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爽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77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第一支管、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连通管、通气管、连通口、第二支管、推柄、推杆、固定环、螺母、出液管,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并且第一支管穿过通孔嵌套粘贴在底座上,第二支管穿过通孔也嵌套粘贴在底座上,第一支管一端与连通管之间连通连接,连通管一端与第二支管之间也为连通连接,第一支管另一端与通气管之间连通连接并且通气管上焊接有连通口,第一活塞嵌套在第一支管内,第一活塞中间焊接有支撑柱,第二活塞嵌套在第二支管中并且第二活塞侧面与推杆一端焊接,推杆另一端与推柄之间焊接。本呼吸训练器可以在第二支管中装入消毒液边呼吸训练边清洗支管内,保证了支管的干净卫生。

A breathing trai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eath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branch pipe, a first piston, second piston, connecting pipe, ventilation pipe, connecting opening, second tubes, a handle, a push rod, a fixing ring, a nut, a liquid outlet pipe, wherein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first branch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nested paste on the base, the second branch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is nested paste on the base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end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connecting pipe, connecting pipe between the end and the second bran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ranch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vent pipe is communicated between connection of the vent pipe is welded on the communicating port, a first piston nested in the first the first intermediate piston tube, welded with a supporting column, second piston in second branches and second nested piston side and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welding, the welding between the push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ush handle . The breathing trainer can be installed in second branches with disinfectant and breathing training side to clean the branch pipe, so as to ensure the clean and sanitary of the branch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呼吸内科训练设备方面,具体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患有肺部疾病(如肺气肿、慢阻肺等)或做过肺部手术的患者,常采用呼吸训练器对其进行呼吸能力的康复性训练。此外对于身体健康的人,也可以通过使用呼吸训练器提高肺活量,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现有的呼吸训练器不能调节训练的难易程度,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不同患者的不同使用要求,常用的呼吸训练器内部结构无法进行清洗,带来一定的健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第一支管、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连通管、通气管、连通口、第二支管、推柄、推杆、固定环、螺母、出液管、连接管、软管、咬嘴,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并且第一支管穿过通孔嵌套粘贴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管穿过通孔也嵌套粘贴在底座上,所述第一支管一端与连通管之间连通连接,所述连通管一端与第二支管之间也为连通连接,所述第一支管另一端与通气管之间连通连接并且通气管上焊接有连通口,所述第一活塞嵌套在第一支管内,第一活塞中间焊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二活塞嵌套在第二支管中并且第二活塞侧面与推杆一端焊接,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推柄之间焊接,所述固定环一端与第二支管底面焊接并且固定环外侧车有外螺纹,所述螺母嵌套在推杆上,推杆通过螺母与固定环之间匹配连接固定在第二支管上,所述出液管一端与第二支管之间连通连接并且出液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连接管一端与第二支管之间连通连接并且连接管另一端与软管之间绑扎连接,所述软管末端插接安装有咬嘴。