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崎县专利>正文

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6776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4:33
提供适合以工业规模制造分散有纳米尺寸颗粒的分散体的方法。涉及一种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由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方法,所述微细颗粒包含固体成分、水性液体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1)制备由水溶液的液滴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W/O乳液型前体的工序,所述水溶液作为水相且溶解有水溶性物质;(2)通过使前述W/O乳液型前体的水相沸腾,从而得到由前述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使纳米尺寸的水溶性物质微粒分散在油中而得到的S/O混悬液通过与表面活性剂共存,能够使水溶性物质在油相中稳定分散,因此,例如将其用作皮肤外用剂时,能够在疏水性的皮肤表面提高水溶性物质的吸收。因此,近年来开发了S/O混悬液型的药品、医药外用品、化妆品等。此外,还提出了同样地使S/O混悬液进一步分散在水中而得到的S/O/W乳液型的药品、医药外用品、化妆品等。作为这种S/O混悬液的制造方法,本申请的申请人先前提交了涉及下述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并已得到授权。即,已知一种S/O混悬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W/O乳液进行加热脱水或真空脱水,从而制造水溶性固体物质以平均粒径为20nm~10μm的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油相中而得到的S/O混悬液(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4963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的S/O混悬液的制造方法在能够将水溶性物质以微细化至纳米尺寸为止的状态分散在油相中、且能够稳定保持其分散颗粒的方面是优异的,但尤其是在制造效率方面尚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即,专利文献1所述的S/O混悬液制造方法的前提在于,获得与从前体W/O乳液的水滴中去除水后的量相应的S/O混悬液。换言之,以水相颗粒不会合一、分离或分裂作为前提,因此,在进行减压脱水的情况下也需要以水不会沸腾的真空度进行脱水。因此,为了得到在油相中分散有纳米尺寸颗粒的分散体,需要将前述W/O乳液中的水溶性物质的浓度设定得较低,因此,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得到的水溶性物质浓度(换言之,为纳米颗粒的数量)存在极限。因此,如果开发出可制造分散有更多纳米颗粒的分散体的方法,则还能够更有效地实施工业规模的生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更适合以工业规模制造分散有纳米尺寸颗粒的分散体的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采用特定的工艺能够实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1.一种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由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方法,所述微细颗粒包含固体成分、水性液体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1)制备由水溶液的液滴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W/O乳液型前体的工序,所述水溶液作为水相且溶解有水溶性物质;(2)通过使前述W/O乳液型前体的水相沸腾,从而得到由前述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工序。2.根据前述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微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0~500nm。3.根据前述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油相由单一相形成。4.根据前述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油相是1)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油相或者2)由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油剂(不包括表面活性剂。)而成的溶液形成的油相。5.根据前述项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油相中包含的表面活性剂为1种或2种以上。6.根据前述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得到前述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后,进一步将下述的一系列工序(A)和(B)重复1次或2次以上,(A)对前述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添加由水溶性物质溶解于水而成的水溶液并进行乳化,从而制备混合液的工序;以及(B)通过使前述混合物的水相沸腾,从而得到由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第二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工序,所述微细颗粒包含固体成分、水性液体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7.根据前述项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工序(A)中,溶解于前述水溶液的水溶性物质与前述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中包含的水溶性物质不同。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以下示出那样的优异效果。(1)对W/O乳液型前体中的水相的水溶性物质浓度和液滴直径没有限制,能够制备更微细的分散颗粒。例如,使用平均液滴直径为微米尺寸的W/O乳液型前体,能够有效地制造均匀分散有平均粒径(D50)为30~500nm的纳米颗粒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不依赖多孔膜等,能够高效地制造具有较统一的粒径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2)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脱水,因此脱水需要较长时间,与此相对,本专利技术在构成水相的水滴发生沸腾之类的条件下进行脱水,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此外,根据制造条件的不同,也有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消耗的能量更少即可完成。(3)具有这种特征的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对于例如药品、医药外用品、化妆品、食品、化学品等的工业规模下的制造而言是有利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图4是通过实施例1-1制备的分散体中的分散颗粒的粒度分布的示意图。图5是通过实施例1-2制备的分散体中的分散颗粒的粒度分布的示意图。图6是通过实施例1-3制备的分散体中的分散颗粒的粒度分布的示意图。图7是通过实施例1-4制备的分散体中的分散颗粒的粒度分布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通过实施例1-1~实施例1-4得到的分散体的分散颗粒的平均粒径与W/O乳液型前体的平均液滴直径的关系的图表。图9是示出通过实施例16得到的分散体中的分散颗粒的平均粒径与重复次数的关系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1.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是制造由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方法,所述微细颗粒包含固体成分、水性液体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1)制备由水溶液的液滴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W/O乳液型前体的工序(乳液制备工序),所述水溶液作为水相且溶解有水溶性物质;(2)通过使前述W/O乳液型前体的水相沸腾,从而得到由前述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工序(沸腾处理工序)。本专利技术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如图1所示那样,是通过使W/O乳液型前体中的水相沸腾并进行脱水,从而生成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方法,所述W/O乳液型前体包含油相、以及由水溶性物质溶解于水而得到的水相,前述W/O乳液型前体的液滴直径没有限定,能够得到平均粒径为30~500nm的范围且粒径较统一的纳米颗粒。即,能够适合地制造由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所述微细颗粒包含固体成分、水性液体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此处,水性液体成分除了包含由水溶性物质溶解于水而得到的水溶液之外,还包含液状的水溶性物质。乳液制备工序乳液制备工序中,制备由水溶液的液滴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W/O乳液型前体,所述水溶液作为水相且溶解有水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只要显示出在水中的溶解性就没有限定,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或液体的任意物质均可以使用。如果是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则不限定于化妆品、药品、医药外用品、食品等领域,可根据用途来适当选择。此外,水溶性物质可以是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者2种以上。例如,作为药品等,可以是各种治疗药(抗癌剂、镇痛剂等)、蛋白制剂、酶药物、DNA等任意的水溶性药物。同样地,在用于食品、化妆品、高分子、电子设备、农药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选择与这些用途相符的水溶性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由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方法,所述微细颗粒包含固体成分、水性液体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1)制备由水溶液的液滴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W/O乳液型前体的工序,所述水溶液作为水相且溶解有水溶性物质;(2)通过使所述W/O乳液型前体的水相沸腾,从而得到由所述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6 JP 2015-0128541.一种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由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方法,所述微细颗粒包含固体成分、水性液体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1)制备由水溶液的液滴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W/O乳液型前体的工序,所述水溶液作为水相且溶解有水溶性物质;(2)通过使所述W/O乳液型前体的水相沸腾,从而得到由所述微细颗粒分散在油相中而成的油中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微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0~5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油相包含单一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油相是1)包含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正高山本建次滨山真吾
申请(专利权)人:宫崎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