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及其模板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83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及其模板施工工艺,包括三角架竖向支撑、斜向支撑、水平支撑、校模对位螺杆、挂架以及安装在脚手架顶部的轨道组件,通过各结构相互拼接成上、中、下模板;将施工脚手架和模板用校模对位螺杆悬挂在已成型的混凝土筒壁(“底段混凝土”)上,即所有施工平台上的荷载均靠对拉螺杆传递到已成型的中、下段混凝土上,并以上层三脚架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附着在模板上,组立合构为施工平台,上、中、下三层循环往复,直至完成整个筒壁的施工,其施工方法简单,施工设备可以周而复始使用,成本低,施工效率高。

Suspended tripod scaffold and its formwor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spension type tripod scaffolding and formwor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tripod vertical support, diagonal bracing, horizontal support, school die contraposition screw, rack and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scaffolding track assembly, through the structure splic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scaffolding and formwork; formwork for school die contraposition screw hanging in the concrete tube wall has been formed (\bottom concrete\), namely load all construction on the platform are on transfer to pull screw has been formed in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s of the concrete, and above layer three tripod scaffold as the operating platform, suspension type tripod scaffold attached to the template that group formed as the construction platform, and the three layer again, until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all, the simple construction metho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can be repeatedly used, the cost of Low, high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及其模板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施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及其模板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脚手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场地,其样式多种多样,功能性也各有差异。在大型建筑设备中,冷却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冷却塔的施工由于局限于成本及造价的问题,目前设备有限,没有一套完整的针对大型冷却塔施工专用设备。而且,由于冷却塔自身体积的原因,现有的施工方法有限,安全性较差,施工效率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及其模板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简单,施工设备可以周而复始使用,成本低,施工效率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包括三角架竖向支撑、斜向支撑、水平支撑、校模对位螺杆、挂架以及安装在脚手架顶部的轨道组件;所述水平支撑呈90°垂直安装在竖向支撑上;所述斜向支撑的两端安装在水平支撑和竖向支撑之间,并与水平支撑和竖向支撑围成三角状;所述竖向支撑、斜向支撑、水平支撑搭接成脚手架底层模板,底层模板上搭接有相同组件拼接成的中层模板和上层模板,上层模板搭接在中层模板上;所述中层模板和上层模板上设置有校模对位螺杆,三层模板均靠校模对位螺杆固定在混凝土墙壁上,校模对位螺杆的一端拉紧在中层模板的水平支撑上,另一端拉紧在上层模板的斜向支撑上,校模对位螺杆与水平支撑及斜向支撑之间围成三角形,用于固定底层模板和上层模板,在底层模板和中层模板之间还固定悬挂有挂架,挂架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中层模板的水平支撑上,其底部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上层模板的上端面安装轨道组件,轨道组件由走道板、轨道夹具和轨道;所述轨道装夹在轨道夹具内,轨道夹具安装在走道板上,走道板固定安装在上层模板的水平支撑上;所述上层模板的水平支撑的一侧还垂直安装有栏杆,栏杆上绑接有照明灯。