优选的,所述第二支管的直径值为第一支管内径值的两倍,螺母与固定环连接处嵌套有密封O型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呼吸训练器在第二支管中可以放入消毒液,推动推杆可以调节消毒液进入连通管的内的容量来增加阻力来改变训练的难易程度,同时消毒液进入第一支管中也可以进行消毒,使用灵活,适用性比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环与第二支管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螺母与推杆连接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管,3-通气管,4-连通口,5-连通管,6-第二支管,7-连接管,8-软管,9-咬嘴,10-第一活塞,11-固定环,12-推柄,13-推杆,14-螺母,15-出液管,16-第二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1、第一支管2、第一活塞10、第二活塞16、连通管5、通气管3、连通口4、第二支管6、推柄12、推杆13、固定环11、螺母14、出液管15、连接管7、软管8、咬嘴9,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并且第一支管2穿过通孔嵌套粘贴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支管6穿过通孔也嵌套粘贴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支管2一端与连通管5之间连通连接,所述连通管5一端与第二支管6之间也为连通连接,所述第一支管2另一端与通气管3之间连通连接并且通气管3上焊接有连通口4,所述第一活塞10嵌套在第一支管2内,第一活塞10中间焊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二活塞16嵌套在第二支管6中并且第二活塞16侧面与推杆13一端焊接,所述推杆13另一端与推柄12之间焊接,所述固定环11一端与第二支管6底面焊接并且固定环11外侧车有外螺纹,所述螺母14嵌套在推杆13上,推杆13通过螺母14与固定环11之间匹配连接固定在第二支管6上,所述出液管15一端与第二支管6之间连通连接并且出液管15上安装有阀门,所述连接管7一端与第二支管6之间连通连接并且连接管7另一端与软管8之间绑扎连接,所述软管8末端插接安装有咬嘴9,第二支管6的直径值为第一支管2内径值的两倍,螺母14与固定环11连接处嵌套有密封O型圈。具体使用方式:本技术中,通过底座1、第一支管2、第一活塞10、第二活塞16、连通管5、通气管3、连通口4、第二支管6、推柄12、推杆13、固定环11、螺母14、出液管15、连接管7、软管8、咬嘴9构成了本装置,将消毒液放入第二支管6中,当进行呼气训练时,按压推柄12推动推杆13向上运动直到第二活塞16与连通管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时,然后通过螺母14固定在固定圈11上将推杆13锁紧,通过咬嘴9向软管8中呼气,消毒液会随着气压进入到第一支管2中,根据第一活塞10的移动情况可以了解训练状况,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消毒液也可以对第一支管2进行消毒,在吸气训练时将第二活塞16推到第二支管6底然后通过螺母14锁紧固定,当第二活塞16推到底时,消毒液液面低于连通管5的水平面以保证通气正常,通过咬嘴9进行吸气,同时观察第一活塞10的移动情况来了解训练情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呼吸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1)、第一支管(2)、第一活塞(10)、第二活塞(16)、连通管(5)、通气管(3)、连通口(4)、第二支管(6)、推柄(12)、推杆(13)、固定环(11)、螺母(14)、出液管(15)、连接管(7)、软管(8)、咬嘴(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并且第一支管(2)穿过通孔嵌套粘贴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支管(6)穿过通孔也嵌套粘贴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支管(2)一端与连通管(5)之间连通连接,所述连通管(5)一端与第二支管(6)之间也为连通连接,所述第一支管(2)另一端与通气管(3)之间连通连接并且通气管(3)上焊接有连通口(4),所述第一活塞(10)嵌套在第一支管(2)内,第一活塞(10)中间焊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二活塞(16)嵌套在第二支管(6)中并且第二活塞(16)侧面与推杆(13)一端焊接,所述推杆(13)另一端与推柄(12)之间焊接,所述固定环(11)一端与第二支管(6)底面焊接并且固定环(11)外侧车有外螺纹,所述螺母(14)嵌套在推杆(13)上,推杆(13)通过螺母(14)与固定环(11)之间匹配连接固定在第二支管(6)上,所述出液管(15)一端与第二支管(6)之间连通连接并且出液管(15)上安装有阀门,所述连接管(7)一端与第二支管(6)之间连通连接并且连接管(7)另一端与软管(8)之间绑扎连接,所述软管(8)末端插接安装有咬嘴(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1)、第一支管(2)、第一活塞(10)、第二活塞(16)、连通管(5)、通气管(3)、连通口(4)、第二支管(6)、推柄(12)、推杆(13)、固定环(11)、螺母(14)、出液管(15)、连接管(7)、软管(8)、咬嘴(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并且第一支管(2)穿过通孔嵌套粘贴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支管(6)穿过通孔也嵌套粘贴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支管(2)一端与连通管(5)之间连通连接,所述连通管(5)一端与第二支管(6)之间也为连通连接,所述第一支管(2)另一端与通气管(3)之间连通连接并且通气管(3)上焊接有连通口(4),所述第一活塞(10)嵌套在第一支管(2)内,第一活塞(10)中间焊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二活塞(16)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爽
申请(专利权)人:刘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