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048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无极变速器,主要包括输入轴、差速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直接挡离合器、低速挡离合器、第一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无级变速机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第三齿轮传动机构、第四齿轮传动机构和输出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无极变速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以及差速器的优点,大大地增大了无极变速器传递的扭矩、冲击性、变速范围以及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广泛使用。

Endless transmiss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steplesstransmission mainly comprises an input shaft, differential, a first clutch, a second clutch, direct clutch, low gear clutch, a first planetary gear train, second planetary gear train, stepless speed change mechanism, first gear, second gear, third gear, fourth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output the invention combines shaft CVT, dual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differential advantages, greatly increases the torque, impact, speed range and efficiency of CVT transmiss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can be widely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极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极变速器,尤其涉及无极变速器。
技术介绍
无极变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目前,无极变速器有多种。例如液压无极变速器,电力无极变速器,机械式无极变速器等。因液力无极变速器效率低,加工要求高。电力无极变速器材料要求高,结构复杂等,机械无极变速器不适合大扭矩,承载能力耐冲击性差,速比变化范围小等,故一般适合中小功率的传动并难以适合大功率传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离合差速式无极变速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无极变速器,包括输入轴、差速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直接挡离合器、低速挡离合器、第一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无级变速机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第三齿轮传动机构、第四齿轮传动机构和输出轴,输入轴与输入轴齿轮连接,输入轴齿轮与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并与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相连,与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相连接的差速器行星齿轮可以各自绕差速器行星齿轮轴转动,差速器上半轴齿轮和差速器下半轴齿轮与差速器行星轮啮合;锥齿轮A和锥齿轮B分别与差速器上半轴齿轮和差速器下半轴齿轮固定连接,锥齿轮A和锥齿轮B还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极变速器

【技术保护点】
无极变速器,包括输入轴、差速器(31)、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直接挡离合器、低速挡离合器(9)、第一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无级变速机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第三齿轮传动机构、第四齿轮传动机构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与输入轴齿轮(2)连接,输入轴齿轮(2)与差速器输入齿轮(3)啮合并与差速器行星齿轮轴(4)相连,与差速器行星齿轮轴(4)相连接的差速器行星齿轮(21)可以各自绕差速器行星齿轮轴(4)转动,差速器上半轴齿轮(5)和差速器下半轴齿轮(20)与差速器行星轮(21)啮合;锥齿轮A(6)和锥齿轮B(19)分别与差速器上半轴齿轮(5)和差速器下半轴齿轮(20)...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极变速器,包括输入轴、差速器(31)、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直接挡离合器、低速挡离合器(9)、第一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无级变速机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第三齿轮传动机构、第四齿轮传动机构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与输入轴齿轮(2)连接,输入轴齿轮(2)与差速器输入齿轮(3)啮合并与差速器行星齿轮轴(4)相连,与差速器行星齿轮轴(4)相连接的差速器行星齿轮(21)可以各自绕差速器行星齿轮轴(4)转动,差速器上半轴齿轮(5)和差速器下半轴齿轮(20)与差速器行星轮(21)啮合;锥齿轮A(6)和锥齿轮B(19)分别与差速器上半轴齿轮(5)和差速器下半轴齿轮(20)固定连接,锥齿轮A(6)和锥齿轮B(19)还分别与锥齿轮C(8)和锥齿轮D(18)啮合;锥齿轮D(18)通过轴分别与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器(16)和双离合机构第二离合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一全汤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通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