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晶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982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管路的管壁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内层为耐腐蚀层,外层为绝缘保护层,中层为电加热层,电加热层包括呈螺旋式缠绕于耐腐蚀层与绝缘保护层之间的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蚀刻有正负极金属条,带有正负极金属条的聚酰亚胺薄膜与内层紧密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能够以面加热的方式对加热管路进行加热,并有效的降低了加热层或包覆层因缠绕电阻丝或正负极导线而偏离原相对位置太大,而产生的废品率,也可避免因电阻丝和导线因缠绕问题搭接到一起产生的短路问题。

A pipe used to heat the mediu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ipeline for heating medium, pipe wall pipe comprises an inner layer, middle layer and outer layer, inner layer corrosion resistance layer, the outer layer is an insulating protective layer, the middle layer of 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heating layer comprises a spiral wound on the corrosion protection layer and the insulating layer between the polyimide film, polyimide there is a positive and a negative pole metal thin film etching, polyimide film and the inner layer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es of the metal bar in close contact. For the invention to the pipe heating medium to heating of the heating pipeline with surface heating mode,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heating layer or coating layer by winding resistance wire or wire electrodes and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relative position is too large, the rejection rate, also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short circuit resistance wire and conductor together the lap 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
技术介绍
为了使柴油车辆的排放能达到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需要在柴油车辆上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SCR系统需要使用尿素溶液。尿素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并且在气温过低时容易结冰而堵塞管路,导致SCR系统失灵。因而需要一种改进的加热管路来输送尿素溶液,以便能够耐受尿素溶液腐蚀并且防止尿素溶液在管路中冻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所述管路的管壁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耐腐蚀层,所述外层为绝缘保护层,所述中层为第一电加热层,所述第一电加热层包括呈螺旋式缠绕于所述耐腐蚀层与所述绝缘保护层之间的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所述聚酰亚胺薄膜蚀刻有构成正、负极的金属条,带有正、负极金属条的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沿着所述加热管路的长度方向螺旋式延伸。进一步的,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为单层结构,其外表面上蚀刻有构成正、负极的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一电加热层还包括第二电加热层,所述第二电加热层与构成正、负极的所述第一金属条和所述第二金属条接触,使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在所述正、负极金属条之间形成回路,以便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加热层在所述正、负极金属条之间形成电阻对加热管路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加热层由连续的导电层状加热材料构成。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条为铜箔.进一步的,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为双层结构,其中一层聚酰亚胺薄膜的内侧蚀刻有构成正、负极的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条为铜合金条。进一步的,所述中层和外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岩棉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以聚酰亚胺膜代替目前市面上电阻丝加热,有效的防止了因电阻丝温度过高而烧坏管路,从而引发火灾;以聚酰亚胺膜代替正负极导线,有效的解决了管路在弯折过程中产生的断裂,从而导致管路产生断路,无法正常加热的情况;以聚酰亚胺膜代替电阻丝或正负极导线,有效的降低了加热层或包覆层因缠绕电阻丝或正负极导线而偏离原相对位置太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的示意图(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的另一种示意图(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的另一种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耐腐蚀层;2-聚酰亚胺膜;3-第一金属条;4-第二金属条;5-第二电加热层;6-绝缘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加热管路的管壁包括内层的耐腐蚀层1和外层的绝缘保护层6,还包括在所述耐腐蚀层1与所述绝缘保护层6之间的聚酰亚胺膜2和第二电加热层5。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呈螺旋式缠绕于所述耐腐蚀层与所述绝缘保护层之间。所述第二电加热层5由连续的导电层状加热材料形成。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2的外表面上蚀刻有构成正、负极的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随聚酰亚胺薄膜呈螺旋式缠绕,并且带金属条的聚酰亚胺薄膜2沿着管路的长度方向螺旋式缠绕延伸。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都与所述第二电加热层5紧密接触,从而使聚酰亚胺薄膜2分别在所述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之间形成并联回路时使第二电加热层5产生热量。当在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时,在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之间的聚酰亚胺膜2中会产生电流。由于在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之间的第二电加热层5具有一定的电阻,因此当有电流流过第二电加热层5时就会产生热量,从而对加热管路进行加热,防止加热管路中的液体冻结。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电加热层5由连续的导电层状加热材料形成,因此能够以面加热的方式对防冻管路均匀地加热。本实施例中金属条为铜箔。根据需要可以在所述中层和外层之间增加岩棉保温层。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管路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一电加热层完全由双层的聚酰亚胺膜2及其中一层聚酰亚胺薄膜的内侧蚀刻的构成正、负极的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构成,并无第二电加热层5。该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当在所述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之间的一端施加一定的电压时,再将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另一端连接产生回路时,第一金属条3和第二金属条4之间的聚酰亚胺膜2就会产生一定的电阻,由此产生热量,从而对加热管路进行加热,防止加热管路中的液体介质冻结。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聚酰亚胺膜2是与耐腐蚀管路成一定角度的方式螺旋缠绕在所述耐腐蚀层1上形成,因此能够以面加热的方式对加热管路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金属条为铜合金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值的计算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管路越长,在第一金属条3(铜合金条)和第二金属条4(铜合金条)之间形成的总的电阻值就越大,总的加热功率也就越小。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加热管路的长度,以获得期望的加热效果。根据需要可以在中层和外层之间增加岩棉保温层。本专利技术的提出将大幅提升加热管路的制作、加工效率,并有效的降低了加热层或包覆层因缠绕电阻丝或正负极导线而偏离原相对位置太大,而产生的废品率,也可避免因电阻丝和导线因缠绕问题搭接到一起产生的短路问题。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的管壁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耐腐蚀层,所述外层为绝缘保护层,所述中层为第一电加热层,所述第一电加热层包括呈螺旋式缠绕于所述耐腐蚀层与所述绝缘保护层之间的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所述聚酰亚胺薄膜蚀刻有构成正、负极的金属条,带有正、负极金属条的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沿着加热管路的长度方向螺旋式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的管壁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耐腐蚀层,所述外层为绝缘保护层,所述中层为第一电加热层,所述第一电加热层包括呈螺旋式缠绕于所述耐腐蚀层与所述绝缘保护层之间的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所述聚酰亚胺薄膜蚀刻有构成正、负极的金属条,带有正、负极金属条的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沿着加热管路的长度方向螺旋式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给介质加热的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为单层结构,其外表面上蚀刻有构成正、负极的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一电加热层还包括第二电加热层,所述第二电加热层与构成正、负极的所述第一金属条和所述第二金属条接触,使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在所述正、负极金属条之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晶
申请(专利权)人:孙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