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光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5479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光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芯层、加强层以及消光层,所述加强层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上层体、下层体以及夹持在所述上层体与下层体之间的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还公开了一种消光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多个挤出机分别挤出作为面层、芯层上层体、下层体以及消光层的薄膜,并将挤出的各层薄膜与编织网一同送至复合机头内进行共挤形成消光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消光膜及其制造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消光膜,具有良好的使用强度,并且同时还能达到更强的消光效果。

A kind of extinction fil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xtinction film comprises a surface layer, core layer, reinforcing layer and extinction layer and the reinforcing layer comprises a polypropylene resin material of the upper body, lower body and clamped between the upper body and the lower body is composed of polyamide fiber woven wire is also disclosed; a method of producing Matt Film,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rough multiple extruder extrusion respectively as surface layer, core layer and upper body, lower body and extinction layer films, the films and braid and extruded together to send to the complex head in coextrusion formed Matt film. The extinction film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ve better strength and stronger extinction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extinction film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光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光膜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塑料薄摸制造

技术介绍
由于塑料制品对光线吸收一般较少,薄膜制品对光线吸收更是可以忽略,因此通常采用消光的方式对光线进行吸收和散射。实际中实现消光多采用散射方法。实现散射消光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制品表面散射而消光,二从加强制品本体散射而消光。表面散射是通过提高制品表面粗糙度来实现的,当入射光射向粗糙表面时,镜面反射被漫反射代替,漫反射的本质还遵从反射定律,漫反射会互相干涉而使散射场光强增大,由此镜面反射强度大为减弱,达到消光目的。消光后的薄膜可以给人的视觉以柔和、舒适、朦胧的效果,因此消光膜可以用作高档商品的包装,或贴附在冰箱、空调、汽车及高档工艺或家具制品表层,防止其表面刮花。现有技术中的消光膜,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529255B所公开的消光膜,通常由表层、芯层和消光层的三层结构共挤和双向拉伸后生产。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302299B也公开了一种低光消光膜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的消光膜,由于使用消光料形成消光层,为达到较好的消光效果需要增加消光层的厚度,同时为了提高消光膜的强度,使其具有较好的横向和纵向上的抗剪切力效果,有必须增加芯层厚度或增加其他加强层。这就使得膜的厚度增加较多,用料也增加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能够提高消光膜强度和消光效果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消光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消光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芯层、加强层以及消光层,所述加强层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上层体、下层体以及夹持在所述上层体与下层体之间的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所述面层厚度为1.5~3μm,所述芯层厚度为8~17μm,所述消光层厚度为2.5~5μm,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8~9μm,编织网中的聚酰胺纤维的直径为2.5~3.5μm。所述面层表面上设置有电晕层。所述编织网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一种消光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多个挤出机分别挤出作为面层、芯层上层体、下层体以及消光层的薄膜,并将挤出的各层薄膜与编织网一同送至复合机头内进行共挤形成消光膜。所述面层厚度为1.5~3μm,所述芯层厚度为8~17μm,所述消光层厚度为2.5~5μm,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8~9μm,编织网中的聚酰胺纤维的直径为2.5~3.5μm。所述面层表面上设置有电晕层,所述电晕层的厚度为0.2~0.3μm。所述编织网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消光膜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传统的消光膜中增设加强层,通过加强层内设置编织网,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了消光膜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抗拉伸强度,以及提高了消光膜的抗剪切力强度;此外,由于上层体与下层体的材质是聚丙烯树脂材质,与聚酰胺纤维有着不同的折射率,同时由于编织网的经线和纬线在排布过程中存在着波浪形的起伏,从而使聚酰胺纤维的侧壁呈现不规则分布,因此光线在穿过聚酰胺纤维的材料边界时将光线折射至不同方向,从而增强消光效果;在生产制造时通过共挤的方式使上层体、下层体将编织网夹持,并且在编织网孔的部分上层体与下层体能够相互贴合紧密。本专利技术的消光膜及其制造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消光膜,具有良好的使用强度,并且同时还能达到更强的消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消光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消光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1、芯层2、加强层3以及消光层4,所述加强层3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上层体31、下层体32以及夹持在所述上层体31与下层体32之间的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5。所述面层1厚度为1.5~3μm,所述芯层2厚度为8~17μm,所述消光层4厚度为2.5~5μm,所述加强层3的厚度为8~9μm,编织网5中的聚酰胺纤维的直径为2.5~3.5μm。所述面层1表面上设置有电晕层6。所述编织网5由经线51和纬线52编织而成。一种消光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多个挤出机分别挤出作为面层、芯层上层体、下层体以及消光层的薄膜,并将挤出的各层薄膜与编织网一同送至复合机头内进行共挤形成消光膜。所述面层厚度为1.5~3μm,所述芯层厚度为8~17μm,所述消光层厚度为2.5~5μm,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8~9μm,编织网中的聚酰胺纤维的直径为2.5~3.5μm。所述面层表面上设置有电晕层6,所述电晕层的厚度为0.2~0.3μm。所述编织网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消光膜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传统的消光膜中增设加强层,通过加强层内设置编织网,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了消光膜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抗拉伸强度,以及提高了消光膜的抗剪切力强度;此外,由于上层体与下层体的材质是聚丙烯树脂材质,与聚酰胺纤维有着不同的折射率,同时由于编织网的经线和纬线在排布过程中存在着波浪形的起伏,因此聚酰胺纤维的侧壁呈现不规则分布,因此光线在穿过聚酰胺纤维的材料边界时将光线折射至不同方向,从而增强消光效果;在生产制造时通过共挤的方式使上层体、下层体将编织网夹持,并且在编织网孔的部分上层体与下层体能够相互贴合紧密。本专利技术的消光膜及其制造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消光膜,具有良好的使用强度,并且同时还能达到更强的消光效果。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光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芯层、加强层以及消光层,所述加强层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上层体、下层体以及夹持在所述上层体与下层体之间的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芯层、加强层以及消光层,所述加强层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上层体、下层体以及夹持在所述上层体与下层体之间的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厚度为1.5~3μm,所述芯层厚度为8~17μm,所述消光层厚度为2.5~5μm,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8~9μm,编织网中的聚酰胺纤维的直径为2.5~3.5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表面上设置有电晕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5.一种消光膜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梁利昆袁建荣罗海涛邵学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伊美薄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