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5980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连接装置,用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接驳,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吸盘,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管口上;以及第二吸盘,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管口上、并与所述第一吸盘对应,所述第二吸盘上设有吸气通孔以抽排空气;密封圈,其夹持于所述第一吸盘、第二吸盘之间;通过从所述吸气通孔抽排空气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吸盘、第二吸盘配合形成负压空间以实现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之间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连接装置能够使得管道之间灵活连接,方便拆装。

Pipe connection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ery, in particular to a pipeline connecting device, used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pipe connecting pipe, the pipe connec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huck disposed on the first pipe nozzle; and second suckers, disposed on the second tube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suction nozzle channel and th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suction hole with suction drainage air; sealing ring, which is clamp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huck chuck; through from the air hole pumping air to the sealing ring and the first second with the form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sucker, sucker space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pipeline, pipeline second. The pipe connection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pipe connect flexibly and easily disassemble and dis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一种运输管道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业生产设备中离不开管道的应用。这些管道有轻质的、也有重型的。轻质的管道组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重型的管道则相对困难得多。例如,实际工业生产应用中,采用多根金属管子首尾接驳组装形成用于运输液体或气体的大型管道。现有的这些大型管道的接驳方式大多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或者焊接、粘结等连接结构。而在某些特定的工艺步骤中,往往需要经常拆卸清洗或更换特殊的管子。这时候一方面,需要首先拆卸或甚至破坏原有的连接结构,再搬动质量非常大的金属管子,非常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多次拆卸或破坏原有管道之间的连接结构,容易使得管道性能变差、提前老化等问题,考虑金属管子之间的连接问题,确保持续的密封性以保障不漏液不漏气。可见,对于这种重型管道的拆装非常困难,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对于管道整体质量也难以保障和维护。人们亟待找到一种方便、可行的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连接装置,用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接驳,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包括: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吸盘,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面向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接驳端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口对应;以及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吸盘,其对应于所述第一吸盘、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面向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接驳端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口对应;所述第二吸盘上设有吸气通孔;第一密封圈,其包围所述吸气通孔、并夹持于所述第一吸盘、第二吸盘之间;设有排气阀的真空腔室,所述真空腔室与所述吸气通孔连通、并与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密封圈围合形成一负压空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利用负压所产生的吸力,在不需要焊接、螺母螺钉等辅助器件的情况下使得两管道方便接驳;又在负压消除后使两管路自然分离。本实施例实现了两个管道之间的连接简单快捷,大大节约了耗时和人力物力,且即使多次拆装也不会破坏管路本身的结构,尤其适用于大型、重型、复杂的管路结构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管道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管道连接装置中第一吸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管道连接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管道连接装置中第二吸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管道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连接装置100,利用抽排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所形成的负压力(吸力)将两条管道连接起来,尤其适用于重型的管道对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管道连接装置用于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之间的接驳,这种管道连接装置100包括:第一吸盘110、第二吸盘120和第一密封圈130、真空腔室150,由第一吸盘110、第二吸盘120和第一密封圈130、真空腔室150,配合围成一负压空间140。其中,结合图5所示,第一管道101面向第二管道102的一端具有第一接驳端103;类似地,第二管道102面向第一管道的一端具有第二接驳端104,第一接驳端103与第二接驳端104优选管径大小相当、两者呈镜像对称设置,以便相互抵接,当然,本专利技术由于引入了吸盘结构,使得管道管径有一定的调节和适应空间。本实施例的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可例如为铁质的或其他金属材质的大型硬性管道,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也可以是采用其他材质形成或者是普通软性管道,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其中,第一吸盘11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01面向所述第二管道102的所述第一接驳端103上。优选地,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吸盘110优选为一环形平板,第一通孔111设置于所述环形平板的中心、与所述第一接驳端103对应,第一通孔111孔径大小优选与所述第一管道101的管径大小对应。