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801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包括设置为倒锥结构的改进后按压头,所述改进后按压头设置为凹型结构,其套在改进后按压头套筒之上,且与改进后按压头套筒过盈配合。本申请将材质为硅橡胶的改进后按压头设计为倒锥结构,其小锥端外径基本与改进后内套筒外径相等,改进后按压头设计为凹型结构,有一定过盈量的条件下套在改进后按压头套筒之上,此时改进后按压头上面与设备之间的重叠面积减小,并且由于有一定锥面,当人手或物体进入改进后按压头与改进后设备底盖之间时,锥面产生一定法向作用力将人手或物体向外推出改进后按压头上面与设备之间的重叠面。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mproved pressing head which is set up as a reverse cone structure, and the improved pressing head is arranged as a concave structure, which is sleeved on the upper sleeve of the pressing head after improvement, and is in interference fit with the improved pressing head sleeve. This application will be made to improve silicone rubber after pressing head is an inverted cone structure,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sleeve diameter and cone basic improved in equal, improved pressing head is designed into a concave structure, a certain amount of interference conditions set in the improved pressing head sleeve, this improved overlap area between the top and the pressing head device is reduced, and because there is a certain cone, when a hand or an object into the improved pressing head and improved equipment between the bottom cover, a cone generated normal force will hand out the overlap between the object or the improved pressing head top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肺复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肺复苏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因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以及电击伤、挤压伤、严重创伤、踩踏伤、溺水、中毒等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通常采用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心肺复苏可以使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防止加重脑部缺氧。目前,对于因心脏骤停而必须抢救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人工呼吸以及人工用手掌按压患者胸腔之间。但是人工呼吸以及人工按压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于一般人而言,因未接受过正规训练,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时有可能不能达到标准心肺复苏所需的力道,这样可能会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心肺复苏器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1054118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其按压头1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动力驱动下按压头1做按压往复运动,在按压头1运行到回程的过程中,按压头1上面与限位端盖4底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重叠面积,在复苏设备按压过程中,当人的手指或其它物体不慎进入按压头1的上面区域,由于按压头1上面与限位端盖4底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重叠面积,将对进入两者之间的物体产生比较大的挤压力,造成一定的操作事故。说明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造成操作事故问题,将按压头等结构参数进行改进,避免在复苏机设备按压过程中,出现对人体或物体产生事故性的挤压和伤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装置。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包括设置为倒锥结构的改进后按压头101,所述改进后按压头101设置为凹型结构,其套在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之上,且与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改进后按压头101,其小锥端外径与改进后内套筒103外径相等。优选地,所述改进后按压头101、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连接、改进后内套筒103之间连接为一体结构,改进后限位块106插入改进后外套筒105上的开口,两者之间属于间隙配合,同时通过螺钉固定在改进后外套筒105侧面,在按压行程达到最大行程后,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的端面被改进后限位块106阻挡住以达到限位的目的。优选地,所述改进后限位块106的材质为铝合金6061。优选地,在所述改进后外套筒105与改进后限位块106之间设置调整垫片,便于调整改进后内套筒103与改进后限位块106之间的导向间隙。优选地,包括呼吸阀单元,所述呼吸阀单元包括改进后阀体阀芯109,在所述改进后阀体阀芯109上通过螺纹连接改进后第一检测接头110与改进后第二检测接头111,所述改进后第一检测接头110与改进后第二检测接头111通过软管连接到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在线测量改进后第一检测接头110与改进后第二检测接头111的气体压强差,并根据此测量值通过电气控制改进后调节风机107的转速,以达到潮气量的设定值。