优选的,所述校模对位螺杆由对拉螺杆和带外螺纹的硬质塑料套管组成,硬质塑料套管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对拉螺杆,硬质塑料套管的长度根据设计壁厚确定,其两端与模板接触处垫2mm厚胶皮或5mm后中密海绵。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的模板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组装模板前,须按冷却塔筒壁的周长计算出所需模板对数,不足整块处用特制450或600宽的小模板进行调节;当周长余量小于小模板宽度,将大模板间的竖向搭接宽度适当减小,每块模板与竖向支撑1的搭接不得小于20mm;S2:模板本体安装:模板工作面须打磨清洗干净,遍涂色拉油后再进行组装,同时,因上、下两块模板系承插对接,须将下面一块模板顶口的混凝土清理干净,上、下两块模板用U型扣件或M12×40螺栓连接,当高差较大需进行调平时,水平缝处须用钻孔小木条垫平,再用M12×40螺栓连接;S3:模板安全防护及防污染设施设置:模板的加固采用校模对位螺杆及三脚架杆件进行加固,校模对位螺杆的硬质塑料套管的长度根据设计壁厚确定,套管两端与模板接触处垫2mm厚胶皮或5mm后中密海绵,堵孔时先将胶皮或海绵取出,用石棉水泥抹平;筒壁1-3板采用对拉杆焊止水片加固,第4板及以上开始采用硬质塑料套管42,在组装三脚架、模板的同时,将各层走道跳板铺好,供各工种操作使用,根据斜长值对模板进行控制,在筒壁施工过程中,兼顾模板的斜率、圆弧平滑度及拉尺读数,确保塔筒线形流畅、美观;S4:钢筋绑扎:钢筋由竖向筋、环向筋和拉筋组成,施工顺序为先竖筋后环筋﹑拉筋;竖向筋的递减或增加按每榀进行,其最矮的一排高出待浇层模板上口,不小于钢筋的搭接长度,并用拉筋和保护层垫块将钢筋骨架的尺寸和位置固定好,保护层垫块固定在环筋绑扎好的外侧,其拉筋分布在第1、2板范围内环向、竖向间距均为500mm,余部均为1000mm,并呈梅花形分布;S5:铺设料斗轨道:先将轨道夹具安放到走道板上,将一段的L形钢筋插入模板孔洞中,安放间距为三米,再将长度为三米的角钢置于轨道夹具上两根直径为16的钢筋之间,每两块轨道夹具之间安放两道角钢。S6:料斗就位接泵管出口:在泵口和料斗之间放置一料槽,用于缓冲由于混凝土的泵送与料斗运输的时间差,使两操作步骤衔接自然,由专人用对讲机与泵送操作者联系,实时监控混凝土供求是否平衡,确保混凝土顺利装入料斗;S7:浇筑混凝土:先将已凿毛﹑清洗干净的施工缝及钢筋﹑模板用水湿润,砼的浇筑方法及振捣保持同环梁,浇灌后对砼表面找平压实,确保砼顶面比模板上口低1-2cm;S8:拆模翻模:拆除最下层脚手架和模板后,随即将拆除的三脚架和模板提运到顶层的脚手架平台上,进行上一节脚手架和模板的安装,从距顶升平桥最远处分两个方向、内外同步逐步退拆,至顶升平桥位置处结束。优选的,所述S4中钢筋由现场钢筋加工场加工,通过汽车和人力转运至起吊位置,每层筒壁使用的钢筋先在地面统计堆放好,由建筑吊和液压顶升平桥分批吊运到操作面后分散堆放,针对直径d≥20mm的环筋宜采用直螺纹或焊接接头,d<20mm的环筋采用绑扎接头。优选的,所述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钢筋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焊接为50%,环筋搭接为25%,竖筋搭接为33%,环、竖向钢筋相邻接头的中心间距≮1.3×40d,局部接头错位率须辅以单面搭接焊连接。优选的,所述S5中角钢之间相互拼接,最终连成环形的双轨道,用于料斗运输混凝土。优选的,所述S6中冷却塔筒壁砼由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制、砼罐车运至现场,30m以下砼采用汽车泵输送,30m以上采用8018型拖式泵输送至工作面后由人工转运入仓,采用斜面分层法浇筑。优选的,所述砼应选用级配良好、质量优良的机制碎石及中砂作为砼的骨料,针对施工过程中现场混凝土的塌落度、易性指标,应及时与砼搅拌站、试验室联系并适量调整,其混凝土原材料应始终由同一厂家供应,确保砼配合比,筒壁砼施工时,对每节砼进行取样,建立砼跟踪管理台帐,做好混凝土质量的跟踪管理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及其模板施工工艺,冷却塔筒壁采用三脚架悬挂式脚手架施工,将施工脚手架和模板用校模对位螺杆悬挂在已成型的混凝土筒壁上,并以上层三脚架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进行上一层的模板、脚手架安装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施工,悬挂式脚手架和模板按三层设置,循环使用,即在拆除最下层脚手架和模板后,随即将拆除的三脚架和模板提运到顶层的脚手架平台上,进行上一节脚手架和模板的安装,周而复始,直至完成整个筒壁的施工,其施工方法简单,施工设备可以周而复始使用,成本低,施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校模对位螺杆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轨道组件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