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和包含其的二次电池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6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092949号以及于2016年6月2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6-0080564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将其内容通过参考以其完整形式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和包含其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锂二次电池的使用已被应用于各种领域。近来,作为能够驱动便携式电子通信装置如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PC等的电源的小型锂二次电池几乎已经替代了需要高性能的便携式设备的电池,并且作为电力供应装置占据了一个牢固的位置。此外,近年来,用作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电动车辆(EV)等的利用高输出特性的中大型锂二次电池的开发正在积极开展。另外,在韩国、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关于锂二次电池的各种应用领域正积极进行研究和开发,所述锂二次电池作为电动工具、船舶、人造卫星、军用无线电和武器系统的电源以及作为环保电源的不间断电源(UPS)。锂二次电池是具有高能量和高功率的能量存储装置,并且与其他电池相比具有高容量或高工作电压的优点,但是由于由高能量引起的 ...
【技术保护点】
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包含:核,所述核包含第一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壳,所述壳围绕所述核,其中所述壳为如下形式:其中金属氧化物粒子嵌入第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并且各种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壳的表面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30 KR 10-2015-0092949;2016.06.28 KR 10-2011.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包含:核,所述核包含第一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壳,所述壳围绕所述核,其中所述壳为如下形式:其中金属氧化物粒子嵌入第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并且各种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壳的表面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其中所述壳中的各种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到所述壳的表面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是选自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Al2O3、TiO2、MgO、MnO和Zr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其中相对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子的全部原子,以0.01原子%~1.0原子%的量包含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金属原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其中相对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子的总重量,以0.03重量%~2.0重量%的量包含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平均粒径(D50)为5nm~200n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其中所述壳的厚度为100nm~300n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子的平均粒径(D50)为5μm~25μ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其中所述第一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所述第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是选自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锂-钴基氧化物、锂-锰基氧化物、锂-镍-锰基氧化物、锂-锰-钴基氧化物和锂-镍-锰-钴基氧化物。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皓,柳志勋,姜玟锡,申先植,郑王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