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检测设备、生命体检测方法和记录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166731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25
生命体检测设备(1)包括:图像获取单元(171)、确定单元(173)和检测单元(174)。图像获取单元(171)获取在其中对由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一图像和在其中对由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所述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确定单元(173)确定由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和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表达的关系是否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在确定单元(173)已经确定所表达的关系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的情况下,检测单元(174)检测到主体是生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命体检测设备、生命体检测方法和记录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命体检测设备、生命体检测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面部认证技术是已知的,其分析由相机捕获的面部图像并对个人进行认证(以下简称为面部认证)。在这种面部认证中,存在有人通过使用个人的照片来假冒这个人的未授权认证的问题。此外,已知用于防止通过这种假冒进行未授权认证的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通过使用不同方位的多个面部图像进行三维检测来防止通过使用照片等的假冒进行未授权认证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首次公布:No.2012-06913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当有人通过穿戴精致的伪装面具将其自己伪装成另一个人时,由于人的面部是三维的,所以不可能通过上述三维检测技术来防止未授权认证。此外,使用最新的精致伪装面具的话,即使通过人眼有时也难以区分真实的面部和穿戴的伪装面具。例如,在机场的入境检查期间,存在穿戴伪装面具的人使用具有伪装面具的照片的伪造护照以通过入境官员的视觉匹配的情况。除了上述伪装面具的情况之外,也可以类似地通过使用难以在视觉上与皮肤区分开的伪装品(例如,外观上类似皮肤的片状物体)来进行伪装。鉴于这种情况,寻求一种高准确度地检测人的面部的表面是否是诸如皮肤等的生命体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实现的,并且目的在于提供高准确度地检测某物是否是生命体的生命体检测设备、生命体检测方法以及记录介质。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方面的生命体检测设备包括: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在其中对由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一图像和在其中对由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所述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确定单元,确定由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和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表达的关系是否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以及检测单元,在所述确定单元已经确定所表达的关系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主体是生命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方面的生命体检测方法包括:图像获取步骤,获取在其中对由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一图像和在其中对由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所述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确定步骤,确定由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和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表达的关系是否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以及检测步骤,在所述确定单元已经确定所表达的关系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主体是生命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示例性方面的记录介质存储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充当: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在其中对由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一图像和在其中对由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所述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确定单元,确定由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和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表达的关系是否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以及检测单元,在所述确定单元已经确定所表达的关系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主体是生命体。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高准确度地检测某物是否是诸如皮肤等的生命体。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在人体皮肤和硅酮树脂处发射光时反射光的光亮度谱的图。图2是示出了各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生命体检测设备的构造的框图。图3A是示出了各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照明单元的结构的图。图3B是示出了各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成像单元的结构的图。图4A是示出了红外图像的示例的图。图4B是示出了图4A所示的红外图像的每个区域的图。图5是示出了生命体检测过程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了生命体检测过程的图像获取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1的生命体确定过程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2的生命体确定过程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3的生命体确定过程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4的生命体检测过程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11A是示出了红外图像的示例的图。图11B是示出了图11A所示的红外图像的每个区域的图。图12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4的生命体确定过程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1)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1的生命体检测设备1例如安装在机场入境检查区域中的入口附近。生命体检测设备1具有如下功能:确定打算通过入口的人的面部的表面是否是皮肤(生命体)或者是否通过穿戴伪装面具等来遮盖面部的表面,并且如果面部的表面不是皮肤,则发出通知。在这里,要特别与皮肤区分开的伪装面具是例如精致面具(诸如为了使年轻演员在电影里扮演老年人的角色而用于特殊效果化妆的精致面具),并且是使用难以通过人眼与生命体(例如,人体皮肤)区分开的虚假生命体(例如硅酮树脂)制造的面具。因此,人类难以凭外貌判断面部的表面是否是皮肤或者是否穿戴这样的伪装面具。首先,将描述生命体检测设备1进行生命体检测的原理。图1是示出了在物体处发射光时反射光的光亮度谱的图。在该图中,实线表示在人体皮肤处发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光谱。虚线表示在硅酮树脂处发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光谱。光亮度指示测得的反射光的强度(即,指示亮度)。在该图中,在皮肤处发射1280nm周围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时反射光的光亮度比在皮肤处发射1180nm周围和1500nm周围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时反射光的光亮度大预定比例。此外,在皮肤处发射1180nm周围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时反射光的光亮度比在皮肤处发射1500nm周围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时反射光的光亮度大预定比例。生命体检测设备1使用这种皮肤特有的光亮度光谱通过比较1180nm周围、1280nm周围和1500nm周围的波长范围内的反射光的光谱的光亮度来检测面部的表面是否是皮肤。此外,本专利技术利用皮肤和硅酮树脂之间的关于反射光的光亮度谱的差异来检测面部的表面是否是皮肤,以便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到面部的表面是皮肤而不是难以通过人眼与皮肤区分开的硅酮树脂。在硅酮树脂处发射1180nm周围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时反射光的光亮度小于在硅酮树脂处发射1500nm周围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时反射光的光亮度。这是因为硅酮树脂在1180nm周围的波长范围内很好地吸收了光,因此反射光变弱。为此,硅酮树脂在1180nm周围和1500nm周围反射的光的光亮度的关系与皮肤所呈现的关系不同。因此,生命体检测设备1利用皮肤和硅酮树脂在1180nm周围和1500nm周围反射的光的光亮度的关系的差异来检测面部的表面是否是皮肤或者表面是否被硅酮树脂制成的面具覆盖。接下来,将描述生命体检测设备1的配置。如图2所示,生命体检测设备1包括照明单元11、成像单元12、扬声器13、显示器14、操作单元15、外部存储设备16和控制单元17。如图3A所示,照明单元11包括各种波长范围的光源111(111A至111C)和用于每个光源111的继电器112(112A至112C),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7的指示而被开启/关闭,并且在作为主体的人处发射光。光源111由各种波长范围的红外LED(发光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命体检测设备、生命体检测方法和记录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命体检测设备,包括: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在其中对由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一图像和在其中对由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所述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确定单元,确定由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和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表达的关系是否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以及检测单元,在所述确定单元已经确定所表达的关系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主体是生命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生命体检测设备,包括: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在其中对由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一图像和在其中对由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所述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确定单元,确定由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和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表达的关系是否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以及检测单元,在所述确定单元已经确定所表达的关系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主体是生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体检测设备,包括:照明单元,在所述主体处发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和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成像单元,捕获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成像控制单元,将所述照明单元对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发射与所述成像单元对所述第一图像的捕获同步,并且将所述照明单元对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发射与所述成像单元对所述第二图像的捕获同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命体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发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的红外LED的光源和发射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的红外LED的光源,以及所述成像单元由捕获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一个红外相机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命体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是使得由所述光照射的图像中的生命体的光亮度等于由所述光照射的图像中的虚假生命体的光亮度的波长范围内的光;以及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是使得由所述光照射的图像中的生命体的光亮度与由所述光照射的图像中的虚假生命体的光亮度相差至少20%的波长范围内的光。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命体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图像获取单元还获取在其中对由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照射的主体进行成像的第三图像,所述第三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和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以及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和在所述第三图像中成像的所述主体的光亮度所呈现的关系是否是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命体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在1180nm周围,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在1280nm周围,并且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在1500nm周围,以及所述确定单元在以下关系的情况下确定光亮度所呈现的关系是所述由生命体呈现的关系: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成像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雷明井上户蓝野健太森田浩章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