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76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部及主体部。所述对接部设有插接腔,所述主体部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收容空间。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组设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上下相向设置。所述主体部设有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对接部设有位于所述插接腔两侧的两个壁部。所述主体部设有自所述侧壁向前延伸贴附在所述壁部外侧的若干凸条及位于相邻两个凸条之间的定位槽,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遮蔽在对接部外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设有定位在定位槽内的壳体侧壁。如此方便电连接器的安装。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body and a terminal module installed in the insulation body. The insulatio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tt joint part and a main part. The but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ng cavity, and the mai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accommodation space from the back to the front. The terminal module comprises a first terminal group and a second terminal group. The first terminal grou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tact part,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grou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tact part, and the first contact part and the second contact part are arrang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main body part is provided with two sidewalls which are positio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butt part is provided with two wall parts which are positio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inserting cavity. The main body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wall extending forward from the attached to some convex strips outside the wall and the location is located between two adjacent convex strip groove, the electric connector also comprises a shielding shell in the outer shell of the docking, the side wall of the shielding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in the positioning groove i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共面度高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电子电气装置中不可缺少的元件。随着电子电气装置的更新换代,电连接器已发展成相当成熟的产品。对于电连接器提而言,能够接触稳定并且可靠、高速的传输信号或者电流是必须的。一般而言,对于具有双排或者多排表面焊接式端子焊接脚的电连接器,尤其需要注意整个电连接器焊接部分的共面度。如果焊接部分共面度不一致,最后可能形成空焊,从而使得电连接器不能可靠稳定的达成传输,并且焊接完成后的电连接器也难以检测。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作进一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组装方便,焊接面共面度较好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部及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主体部,所述对接部设有自前向后凹陷的插接腔,所述主体部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收容空间,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组和与所述第一端子组配合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设有收容在所述插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组设有收容在所述插接腔内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上下相向设置,所述主体部设有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对接部设有位于所述插接腔两侧的两个壁部,所述主体部设有自所述侧壁向前延伸贴附在所述壁部外侧的若干凸条及位于相邻两个凸条之间的定位槽,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遮蔽在所述对接部外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设有定位在所述定位槽内的壳体侧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个壁部设有自所述壁部外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推抵在所述凹槽内的推弹臂,所述推弹臂沿前后方向将所述遮蔽壳体固定在所述对接部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绝缘块及射出成型在所述第一绝缘块内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块内的第一固定部及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前延伸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第二绝缘块和射出成型在第二绝缘块内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块内的第二固定部及自第二固定部向前延伸的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绝缘块与所述第二绝缘块相配合且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所述侧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槽及位于所述第一导引槽下方的第二导引槽,所述第一导引槽、所述第二导引槽均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引槽相配合的第一导引块,所述第二绝缘块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引槽配合的第二导引块,所述第一端子组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绝缘块配合将所述第一端子固定的第三绝缘块,所述第三绝缘块设有第三导引块,所述第三导引块与所述第二导引块沿所述电连接器的对接方向前后对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上还设有自所述第一导引槽继续凹陷并贯穿所述至少一个侧壁的第一固持槽,所述第一绝缘块还设有自所述第一导引块继续向外突出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固持槽配合将所述第一绝缘块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还设有自所述第二导引槽继续凹陷且贯穿所述至少一个侧壁的第二固持槽及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固持槽后侧的第三固持槽,所述第一固持槽与所述第二固持槽沿所述电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下对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