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00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包括移动滚轮和主机箱体外壳,所述主机箱体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拉把手,所述提拉把手与主机箱体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把手固定螺栓,所述主机箱体外壳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逆变器箱门,所述逆变器箱门与主机箱体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所述逆变器箱门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且逆变器箱门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箱门透气孔;通过设计在散热风管和内置辅助风管,便于加速内部空气流动,进而便于对内部电子元件进行降温,避免了内部电子元件温度过高,造成主机烧毁的问题,进而便于保障内部的电子元件在正常的温度内进行工作,进而便于延长逆变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An inverter controller for fast c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quick cooling roller and the inverter controller, including mobile host case shell, on the surface of the host casing provided with lifting handle, connecting the pull handle and the host box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fixing bol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main casing set a door at the junction of the inverter, the inverter box door and the box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hinge, the upper end of a front surface of the inverter box door control switch is arranged, and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box door near the inverter control switch of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are provided with door holes; through the design of cooling air ducts and the built-in auxiliary air duct, for accelerating the internal air flow,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inter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oling, avoid the inter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caused by high temperature burning host Therefore, it is convenient to protect the inter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work in normal temperature, so as to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inverter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
本技术属于逆变控制器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一种DCtoAC的变压器,它其实与转化器是一种电压逆变的过程。转换器是将电网的交流电压转变为稳定的12V直流输出,而逆变器是将Adapter输出的12V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的高压交流电;两个部分同样都采用了用得比较多的脉宽调制(PWM)技术。其核心部分都是一个PWM集成控制器,Adapter用的是UC3842,逆变器则采用TL5001芯片。TL5001的工作电压范围3.6~40V,其内部设有一个误差放大器,一个调节器、振荡器、有死区控制的PWM发生器、低压保护回路及短路保护回路等。现有的逆变控制器降温速度慢,不便于内部电子元件降温,容易造成电路烧毁,进而影响逆变控制器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逆变控制器降温速度慢,不便于内部电子元件降温,容易造成电路烧毁,进而影响逆变控制器使用寿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包括移动滚轮和主机箱体外壳,所述主机箱体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拉把手,所述提拉把手与主机箱体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把手固定螺栓,所述主机箱体外壳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逆变器箱门,所述逆变器箱门与主机箱体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所述逆变器箱门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且逆变器箱门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箱门透气孔,所述逆变器箱门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的下方设置有开启把手槽,且逆变器箱门的前表面远离控制开关的一端设置有箱门锁,所述主机箱体外壳的前表面靠近逆变器箱门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吹风扇,所述主机箱体外壳上靠近散热吹风扇的外侧设置有风扇外壳,所述散热吹风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主机箱体外壳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滚轮支架,所述移动滚轮安装在移动滚轮支架上,所述主机箱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箱体侧盖,所述箱体侧盖与主机箱体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侧盖固定螺钉,所述箱体侧盖上设置有侧盖透气孔,所述主机箱体外壳的内部靠近散热吹风扇的后方设置有散热风管,所述散热风管的上方设置有辅助散热风管,所述辅助散热风管上靠近主机箱体外壳的位置处设置有风管固定卡扣,且辅助散热风管上靠近主机箱体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吹风孔。优选的,所述辅助散热风管与主机箱体外壳通过风管固定卡扣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风管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散热风管分别安装在主机箱体外壳的内部靠近散热吹风扇的后方。优选的,所述辅助散热风管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辅助散热风管分别安装在两个散热风管的上方。优选的,所述吹风孔共至少设置有十个,且十个吹风孔分别分布在四个辅助散热风管上靠近电子元件侧。