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panel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display panel includes a substrate, a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 display area, fan out area and a plurality of drive chip; a plurality of signal lines that are formed in the display area; a plurality of pixel regions, formed in the display area, and the signal line is connected to a plurality of fan out wire formation; in the end of the fan out area, fan out wire is connected with a signal lin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an out wire driving chip; connecting part forming and fanout area;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lines, formed in the connecting part, the connecting lin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drive chip; wherein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fan out connection settings the. Since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communication driver chip is arranged in the fan out area, the area of wire fanout fanout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in a limited space, reasonable space layout, reduce the resistan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n out conductor, improve or even eliminate color, improve the display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显示器一般都基于主动开关进行控制,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器、QLED(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从外观结构来看,既有平面型显示器、也有曲面型显示器。对于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两大部分,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并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对于OLED显示器,采用机发光二极管自发光来进行显示,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QLED显示器结构与OLED技术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QLED的发光中心由量子点(Quantumdots)物质构成。其结构是两侧电子(Electron)和空穴(Hole)在量子点层中汇聚后形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显示区域、扇出区和多个驱动芯片;多条信号线,形成于所述显示区域;多个像素区,形成于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信号线耦接;多条扇出导线,形成于所述扇出区,所述扇出导线的一端与所述信号线连接,所述扇出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连接部,形成与所述扇出区内;多条连接线,形成于连接部内,所述驱动芯片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其中,多条所述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连接部的设置位置的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显示区域、扇出区和多个驱动芯片;多条信号线,形成于所述显示区域;多个像素区,形成于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信号线耦接;多条扇出导线,形成于所述扇出区,所述扇出导线的一端与所述信号线连接,所述扇出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连接部,形成与所述扇出区内;多条连接线,形成于连接部内,所述驱动芯片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其中,多条所述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连接部的设置位置的排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所述扇出区包括第一扇出区和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扇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的多条第一扇出导线,所述第二扇出区包括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的多条第二扇出导线;所述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扇出区的第一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扇出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扇出区内靠近所述第二扇出区的一侧,多条所述第一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设置位置的排布;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扇出区内靠近所述第一扇出区的一侧,多条所述第二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位置的排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所述扇出区包括第一扇出区和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扇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的多条第一扇出导线,所述第二扇出区包括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的多条第二扇出导线;所述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扇出区的第一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扇出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扇出区的中间位置,多条所述第一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端的设置位置的排布;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扇出区的中间位置,多条所述第二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位置的排布。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源极驱动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和所述栅极驱动芯片通过所述连接部上的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扇出导线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扇出区内靠近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一侧,多条所述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连接部的设置位置的排布。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源极驱动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和所述栅极驱动芯片通过所述连接部上的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扇出导线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扇出区的中间位置,多条所述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第一端的设置位置的排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第一源极驱动芯片、第二源极驱动芯片、第一栅极驱动芯片、第二栅极驱动芯片,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相邻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同一侧为第一边,所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所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的两侧;所述扇出区包括第一扇出区和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扇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的多条第一扇出导线,所述第二扇出区包括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的多条第二扇出导线;所述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扇出区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扇出区的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的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上的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扇出区的中间位置,多条所述第一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设置位置的排布;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扇出区的中间位置,多条所述第二扇出导线作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猷仁,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