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包括呈拱形结构的煤棚,所述煤棚的内部设有用于储存煤炭的容纳空间,所述煤棚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出风孔,所述煤棚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风管连通的送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送风机将风引至导风管内,并通过出风孔将风排出,从而将煤棚内部的粉尘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引流向下,并通过煤炭堆的粗糙表面有效吸附粉尘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解决了现有抑尘方法对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治理效果有限的问题,改善了煤棚内的空气质量,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健康。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
技术介绍
[0002]煤炭的存放方式正由露天堆放逐步向全封闭式储存改变,煤场封闭的形式主要有钢结构封闭和膜结构封闭,膜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近年来,气膜全封闭煤棚因具有重量轻、跨度大、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和投资少等优势,在煤炭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0003]煤场采用气膜全封闭煤棚全封闭后,内部将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空气流动性差,粉尘浓度高,恶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存在工作人员健康风险问题,目前,常见的气膜全封闭煤棚内环境治理方法主要包括苫盖、洒水、射雾器抑尘等,然而,这些方法虽然对粉尘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其他有害气体,尤其是汽车尾气,起到的治理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该抑尘煤场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有效治理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解决了现有抑尘方法对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治理效果有限的问题,改善了煤棚内的空气质量,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包括呈拱形结构的煤棚,所述煤棚的内部设有用于储存煤炭的容纳空间,所述煤棚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出风孔,所述煤棚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风管连通的送风机。
[0006]进一步地,所述煤棚包括呈环形结构的挡煤墙和设置在所述挡煤墙上的气膜,所述挡煤墙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送风机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风管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挡煤墙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气膜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挡煤墙的另一侧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排风阀。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膜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所述导风管,若干个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导风管的上部,并关于所述导风管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孔的出风方向朝下。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膜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管为橡胶软管或塑料软管。
[0013]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出风孔之间的距离为1.0
‑
1.5m。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孔的直径为25
‑
30c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送风机将风引至导风管内,并通过出风孔将风排出,从而将煤棚内部的粉尘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引流向下,并通过煤炭堆的粗糙表面有效吸附粉尘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解决了现有抑尘方法对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治理效果有限
的问题,改善了煤棚内的空气质量,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挡煤墙、2
‑
气膜、3
‑
导风管、4
‑
出风孔、5
‑
送风机、6
‑
煤炭、7
‑
排气口、8
‑
排气阀、9
‑
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1
[0025]由图1所示,一种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包括呈拱形结构的煤棚,煤棚的内部设有用于储存煤炭6的容纳空间9,煤棚包括呈环形结构的挡煤墙1和设置在挡煤墙1上的气膜2,气膜2通过固定螺栓与挡煤墙1的顶部连接(图中未显示出来),气膜2的顶部设有排气口7,排气口7上设有排气阀8,气膜2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导风管3,导风管3为橡胶软管或塑料软管,煤棚的外侧设有送风机5,挡煤墙1靠近送风机5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图中未显示出来),送风机5通过进风口与导风管3连通,导风管3的上部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出风孔4,若干个出风孔4关于导风管3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出风孔4的出风方向朝下,相邻两个出风孔4之间距离为1.0
‑
1.5m,出风孔4的直径为25
‑
30cm,挡煤墙1的另一侧设有排风口,排风口上设有排风阀(图中未显示出来)。
[0026]通过送风机5将风引至导风管3内,并通过出风孔4将风朝下排出,从而将煤棚内的粉尘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引流向下,利用粉尘的重力自然沉降,通过煤炭6的粗糙表面有效吸附粉尘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解决了现有抑尘方法对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治理效果有限的问题,改善了气膜全封闭煤棚内的空气质量,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还可通过调节送风机5的频率来控制出风孔4的风速风量,同时,出风孔4排出的风能够在煤棚内形成流场,使煤棚内的有害气体不易堆积,并通过挡煤墙1上排风阀和气膜2顶部的排气阀8排出。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拱形结构的煤棚,所述煤棚的内部设有用于储存煤炭的容纳空间,所述煤棚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出风孔,所述煤棚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风管连通的送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棚包括呈环形结构的挡煤墙和设置在所述挡煤墙上的气膜,所述挡煤墙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送风机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风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煤墙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气膜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煤墙的另一侧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排风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膜全封闭式抑尘煤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魁胜,赵彦彬,刘纪亮,王文鹤,柳倩倩,潘雪松,王光辉,李俊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