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在散热风管和内置辅助风管,便于加速内部空气流动,进而便于对内部电子元件进行降温,避免了内部电子元件温度过高,造成主机烧毁的问题,进而便于保障内部的电子元件在正常的温度内进行工作,进而便于延长逆变控制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逆变器箱门;2、提拉把手;3、侧盖固定螺钉;4、控制开关;5、开启把手槽;6、箱门透气孔;7、散热吹风扇;8、移动滚轮支架;9、箱门锁;10、移动滚轮;11、主机箱体外壳;12、合页;13、箱体侧盖;14、侧盖透气孔;15、把手固定螺栓;16、风扇外壳;17、散热风管;18、辅助散热风管;19、吹风孔;20、风管固定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包括移动滚轮10和主机箱体外壳11,主机箱体外壳11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拉把手2,提拉把手2与主机箱体外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把手固定螺栓15,主机箱体外壳11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逆变器箱门1,逆变器箱门1与主机箱体外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12,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4,且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箱门透气孔6,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4的下方设置有开启把手槽5,且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远离控制开关4的一端设置有箱门锁9,主机箱体外壳11的前表面靠近逆变器箱门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吹风扇7,主机箱体外壳11上靠近散热吹风扇7的外侧设置有风扇外壳16,散热吹风扇7与控制开关4电性连接,主机箱体外壳1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滚轮支架8,移动滚轮10安装在移动滚轮支架8上,主机箱体外壳11的一侧设置有箱体侧盖13,箱体侧盖13与主机箱体外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侧盖固定螺钉3,箱体侧盖13上设置有侧盖透气孔14,主机箱体外壳11的内部靠近散热吹风扇7的后方设置有散热风管17,散热风管17的上方设置有辅助散热风管18,辅助散热风管18上靠近主机箱体外壳11的位置处设置有风管固定卡扣20,且辅助散热风管18上靠近主机箱体外壳11的内侧设置有吹风孔19。优选的,辅助散热风管18与主机箱体外壳11通过风管固定卡扣20固定连接。优选的,散热风管1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散热风管17分别安装在主机箱体外壳11的内部靠近散热吹风扇7的后方。优选的,辅助散热风管18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辅助散热风管18分别安装在两个散热风管17的上方。优选的,吹风孔19共至少设置有十个,且十个吹风孔19分别分布在四个辅助散热风管18上靠近电子元件侧。本技术中的辅助散热风管18为扁平型结构,并通过风管固定卡扣20进行固定,便于将散热吹风扇对内部各电子元件进行降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安装好后,接通电源通过控制开关4启动散热吹风扇7,进而便于外界的冷风送入到散热风管17的内部,进而送入到辅助散热风管18的内部,进而冷风从吹风孔19对电子元件进行降温,同时也可吹走落在电子元件表面的灰尘,进而便于内部各个电子元件正常运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包括移动滚轮(10)和主机箱体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拉把手(2),所述提拉把手(2)与主机箱体外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把手固定螺栓(15),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逆变器箱门(1),所述逆变器箱门(1)与主机箱体外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12),所述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4),且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箱门透气孔(6),所述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4)的下方设置有开启把手槽(5),且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远离控制开关(4)的一端设置有箱门锁(9),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前表面靠近逆变器箱门(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吹风扇(7),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上靠近散热吹风扇(7)的外侧设置有风扇外壳(16),所述散热吹风扇(7)与控制开关(4)电性连接,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滚轮支架(8),所述移动滚轮(10)安装在移动滚轮支架(8)上,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一侧设置有箱体侧盖(13),所述箱体侧盖(13)与主机箱体外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侧盖固定螺钉(3),所述箱体侧盖(13)上设置有侧盖透气孔(14),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内部靠近散热吹风扇(7)的后方设置有散热风管(17),所述散热风管(17)的上方设置有辅助散热风管(18),所述辅助散热风管(18)上靠近主机箱体外壳(11)的位置处设置有风管固定卡扣(20),且辅助散热风管(18)上靠近主机箱体外壳(11)的内侧设置有吹风孔(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快速降温的逆变控制器,包括移动滚轮(10)和主机箱体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拉把手(2),所述提拉把手(2)与主机箱体外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把手固定螺栓(15),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逆变器箱门(1),所述逆变器箱门(1)与主机箱体外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12),所述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4),且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箱门透气孔(6),所述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4)的下方设置有开启把手槽(5),且逆变器箱门(1)的前表面远离控制开关(4)的一端设置有箱门锁(9),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前表面靠近逆变器箱门(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吹风扇(7),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上靠近散热吹风扇(7)的外侧设置有风扇外壳(16),所述散热吹风扇(7)与控制开关(4)电性连接,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滚轮支架(8),所述移动滚轮(10)安装在移动滚轮支架(8)上,所述主机箱体外壳(11)的一侧设置有箱体侧盖(13),所述箱体侧盖(13)与主机箱体外壳(11)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唐万光陈定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欣顿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