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19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属于电站间接空冷散热器领域。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以冷却三角的形式沿间冷塔底部周向均匀布置,且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垂直布置,所述冷却三角由翅片管束、翅片管束两侧的钢结构支撑和百叶窗构成,其中所述百叶窗设置在所述冷却三角的开口部;每个翅片管束均由基管和穿过所述基管的若干个散热翅片构成;所述散热翅片为弧形板,所述散热翅片与水平面间设有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圆弧形翅片结构,改变散热器出口空气流动方向,减小间接空冷系统空气流动阻力。

Finned tube bundle radiator with air induction fun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nned tube bundle radiator with air induction func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indirect air cooling radiator of power station. A kind of air induction fin tube radiator arranged evenly to cool the triangle form along the cooling tower at the bottom of the week, and the fin tube radiator are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cooling triangle of the finned pipe bundle, finned tube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eel structure support and louver structure, wherein the shutter is arranged in the opening portion the cooling of the triangle; each consists of a base pipe and finned tubes are through a plurality of radiating fins and the base tube is formed; the radiating fin is a curved plate, with the fin angle with the horizontal plane. Through the arc-shaped fin structure, the air flow direction of the radiator outlet is changed, and the air flow resistance of the indirect air cooling system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属于电站间接空冷散热器领域。
技术介绍
间接空冷系统作为电站汽轮机排汽冷却形式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获得了广泛采用。工作原理为冷却空气在空冷塔内部和外部压力差形成的抽吸力作用下吸入塔内,空气流经散热器吸热后,产生热浮力,从塔顶部流出,把空气热量带入环境中。间接空冷系统的空冷散热器有两种布置结构,一种为水平布置在空冷塔内,另一种为垂直布置在空冷塔底四周。空冷散热器垂直布置结构由于其较好的防风特性以及便于实现“三塔合一”一体化设计,成为间接空冷系统优先采用的结构形式。为减少占地面积,垂直布置的空冷散热器的翅片管束呈“Λ”型排列。现有电站间接空冷系统塔外垂直布置散热器管束多为平直大翅片形式,如图1和图2所示。环境空气在浮升力驱动下流经平直翅片通道,由于间冷塔抽吸力方向和气流方向垂直,使散热器出口的流动方向改变,产生很大的局部阻力损失,系统压降增加,塔身抽吸空气的能力下降,流动示意图如图3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可以解决间接空冷塔内空气流动转向阻力大,流动不均匀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若干个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以冷却三角的形式沿间冷塔底部周向均匀布置,且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垂直布置,所述冷却三角由翅片管束、翅片管束两侧的钢结构支撑和百叶窗构成,其中所述百叶窗设置在所述冷却三角的开口部;每个翅片管束均由基管和穿过所述基管的若干个散热翅片构成;所述散热翅片为弧形板,所述散热翅片与水平面间设有夹角。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层间距相同。进一步的,在翅片管束散热器的进风侧,所述散热翅片与水平面夹角为0°;在翅片管束散热器的出风侧,所述散热翅片与水平面夹角α为10°~6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为圆弧的一部分,根据翅片管束的宽度W和α确定弧形散热翅片的半径R和弧长L,其中:R=W/Sinα,进一步的,所述间冷塔为双曲线空冷塔,所述冷却三角中的翅片管束呈Λ型。进一步的,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的上下部与联箱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是通过圆弧形翅片结构,改变散热器出口空气流动方向,减小间接空冷系统空气流动阻力。此外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翅片管束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可以抵御环境大风的不利影响,使塔内空气流动更均匀和通畅,提高间接空冷系统吸风能力。具体的,在无风和小风状况下,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可以有效减小系统空气流动阻力;大风天气,在减小系统阻力的前提下还可以避免“穿膛风”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翅片管束空气流动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翅片管束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间接空冷系统空气流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翅片管束空气流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翅片管束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间接空冷系统空气流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弧形散热翅片结构细节图;其中,1-散热翅片,2-基管,3-翅片管束,4-间冷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即通过改变现有平直翅片结构,起到降低间接空冷系统空气流动阻力,改善空气流场的作用。若干个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以冷却三角的形式沿间冷塔底部周向均匀布置,且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垂直布置。所述冷却三角由翅片管束3、翅片管束3两侧的钢结构支撑和百叶窗构成,其中所述百叶窗设置在所述冷却三角的开口部,百叶窗根据气候不同,来选择张开或关闭,如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百叶窗将完全打开,以达到最大散热效果;在冬季气温较低时,百叶窗将关闭,以防止外界冷空气冻结散热翅片与基管。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翅片管束3均由基管2和穿过所述基管2的若干个散热翅片1构成;所述散热翅片1为弧形板,所述散热翅片1与水平面间设有夹角。弧形的散热翅片能够诱导空气流动,减小系统流动阻力。所述散热翅片1之间的层间距相同。在翅片管束散热器的进风侧,所述散热翅片1与水平面夹角为0°;在翅片管束散热器的出风侧,所述散热翅片1与水平面夹角α为10°~60°。根据间冷塔的塔型、翅片管束散热器尺寸以及当地风速风向确定最优的出口角度α。如图7所示,所述散热翅片1为圆弧的一部分,根据翅片管束的宽度W和α确定弧形散热翅片的半径R和弧长L,其中:R=W/Sinα,在相同散热面积下,翅片管束宽度减小,散热器结构更紧凑。所述间冷塔4为双曲线空冷塔,所述两侧翅片管束1呈Λ型,可增大冷却面积,同时减少占地面积。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的上下部与联箱相连。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是对现有形式的改进,对其上下游设备的结构和工作条件没有特殊要求,对于相同散热要求下,空冷塔和散热器管束其他参数等均无改变。本专利技术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可以适用于电站、化工厂等翅片管束进出口空气流场发生偏转的场合。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若干个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以冷却三角的形式沿间冷塔(4)底部周向均匀布置,且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垂直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三角由翅片管束(3)、翅片管束(3)两侧的钢结构支撑和百叶窗构成,其中所述百叶窗设置在所述冷却三角的开口部;每个翅片管束(3)均由基管(2)和穿过所述基管(2)的若干个散热翅片(1)构成;所述散热翅片(1)为弧形板,所述散热翅片(1)与水平面间设有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若干个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以冷却三角的形式沿间冷塔(4)底部周向均匀布置,且所述翅片管束散热器垂直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三角由翅片管束(3)、翅片管束(3)两侧的钢结构支撑和百叶窗构成,其中所述百叶窗设置在所述冷却三角的开口部;每个翅片管束(3)均由基管(2)和穿过所述基管(2)的若干个散热翅片(1)构成;所述散热翅片(1)为弧形板,所述散热翅片(1)与水平面间设有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1)之间的层间距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空气诱导作用的翅片管束散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宽刘文英崔超征少卿张立峰杨松孙兆儒付泺文刘卓辉马春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