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5888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其既能满足抽屉式设计的结构,又可减小后部抖动,还能减少宽度方向尺寸,还方便装配与维修。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支架、支架框体,控制器支架的固定方式是在支架前端内侧固定,不占用两侧空间且可减小对检修盖板的开孔尺寸的要求;同时,在控制器支架后端增加限位固定,使得整体固定牢靠。控制器本体固定在控制器支架上;支架框体上水平方向设有导轨,导轨的后端处设有后部上下限位结构,支架框体的前端与控制器支架的前端通过分别设置的弯折结构而采用螺纹连接固定。

Controller bracket fix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ing device for the controller bracket, which not only satisfies the design structure of the drawer type, but also reduces the rear jitter, and reduces the width direction dimension, and is convenient fo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Controller bracket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troller, controller bracket, bracket frame, fixed mode controller bracket is fixed 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bracket, does not occupy the space of the both sides and can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ver hole size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limiting the increase in the back end of the bracket fixed controller, making the overall fixation. The controller body is fixed on the controller bracket, and the guide rail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on the bracket body. The rear end of the gu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upper and lower limit structure. The front end of the bracket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controller bracket through the bending structure separately provided by the threaded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属于汽车结构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控制器支架采用抽屉式结构的支架均为侧边螺钉连接,后部无固定,易造成控制器抖动,且侧边固定造成宽度方向占用尺寸较大,对检修盖板要求的开孔宽度较大,不易实现,同时此种结构使得本身有限的布置空间更加紧张,特别是在轻量化版的窄体车型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其既满足抽屉式设计的结构特点,还可减小后部抖动,又能减少宽度方向尺寸的,同时,还方便装配与维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其包括控制器本体2、控制器支架3、支架框体1;所述的控制器本体固定在所述控制器支架上;所述支架框体为左、右框体,所述支架框体上水平方向设有导轨5,所述导轨的后端处设有后部上下限位结构4;所述支架框体的前端设有第一弯折结构7,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上设有第一螺纹结构6;所述控制器支架的前端设有第二弯折结构8,所述第二弯折结构上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二弯折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后部上下限位结构为橡胶限位件。进一步地,所述的后部上下限位结构为限位卡子。进一步地,所述的后部上下限位结构为限位螺钉。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螺纹结构为螺母,其采用背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上,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二弯折结构通过螺钉固定方式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限位件为橡胶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限位件为橡胶限位螺钉。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弯折结构为支架框体的左、右框体相对地且分别在水平方向支出的片状体。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弯折结构为控制器支架上两端分别向下支出的片状体。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器本体与所述控制器支架采用螺钉连接或卡接方式连接。优选地,本技术包括控制器支架、支架框体,控制器、导轨、控制器支架后端的橡胶限位螺钉以及前端的固定螺钉、螺母。控制器支架通过导轨滑入后端的橡胶限位螺钉,起到对支架后部上下限位作用,防止上下抖动。前端螺母优选采用背焊形式,提前焊接在框体上,控制器支架顺滑轨装配到位后,螺钉固定控制器支架前端固定点,此固定点起到对支架整体定位及固定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框架图;图2本技术的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侧支架框体的内侧结构图;图3本技术的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与控制器支架合成图;图4本技术的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支架的装配过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2、控制器支架3、支架框体1;控制器本体固定在所述控制器支架上;支架框体为左、右框体,所述支架框体上水平方向设有导轨5,所述导轨的后端处设有后部上下限位结构4;支架框体的前端设有第一弯折结构7,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上设有第一螺纹结构6;控制器支架的前端设有第二弯折结构8,所述第二弯折结构上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二弯折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后部上下限位结构为橡胶限位件。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后部上下限位结构为限位卡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后部上下限位结构为限位螺钉。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螺纹结构为螺母,其采用背焊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弯折结构上,第一弯折结构与第二弯折结构通过螺钉固定方式固定。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橡胶限位件为橡胶限位块。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橡胶限位件为橡胶限位螺钉。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弯折结构为支架框体的左、右框体相对地且分别在水平方向支出的片状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弯折结构为控制器支架上两端分别向下支出的片状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器本体与所述控制器支架采用螺钉连接或卡接方式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包括控制器支架、支架框体,控制器、导轨,优选地,控制器支架后端的橡胶限位螺钉以及前端的固定螺钉、螺母。控制器支架通过导轨滑入后端的橡胶限位螺钉,起到对支架后部上下限位作用,防止上下抖动。前端螺母优选采用背焊形式,提前焊接在框体上,控制器支架顺滑轨装配到位后,螺钉固定控制器支架前端固定点,此固定点起到对支架整体定位及固定的作用。本技术具体安装方式为:1、先将控制器本体与控制器支架进行连接(螺钉连接或卡接方式均可)。见图3所示。2、将合成好的控制器支架顺导轨插入框体内,到达框体后端,继续将控制器支架插入后部橡胶限位块与导轨之间的空隙。见图4所示。3、将前端螺钉紧固牢靠。见图1、图2所示。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案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案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案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本体(2)、控制器支架(3)、支架框体(1);所述的控制器本体固定在所述控制器支架上;所述支架框体为左、右框体,所述支架框体上水平方向设有导轨(5),所述导轨的后端处设有后部上下限位结构(4);所述支架框体的前端设有第一弯折结构(7),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上设有第一螺纹结构(6);所述控制器支架的前端设有第二弯折结构(8),所述第二弯折结构上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二弯折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本体(2)、控制器支架(3)、支架框体(1);所述的控制器本体固定在所述控制器支架上;所述支架框体为左、右框体,所述支架框体上水平方向设有导轨(5),所述导轨的后端处设有后部上下限位结构(4);所述支架框体的前端设有第一弯折结构(7),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上设有第一螺纹结构(6);所述控制器支架的前端设有第二弯折结构(8),所述第二弯折结构上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二弯折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部上下限位结构为橡胶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部上下限位结构为限位卡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部上下限位结构为限位螺钉。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轩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