优选地,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改进后上盖112,在改进后上盖112两侧面上分别开出一豁口,将具有凹槽结构的改进后扣手113通过过盈配合与改进后上盖112连接,同时在两者的接合面间涂抹一定量的粘结剂,以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地,包括改进后底盖114,所述改进后底盖114为迷宫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势在于,将材质为硅橡胶的改进后按压头101设计为倒锥结构,其小锥端外径基本与改进后内套筒103外径相等,改进后按压头101设计为凹型结构,有一定过盈量的条件下套在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之上,此时改进后按压头101上面与设备之间的重叠面积减小,并且由于有一定锥面,当人手或物体进入改进后按压头101与改进后设备底盖104之间时,锥面产生一定法向作用力将人手或物体向外推出改进后按压头101上面与设备之间的重叠面。同时,由于改进后按压头101套在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之上,当人手或物体多次进入改进后按压头101与改进后设备底盖104之间时,改进后按压头将逐渐与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脱离,由于改进后按压头101为硅橡胶,其硬度比较小,当人手或物体进入改进后按压头101与改进后设备底盖104时,不会产生过大的伤害,但会产生一定的保护和警示作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按压头以及限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呼吸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复苏机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改进后的按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申请改进后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申请改进后的呼吸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申请改进后的复苏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申请改进后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中:1-按压头,2-按压头套筒,3-内套筒,4-限位端盖,5-外套筒,6-风机,7-阀体阀芯,8-电机,9-上盖,10-下盖,101-改进后按压头,102-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3-改进后内套筒,104-改进后设备底盖,105-改进后外套筒,106-改进后限位块,107-改进后调节风机,108-改进后风机驱动电机,109-改进后阀体阀芯,110-改进后第一检测接头,111-改进后第二检测接头,112-改进后上盖,113-改进后扣手,114-改进后底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其既可以指代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指代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在动力驱动下按压头1做按压往复运动,在按压头运行到回程的过程中,按压头1上面与限位端盖4底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重叠面积;在复苏设备按压过程中,当人的手指或其它物体不慎进入按压头1的上面区域,由于按压头1上面与限位端盖4底面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重叠面积,将对进入两者之间的物体产生比较大的挤压力,造成一定的操作事故;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结构,如图4所示,将材质为硅橡胶的改进后按压头101设计为倒锥结构,其小锥端外径基本与改进后内套筒103外径相等,改进后按压头101设计为凹型结构,有一定过盈量的条件下套在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之上,此时改进后按压头101上面与设备之间的重叠面积减小,并且由于有一定锥面,当人手或物体进入改进后按压头101与改进后设备底盖104之间时,锥面产生一定法向作用力将人手或物体向外推出改进后按压头101上面与设备之间的重叠面。同时,由于改进后按压头101套在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之上,当人手或物体多次进入改进后按压头101与改进后设备底盖104之间时,改进后按压头将逐渐与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脱离,由于改进后按压头101为硅橡胶,其硬度比较小,当人手或物体进入改进后按压头101与改进后设备底盖104时,不会产生过大的伤害,但会产生一定的保护和警示作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按压头1、按压头套筒2、内套筒3之间连接为一体结构,限位端盖4与外套筒5通过螺钉连接,在按压行程达到最大行程后,内套筒3上端面被限位端盖4阻挡住以达到限位的目的。由于限位端盖4与外套筒5通过4个M3的螺钉连接,其连接强度不高,当出现设备故障的情况下,按压头1以最大速度撞击到限位端盖4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心肺复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为倒锥结构的改进后按压头(101),所述改进后按压头(101)设置为凹型结构,其套在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之上,且与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为倒锥结构的改进后按压头(101),所述改进后按压头(101)设置为凹型结构,其套在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之上,且与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后按压头(101),其小锥端外径与改进后内套筒(103)外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后按压头(101)、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连接、改进后内套筒(103)之间连接为一体结构,改进后限位块(106)插入改进后外套筒(105)上的开口,两者之间属于间隙配合,同时通过螺钉固定在改进后外套筒(105)侧面,在按压行程达到最大行程后,改进后按压头套筒(102)的端面被改进后限位块(106)阻挡住以达到限位的目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后限位块(106)的材质为铝合金606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改进后外套筒(105)与改进后限位块(106)之间设置调整垫片,便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晓王宏强王义良马伟佳崔恩明周万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普瑞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