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连接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458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49
一种电池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并包含一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上的绝缘框架、多个组装于绝缘框架的汇流连接件、一设置于绝缘框架上的电路板及一传感器组件,各汇流连接件包括一电极连接件及一电路板连接件,电极连接件电连接至少两相邻的电池的电极,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固定于绝缘框架的固定部及至少一电连接于电路板的导接脚,传感器组件包括一传感器及两导线转接件,传感器设置于其中一汇流连接件且具有两分别电连接该两导线转接件的导线,各导线转接件具有一固定于绝缘框架的定位部及至少一电连接于电路板的导接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连接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连接模块,特别涉及是指一种制程简单的电池连接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0/0124693A1揭露一种电池模块,包含多个彼此并排的电池单元、一用于管理电池的电路板及多个汇流条,所述多个汇流条分别电接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且各汇流条包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多个汇流条的连接部焊接于该电路板,使该电路板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形成电连接。类似的还有例如美国专利号第US8941386号(中国专利对应案CN201080048799.1)揭露一种用于蓄电池连接的总线,其是将与总线一体结构的电压检测端子容纳在树脂框架的槽中,然后再将电压检测端子的顶部从印刷基板的通孔中伸出,并且焊接于印刷基板的导体,使该印刷基板与该蓄电池形成电连接。然而前述现有技术的多个汇流条及电路板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制程上不仅多任务繁复,且还容易因为焊接的操作过程不慎,导致毁坏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另外,现有技术如美国专利号US2012/0148876A1(中国专利对应案CN201010581609.4)揭露一种电池模块,包含电池组、采样模块及外壳。该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及动力连接片,动力连接片电连接相邻单体电池。外壳包裹在电池组及采样模块外部。采样模块包括柔性线路板及保护装置,柔性线路板上电连接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与动力连接片连接。类似的还有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2/0328919A1揭露一种将电化学装置的温度测量点连接到一监控单元的管线系统。然而前述现有技术的电池模块构造中,温度传感器的设置都是与汇流条分开,且是另外以不同的方式设置,然后才用导线连接引出,如此不仅布线繁杂,且制程困难度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制程简单的电池连接模块。于是,本专利技术电池连接模块在一些实施形式中,用于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并包含:一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上的绝缘框架、多个组装于该绝缘框架的汇流连接件、一设置于该绝缘框架上的电路板及一传感器组件,各汇流连接件包括一电极连接件及一电路板连接件,该电极连接件电连接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多个电池的电极,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将该汇流连接件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固定部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一传感器及两导线转接件,该传感器设置于其中一汇流连接件上,且该传感器具有两分别电连接该两导线转接件的导线,各导线转接件具有一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定位部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定位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在一些实施形式中,各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具有一体结构的两个电极连接部、一分隔部,以及隆起的一第一缓冲段与一第二缓冲段,且该电极连接件设有一切缝,该两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一缓冲段相连接而分别位在该第一缓冲段的两侧,且该两电极连接部分别电连接二相邻的电池的电极,该分隔部与其中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二缓冲段相连接,且该分隔部与该其中一电极连接部分别位在该第二缓冲段的两侧,该分隔部与其中另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切缝而相间隔,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连接于该分隔部。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切缝分隔该第一缓冲段及该第二缓冲段。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传感器组件的传感器设置于其中一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其中一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还形成有一供该传感器组件的传感器容置于内的容置孔。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传感器组件还包括一容置部件,该容置部件设置于该其中一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并形成有一容置该传感器的容置孔。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传感器贴附在该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上。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传感器组件的该传感器的该两导线分别以穿孔焊接方式固定于该两导线转接件。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传感器组件的各导线转接件还具有一由该定位部朝对应的该导线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且该延伸部形成有一供该导线穿入的焊接穿孔。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绝缘框架包括多个凹陷容槽,该传感器组件的各导线转接件的延伸部容置于对应的该凹陷容槽,且各凹陷容槽的底面形成有一对应该焊接穿孔的孔洞。在一些实施形式中,各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及该传感器组件的各导线转接件的导接脚为一压接脚;该电路板上设有导电的穿孔,各压接脚对应压接于该电路板的导电的穿孔。在一些实施形式中,各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及该传感器组件的各导线转接件的导接脚为一穿孔焊接式针脚;该电路板上设有穿孔,各导接脚对应焊接于该电路板的穿孔。在一些实施形式中,各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具有一朝该分隔部延伸的一焊接部,该焊接部用于焊接于该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且该电路板连接件为铜基金属材料,该电极连接件为铝基金属材料。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电极连接件为一多层复合铝片。