device of automobile parts at one end of the speed, by setting the reception groove for collecting grinding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iron filings, avoid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quipment. Use s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具体是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进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汽车零部件在使用之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打磨,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打磨装置对汽车零部件的固定效果不好,从而影响对汽车零部件打磨的效果,同时不能满足对不同规格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实用性不强,同时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板、第二固定装置、支撑腿、第二滑块、底座、滑轨、第一滑块、伸缩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和支撑柱,所述底座顶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柱,底座上方设置有打磨板,所述底座的顶部支撑柱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伸缩装置,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顶部通过伸缩装置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防滑垫、第一固定臂、销轴、液压杆、液压缸、第二固定臂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液压杆的顶部,所述固定座为T型结构,所述固定座上端通过销轴安装有第一固定臂,固定座的下端通过销轴安装有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之间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底座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撑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板固定安装在打磨转轴的一端,打磨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打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打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滑动套的底部,所述滑动套套设在横梁上,所述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所述滑动套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梁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为透明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液压杆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顶部,液压缸驱动连接有液压杆。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气缸和杆体,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臂顶部,气缸内滑动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臂的底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臂前端和第二固定臂前端对应一侧分别设置有防护垫,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之间且位于动力装置外侧设置有回复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分别开设有用于与第三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铁屑通过的通孔,底座底部位于支撑腿之间可拆卸安装有接收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打磨板用于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通过设置防护罩用于防止打磨汽车零部件时产生的铁屑四处飞散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当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固定时,首先利用气缸推动杆体进而拉大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之间的固定,进而将汽车零部件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固定臂前端和第二固定臂前端之间,进一步利用气缸收缩杆体,进而拉近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的夹紧固定,通过设置回复弹簧加快了第一固定装置固定汽车零部件一端的速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防滑垫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固定装置对汽车零部件一端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汽车零部件的另一端,从而提高了汽车零部件固定的效果,进而提高了汽车零部件打磨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利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滑轨上滑动进而调节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汽车零部件的固定,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伸缩装置实现了对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一固定装置高度的调节,从而满足对不同高度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接收槽用于收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避免铁屑对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中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横梁1、防护罩2、第一定位螺栓3、滑动套4、打磨电机5、打磨转轴6、打磨板7、第二固定装置8、支撑腿9、第二滑块10、第二定位螺栓11、接收槽12、通孔13、底座14、滑轨15、第三定位螺栓16、第一滑块17、伸缩装置18、第一固定装置19、支撑柱20、防滑垫21、杆体22、第一固定臂23、销轴24、液压杆25、液压缸26、气缸27、回复弹簧28、第二固定臂29、固定座30、动力装置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包括横梁1、防护罩2、第一定位螺栓3、滑动套4、打磨电机5、打磨转轴6、打磨板7、第二固定装置8、支撑腿9、第二滑块10、第二定位螺栓11、接收槽12、底座14、滑轨15、第三定位螺栓16、第一滑块17、伸缩装置18、第一固定装置19和支撑柱20,所述底座14顶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柱20,底座14上方设置有打磨板7,通过设置打磨板7用于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所述打磨板7固定安装在打磨转轴6的一端,打磨转轴6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打磨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打磨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滑动套4的底部,所述滑动套4套设在横梁1上,所述横梁1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0的顶部,所述滑动套4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螺栓3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通过第一定位螺栓3在螺纹通孔内旋转挤压,从而实现对滑动套4的固定,所述横梁1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防护罩2,防护罩2为透明材质,通过设置防护罩2用于防止打磨汽车零部件时产生的铁屑四处飞散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底座14的顶部支撑柱2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伸缩装置18,所述伸缩装置18包括液压杆25和液压缸26,所述液压缸26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顶部,液压缸26驱动连接有液压杆25,所述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顶部通过伸缩装置18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19和第二固定装置8,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9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板(7)、第二固定装置(8)、支撑腿(9)、第二滑块(10)、底座(14)、滑轨(15)、第一滑块(17)、伸缩装置(18)、第一固定装置(19)和支撑柱(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顶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柱(20),底座(14)上方设置有打磨板(7),所述底座(14)的顶部支撑柱(2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伸缩装置(18),所述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顶部通过伸缩装置(18)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19)和第二固定装置(8),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9)包括防滑垫(21)、第一固定臂(23)、销轴(24)、液压杆(25)、液压缸(26)、第二固定臂(29)和固定座(30),所述固定座(30)固定安装在液压杆(25)的顶部,所述固定座(30)为T型结构,所述固定座(30)上端通过销轴(24)安装有第一固定臂(23),固定座(30)的下端通过销轴(24)安装有第二固定臂(29),所述第一固定臂(23)和第二固定臂(29)之间设置有动力装置(31),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与第一固定装置(19)的结构相同,所述底座(14)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撑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板(7)、第二固定装置(8)、支撑腿(9)、第二滑块(10)、底座(14)、滑轨(15)、第一滑块(17)、伸缩装置(18)、第一固定装置(19)和支撑柱(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顶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柱(20),底座(14)上方设置有打磨板(7),所述底座(14)的顶部支撑柱(2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伸缩装置(18),所述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0)顶部通过伸缩装置(18)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19)和第二固定装置(8),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9)包括防滑垫(21)、第一固定臂(23)、销轴(24)、液压杆(25)、液压缸(26)、第二固定臂(29)和固定座(30),所述固定座(30)固定安装在液压杆(25)的顶部,所述固定座(30)为T型结构,所述固定座(30)上端通过销轴(24)安装有第一固定臂(23),固定座(30)的下端通过销轴(24)安装有第二固定臂(29),所述第一固定臂(23)和第二固定臂(29)之间设置有动力装置(31),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与第一固定装置(19)的结构相同,所述底座(14)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撑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板(7)固定安装在打磨转轴(6)的一端,打磨转轴(6)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打磨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打磨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滑动套(4)的底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通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