第一吸盘110材质可例如为铁、不锈钢刚或其他硬质材料。为获得最佳的固定效果,第一吸盘110可例如通过焊接、卡接或螺母连接等方式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接驳端103上;且第一吸盘110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管道101中心轴相互垂直处。第一吸盘110需要有一定的面积以提供负压作用力的施加点,该面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管道的截面积、质量、接驳端形状等因素综合确定,所述第一吸盘的吸附面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面积之比不少于1:1。其中,吸附面积是指第一吸盘上除去第一通孔的孔面积。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吸盘的最大直径为第一管道101管径的1.5倍及以上。相应地,如图5所示,第二吸盘120对应于所述第一吸盘110、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102面向所述第一管道101的第二接驳端104上。所述第二吸盘120上设有吸气通孔122以抽排空气。与第一吸盘110类似地,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吸盘120优选为一环形平板,第二通孔121设置于所述环形平板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接驳端104对应,第二通孔121孔径大小优选与所述第二管道102的管径大小对应。第二吸盘120材质可例如为铁、不锈钢刚或其他硬质材料。为获得最佳的固定效果,第二吸盘120可例如通过焊接、卡接或螺母连接等方式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接驳端104上,该面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管道的截面积、质量、接驳端形状等因素综合确定,所述第二吸盘的吸附面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面积之比不少于1:1。其中,吸附面积是指第二吸盘上除去第二通孔的孔面积。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吸盘的最大直径为第二管道管径的1.5倍及以上。并且,为了获得均匀稳定的负压环境,第二吸盘的面积和形状优选与第一吸盘的面积相当、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大小相当。当然,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管径不一致,可适当调整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大小近可能接近,使得管道连接装置灵活性提高同时保持接驳结构稳定。优选地,开设在第二吸盘120上的吸气通孔122可以有一个、两个或多个,多个吸气通孔122则均匀分布于整个第二吸盘120上,可以实现负压均匀产生于整个负压空间140内,使管道连接结构100更加稳定。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提供一真空泵(图中未示出)同时插接所有的吸气通孔122,从吸气通孔122中同时抽排空间,使得在所述管道连接装置中形成负压空间140,一般地负压空间140内的气压小于10Pa,远远小于大气压,利用负压吸力将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紧紧接驳。承上,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圈130包围所述吸气通孔122、并夹持于所述第一吸盘110、第二吸盘120之间。结合图1、图4所示,第一密封圈130优选沿着所述吸气通孔122的外围安装,以方便避开所有的吸气通孔122、又将所有吸气通孔122围合在第一密封圈130内。并且,为了使得第一密封圈130稳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吸盘120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密封圈130的第一环形凹槽123中。为了保障负压空间140的密闭性,还优选引入夹持于所述第一吸盘110、第二吸盘120之间的第二密封圈160,第二密封圈160比第一密封圈130小,对应环设于所述第二通孔121外,用于在第一吸盘110、第二吸盘120对接时、对所述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外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中输送的材料外泄。当然,类似地,也可以在第二吸盘120上开设第二环形凹槽124,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密封圈160。优选地,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道连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用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接驳,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包括: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吸盘,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面向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接驳端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口对应;以及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吸盘,其对应于所述第一吸盘、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面向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接驳端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口对应;所述第二吸盘上设有吸气通孔;第一密封圈,其包围所述吸气通孔、并夹持于所述第一吸盘、第二吸盘之间;设有排气阀的真空腔室,所述真空腔室与所述吸气通孔连通、并与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密封圈围合形成一负压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连接装置,用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接驳,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包括: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吸盘,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面向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接驳端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口对应;以及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吸盘,其对应于所述第一吸盘、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面向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接驳端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口对应;所述第二吸盘上设有吸气通孔;第一密封圈,其包围所述吸气通孔、并夹持于所述第一吸盘、第二吸盘之间;设有排气阀的真空腔室,所述真空腔室与所述吸气通孔连通、并与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密封圈围合形成一负压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和/或第二吸盘呈环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所述第二吸盘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管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室呈环状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道外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连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益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