图中:1竖向支撑、2斜向支撑、3水平支撑、4校模对位螺杆、41对拉螺杆、42硬质塑料套管、5挂架、6轨道组件、61走道板、62轨道夹具、63轨道、7底层模板、8上层模板、9栏杆、10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及其模板施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架竖向支撑(1)、斜向支撑(2)、水平支撑(3)、校模对位螺杆(4)、挂架(5)以及安装在脚手架顶部的轨道组件(6);所述水平支撑(3)呈90°垂直安装在竖向支撑(1)上;所述斜向支撑(2)的两端安装在水平支撑(3)和竖向支撑(1)之间,并与水平支撑(3)和竖向支撑(1)围成三角状;所述竖向支撑(1)、斜向支撑(2)、水平支撑(3)搭接成脚手架底层模板(7),底层模板(7)上搭接有相同组件拼接成的中层模板(11)和上层模板(8),上层模板(8)搭接在中层模板(11)上;所述中层模板(11)和上层模板(8)上设置有校模对位螺杆(4),三层模板均靠校模对位螺杆(4)固定在混凝土墙壁上,校模对位螺杆(4)的一端拉紧在中层模板(11)的水平支撑(3)上,另一端拉紧在上层模板(8)的斜向支撑(2)上,校模对位螺杆(4)与水平支撑(3)及斜向支撑(2)之间围成三角形,用于固定底层模板(7)和上层模板(8),在底层模板(7)和中层模板(11)之间还固定悬挂有挂架(5),挂架(5)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中层模板(11)的水平支撑(3)上,其底部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上层模板(8)的上端面安装轨道组件(6),轨道组件(6)由走道板(61)、轨道夹具(62)和轨道(63);所述轨道(63)装夹在轨道夹具(62)内,轨道夹具(62)安装在走道板(61)上,走道板(61)固定安装在上层模板(8)的水平支撑(3)上;所述上层模板(8)的水平支撑(3)的一侧还垂直安装有栏杆(9),栏杆(9)上绑接有照明灯(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架竖向支撑(1)、斜向支撑(2)、水平支撑(3)、校模对位螺杆(4)、挂架(5)以及安装在脚手架顶部的轨道组件(6);所述水平支撑(3)呈90°垂直安装在竖向支撑(1)上;所述斜向支撑(2)的两端安装在水平支撑(3)和竖向支撑(1)之间,并与水平支撑(3)和竖向支撑(1)围成三角状;所述竖向支撑(1)、斜向支撑(2)、水平支撑(3)搭接成脚手架底层模板(7),底层模板(7)上搭接有相同组件拼接成的中层模板(11)和上层模板(8),上层模板(8)搭接在中层模板(11)上;所述中层模板(11)和上层模板(8)上设置有校模对位螺杆(4),三层模板均靠校模对位螺杆(4)固定在混凝土墙壁上,校模对位螺杆(4)的一端拉紧在中层模板(11)的水平支撑(3)上,另一端拉紧在上层模板(8)的斜向支撑(2)上,校模对位螺杆(4)与水平支撑(3)及斜向支撑(2)之间围成三角形,用于固定底层模板(7)和上层模板(8),在底层模板(7)和中层模板(11)之间还固定悬挂有挂架(5),挂架(5)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中层模板(11)的水平支撑(3)上,其底部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上层模板(8)的上端面安装轨道组件(6),轨道组件(6)由走道板(61)、轨道夹具(62)和轨道(63);所述轨道(63)装夹在轨道夹具(62)内,轨道夹具(62)安装在走道板(61)上,走道板(61)固定安装在上层模板(8)的水平支撑(3)上;所述上层模板(8)的水平支撑(3)的一侧还垂直安装有栏杆(9),栏杆(9)上绑接有照明灯(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模对位螺杆(4)由对拉螺杆(41)和带外螺纹的硬质塑料套管(42)组成,硬质塑料套管(42)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对拉螺杆(41),硬质塑料套管(42)的长度根据设计壁厚确定,其两端与模板接触处垫2mm厚胶皮或5mm后中密海绵。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三角架脚手架的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组装模板前,须按冷却塔筒壁的周长计算出所需模板对数,不足整块处用特制450或600宽的小模板进行调节;当周长余量小于小模板宽度,将大模板间的竖向搭接宽度适当减小,每块模板与竖向支撑(1)的搭接不得小于20mm;S2:模板本体安装:模板工作面须打磨清洗干净,遍涂色拉油后再进行组装,同时,因上、下两块模板系承插对接,须将下面一块模板顶口的混凝土清理干净,上、下两块模板用U型扣件或M12×40螺栓连接,当高差较大需进行调平时,水平缝处须用钻孔小木条垫平,再用M12×40螺栓连接;S3:模板安全防护及防污染设施设置:模板的加固采用校模对位螺杆(4)及三脚架杆件进行加固,其校模对位螺杆(4)的硬质塑料套管(42)的长度根据设计壁厚确定,套管两端与模板接触处垫2mm厚胶皮或5mm后中密海绵,堵孔时先将胶皮或海绵取出,用石棉水泥抹平;筒壁1-3板采用对拉杆焊止水片加固,第4板及以上开始采用硬质塑料套管(42),在组装三脚架、模板的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平简朝晖李鑫肖国前朱道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