在一些实施形式中,各汇流连接件还包括一桥接件,该桥接件以焊接方式连接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与该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该电路板连接件为铜基金属材料,该电极连接件为铝基金属材料。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电极连接件为一多层复合铝片,该桥接件为一块铝。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电池连接模块还包含两输出电极件,各输出电极件包括一电极连接件及一电路板连接件,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将该输出电极件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固定部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绝缘框架包括多个容置槽及多个固定槽,各固定槽供对应的该导线转接件的定位部及该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容置于内,所述多个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分别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多个容置槽。在一些实施形式中,各容置槽内的内侧壁还形成有用于限制该汇流连接件下压行程的挡止部。在一些实施形式中,各容置槽内设有防尘杆,且防尘杆位于所述多个汇流连接件的切缝中但不与所述多个切缝干涉。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功效:该传感器是直接设置于该汇流连接件上,且该传感器的两导线分别连接到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该两导线转接件,使该传感器通过导线转接件能够与该汇流连接件一起连接于该电路板,如此有助于简化布线方式以及制造过程。更进一步来说,各导线转接件的延伸部形成有一焊接穿孔,使对应的导线能穿入焊接穿孔,以助于将导线以穿孔焊接方式固定于延伸部上,进而增加结合性与稳固性。再者,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与该两电极连接部通过切缝及第二缓冲段的结构而彼此分隔,能够大幅降低设置在该分隔部的传感器因为该两电极连接部位移、变形所受到的影响。另外,由于汇流连接件具有不同材料的金属组合,能够使对应的电池的电极焊接及电路板的电连接更加容易,且还能够增加固定作用与导电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池连接模块的一第一实施例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的一立体图;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与所述多个并排的电池的一立体分解图;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绝缘框架及多个组装于该绝缘框架的汇流连接件;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绝缘框架的结构;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各汇流连接件的细部组件;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的结构;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的另一形式;图8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池连接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并包含一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上的绝缘框架、多个组装于该绝缘框架的汇流连接件、一设置于该绝缘框架上的电路板及一传感器组件,各汇流连接件包括一电极连接件及一电路板连接件,该电极连接件电连接至少两个相邻的电池的电极,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将该汇流连接件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固定部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一传感器及两导线转接件,该传感器设置于其中一汇流连接件上,且该传感器具有两分别电连接该两导线转接件的导线,各导线转接件具有一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定位部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定位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20 CN 20161034042601.一种电池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并包含一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上的绝缘框架、多个组装于该绝缘框架的汇流连接件、一设置于该绝缘框架上的电路板及一传感器组件,各汇流连接件包括一电极连接件及一电路板连接件,该电极连接件电连接至少两个相邻的电池的电极,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将该汇流连接件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固定部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一传感器及两导线转接件,该传感器设置于其中一汇流连接件上,且该传感器具有两分别电连接该两导线转接件的导线,各导线转接件具有一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定位部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定位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中,各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具有一体结构的两个电极连接部、一分隔部以及隆起的一第一缓冲段与一第二缓冲段,且该电极连接件设有一切缝,该两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一缓冲段相连接而分别位在该第一缓冲段的两侧,且该两电极连接部分别电连接二相邻的电池的电极,该分隔部与其中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二缓冲段相连接,且该分隔部与该其中一电极连接部分别位在该第二缓冲段的两侧,该分隔部与其中另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切缝而相间隔,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连接于该分隔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中,该切缝分隔该第一缓冲段及该第二缓冲段。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中,该传感器组件的传感器设置于其中一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中,该其中一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还形成有一供该传感器组件的传感器容置于内的容置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中,该传感器组件还包括一容置部件,该容置部件设置于该其中一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并形成有一容置该传感器的容置孔。7.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中,该传感器贴附在该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中,该传感器组件的该传感器的该两导线分别以穿孔焊接方式固定于该两导线转接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中,该传感器组件的各导线转接件还具有一由该定位部朝对应的该导线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且该延伸部形成有一供该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源吴筱凭曾尚秀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有限公司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