绝缘块还设有自第二导引块向外继续突出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固持槽配合将所述第二绝缘块配合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三绝缘块设有自所述第三导引块向外继续突出的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与所述第三固持槽配合将所述第三绝缘块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绝缘块在所述第二导引块的顶部还设有向上突出且自后向前延伸的第二凸肋,所述第三绝缘块在所述第三导引块的顶部设有向上突出且与所述第二凸肋前后对齐的第三凸肋,所述第二凸肋、所述第三凸肋与所述第二导引槽的顶壁相抵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块设有位于底部的第一底面和自所述第一底面向下突出延伸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绝缘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底面抵接的第二顶面、与所述第二顶面相对的第二底面以及自所述第二顶面凹陷形成以与所述第一突出部配合固定的扣合腔,所述扣合腔向后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通在绝缘本体的壁部上设置凸条及形成在凸条之间的定位槽将遮蔽壳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使得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在对接方向上达成一个固定配合,同时遮蔽壳体在上下方向不会对电连接器造成影响,从而方便电连接器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在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模组(未标号)以及遮罩在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遮蔽壳体4。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对接部11及自对接部11向后延伸与所述对接部11一体成型的主体部12。所述对接部11设有位于最前端的插接面111、自插接面111向后凹陷的插接腔110、位于所述插接腔110底部的底板112、位于所述插接腔110顶部的顶板113以及上下连接所述底板112与所述顶板113的两个壁部114。所述顶板113上设有自下向上凹陷而成的若干端子收容槽115,所述底板112上设有自上而下凹陷而成的若干端子收容槽115,所述顶板113上的端子收容槽115与所述底板112上的端子收容槽115上下一一对应相对。所述两个壁部114位于所述插接腔110的两侧,每个所述壁部114的前端分别设有自插接面111向后倾斜延伸而成的两个导引面1101,如此方便外界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插入。每个所述壁部114靠近所述插接面111的一端设有自外侧面向内凹陷而成的凹槽1141,每个所述凹槽1141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底板112。所述主体部12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收容空间120、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20两侧的两个侧壁121、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20顶部的顶壁122、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20底部的底壁123、自每个所述侧壁121向前延伸贴附在所述对接部11的两个壁部114上的若干凸条1211以及沿上下方向位于相邻两个凸条1211之间的若干定位槽1212。所述底壁123与所述底板112前后一体成型,且所述底壁123的底面与所述底板112的底面共面。请结合图3所示,所述顶壁122的顶面高于所述顶板113的顶面,在所述顶壁122与所述顶板113衔接处形成台阶形的抵接部116。所述底壁123后部上下贯穿形成让位空间124,所述让位空间124与所述收容空间120连通。所述底壁123靠近所述底板112的前部设有上下贯穿的两个穿孔125。所述两个侧壁121中的每个侧壁121朝向所述收容空间120的一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槽1213、位于第一导引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部及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主体部,所述对接部设有自前向后凹陷的插接腔,所述主体部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收容空间,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组和与所述第一端子组配合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设有收容在所述插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组设有收容在所述插接腔内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上下相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有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对接部设有位于所述插接腔两侧的两个壁部,所述主体部设有自所述侧壁向前延伸贴附在所述壁部外侧的若干凸条及位于相邻两个凸条之间的定位槽,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遮蔽在所述对接部外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设有定位在所述定位槽内的壳体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部及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主体部,所述对接部设有自前向后凹陷的插接腔,所述主体部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收容空间,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组和与所述第一端子组配合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设有收容在所述插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组设有收容在所述插接腔内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上下相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有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对接部设有位于所述插接腔两侧的两个壁部,所述主体部设有自所述侧壁向前延伸贴附在所述壁部外侧的若干凸条及位于相邻两个凸条之间的定位槽,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遮蔽在所述对接部外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设有定位在所述定位槽内的壳体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壁部设有自所述壁部外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推抵在所述凹槽内的推弹臂,所述推弹臂沿前后方向将所述遮蔽壳体固定在所述对接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绝缘块及射出成型在所述第一绝缘块内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块内的第一固定部及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前延伸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第二绝缘块和射出成型在第二绝缘块内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块内的第二固定部及自第二固定部向前延伸的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绝缘块与所述第二绝缘块相配合且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侧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槽及位于所述第一导引槽下方的第二导引槽,所述第一导引槽、所述第二导引槽均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引槽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永炽容志强梁丽丽游万益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