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234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包括座体和脱缆组件,所述座体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从内到外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脱缆组件包括滑块、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和弹簧,所述滑块的截面形状为T形,一端为大头端,另一端为小头端,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与所述滑块的大头端连接,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滑块的小头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弹簧一端顶在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上,另一端顶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的小头端的端部上表面设有向下倾斜的斜面。通过脱缆组件实现位于第一凹槽内的电缆的自动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部分水下机器人的电缆是位于壳体外部的,而水下作业环境较为复杂,裸露在壳体外部的电缆容易发生缠绕或者刮伤破损。目前还没有关于水下机器人电缆发生缠绕的应急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当电缆发生缠绕或者异常破损时,自动将电缆脱离连接,使水下机器人可以及时脱离困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包括座体和脱缆组件,所述座体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从内到外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脱缆组件包括滑块、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和弹簧,所述滑块的截面形状为T形,一端为大头端,另一端为小头端,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与所述滑块的大头端连接,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滑块的小头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弹簧一端顶在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上,另一端顶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的小头端的端部上表面设有向下倾斜的斜面。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和脱缆组件,所述座体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从内到外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脱缆组件包括滑块、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和弹簧,所述滑块的截面形状为T形,一端为大头端,另一端为小头端,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与所述滑块的大头端连接,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滑块的小头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弹簧一端顶在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上,另一端顶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的小头端的端部上表面设有向下倾斜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和脱缆组件,所述座体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从内到外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脱缆组件包括滑块、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和弹簧,所述滑块的截面形状为T形,一端为大头端,另一端为小头端,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与所述滑块的大头端连接,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滑块的小头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弹簧一端顶在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上,另一端顶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的小头端的端部上表面设有向下倾斜的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动力件为直线电机或者电磁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缆组件有两个,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缆,所述第一电缆的端部插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电缆端部的外圆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与所述滑块的高度适配,所述滑块嵌在所述第二凹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动脱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的端部上一体设有第一加强连接件,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芃林发光曹佛林从宏超李新宇施凤娟钟永安吴普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