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52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礁体整体为三叉分支形结构,礁体是由四个端部和四个分支面构成的,每个分支面由连接端部的三条分支棱构成,每条分支棱形状相同且中部向内弯折,弯折部分形成夹角面,提高鱼礁表面积,有利于贝类等附着生物的生长,最终达到保护、增殖的效果。四个分支面相交形成中心空腔结构,因此礁体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带有夹角面和中心空腔结构的异型结构,实现提高鱼礁表面积和通透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运用于鱼类贝类的养殖场合。

A tri branched fish ree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hree fork branch shaped fish reef,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 culture. The utility model for the whole reef branch trigeminal shaped structure, the reef is composed of four ends and four branches of the surface, each branch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part three points in all directions, each branch of the same shape and the middle edge bent inwards bending part forming angle, improve the reef the surface area for shellfish attached biological growth,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protection and proliferation effect. The four branches intersected to form a central cavity, so the reef has a good permeabilit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surface area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reef by providing an alien structure with a angle surface and a central cavity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breeding occasions of fish shell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属于鱼类养殖

技术介绍
生态鱼礁是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地制作和放置,来增殖和诱集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现有的生态鱼礁存在以下问题:(1)礁体结构过于平滑并且礁体表面积过小,不利于贝类或者藻类的附着;(2)礁体过于封闭,没有设置有通透导流孔,不利于水体交换;(3)礁体的稳定性差,能承受的力度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三叉分支形鱼礁,通过提供带有夹角面和中心空腔结构的异型结构,实现提高鱼礁表面积和通透性的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礁体整体为三叉分支形结构,礁体是由四个端部和四个分支面构成的,每个分支面由连接端部的三条分支棱构成,每条分支棱形状相同且中部向内弯折,弯折部分形成夹角面,提高鱼礁表面积,有利于贝类等附着生物的生长,最终达到保护、增殖的效果。四个分支面相交形成中心空腔结构,因此礁体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进一步地,所述礁体包括六条分支棱,三条分支棱构成正三角星形的分支面。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空腔结构为正四面体。进一步地,所述夹角面的夹角为钝角。进一步地,所述端部为六棱台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分支面与分支面之间的截面为三个连接端部与中心空腔结构的矩形。进一步地,所述礁体的材质为混凝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所述礁体为分支形结构,内外通透性好,分支结构形成的夹角面,使得礁体表面积增加,有利于藻类贝类的附着;礁体的结构稳定,力学强度高,有利于鱼礁大面积堆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分支面与分支面之间的截面图。图中:1、端部;2、分支面;3、夹角面;4、中心空腔结构;5、截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整体为三叉分支形结构的新型鱼礁,通过提供带有夹角面3和中心空腔结构4的异型结构,实现提高鱼礁表面积和通透性的目的。如图1和图2所示,从四个端部1来看,本技术类似于正四面体结构,包括四个一模一样的分支面2,不过每个分支面2不是正三角形,而是采用正三角星形结构,每个分支棱是向内弯折一下,便于贝类等附着。另外在每个分支面2中部都中空,四个分支面2构成的中心空腔结构4也是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对于保护、增殖鱼类和贝类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三叉分支形鱼礁,礁体整体为三叉分支形结构,礁体是由四个端部1和四个分支面2构成的,每个分支面2由连接端部1的三条分支棱构成,每条分支棱形状相同且中部向内弯折,弯折部分形成夹角面3,提高鱼礁表面积,有利于贝类等附着生物的生长,最终达到保护、增殖的效果。四个分支面2相交形成中心空腔结构4,因此礁体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所述礁体包括六条分支棱,三条分支棱构成正三角星形的分支面2。所述中心空腔结构4为正四面体。所述夹角面3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端部1为六棱台结构。所述分支面2与分支面2之间的截面5为三个连接端部1与中心空腔结构4的矩形。所述礁体的材质为混凝土。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所述礁体为三叉分支形结构,礁体端部1相交体向外分支,最终所有分支面2相交形成中心空腔结构4,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相邻分支形成的夹角面3,提高鱼礁表面积,有利于贝类等附着生物的生长,最终达到保护、增殖的效果。所述礁体结构稳定,具有集鱼、庇鱼效果,防止沉降情况的发生,具有防淤泥效果。本技术所述礁体为分支形结构,内外通透性好,分支结构形成的夹角面3,使得礁体表面积增加,有利于藻类贝类的附着;礁体的结构稳定,力学强度高,有利于鱼礁大面积堆叠。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礁体结构为三叉分支形结构,图1和图2提供了一种正四面体结构,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正四面体,也可以为三棱锥、四棱锥等结构;礁体中心空腔结构也不限于正四面体结构,也可以为三棱锥、四棱锥等结构;分支面弯折部分可以向内弯折构成三角星形,也可以向外弯折构成六边形;端部的形状也不限于六棱台结构,也可以是四棱台、五棱台等。本技术可广泛运用于鱼类养殖场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其特征在于,礁体整体为三叉分支形结构,礁体是由四个端部(1)和四个分支面(2)构成的,每个分支面(2)由连接端部(1)的三条分支棱构成,每条分支棱形状相同且中部向内弯折,弯折部分形成夹角面(3),四个分支面(2)相交形成中心空腔结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其特征在于,礁体整体为三叉分支形结构,礁体是由四个端部(1)和四个分支面(2)构成的,每个分支面(2)由连接端部(1)的三条分支棱构成,每条分支棱形状相同且中部向内弯折,弯折部分形成夹角面(3),四个分支面(2)相交形成中心空腔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包括六条分支棱,三条分支棱构成正三角星形的分支面(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叉分支形鱼礁,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磊王小洁宋德东刘毅杜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越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