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327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化学化工技术领域。这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0~40份,聚丙烯0~40份,聚氯乙烯0~40份,聚苯乙烯0~40份,聚碳酸酯0~40份,聚酰胺0~40份,聚苯醚0~40份,聚酰亚胺0~40份,聚苯硫醚0~40份,聚苯并咪唑0~40份,纳米氧化锌2~4份,锐钛型二氧化钛2~4份,稳定剂0.2~4份,增塑剂0.5~1.5份,抗老化剂0.5~1.5份,抗氧化剂0.3~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内饰件表面滋生的细菌,解决了轿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

Antibacterial plastics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decor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bacterial plastic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chemical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field. Antibacterial plastics by the automobile interior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parts by weight: 0 to 40 portions of raw materials of polyethylene, polypropylene from 0 to 40, 0 to 40 portions of polyvinyl chloride, polystyrene 0 ~ 40, 0 ~ 40 polycarbonate, polyamide 0 ~ 40, 0 ~ 40 copies of polyphenylene ether, 0 to 40 portions of polyimide, poly diphenylsulfide from 0 to 40, 0 to 40 portions of polybenzimidazole, nano Zinc Oxide 2 ~ 4,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 2 ~ 4, 0.2 ~ 4 stabilizer, plasticizer 0.5 to 1.5 copies, anti aging agent 0.5 ~ 1.5, 0.3 ~ 1 antioxidants.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bacteria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air pollution in th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化工
,尤其是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减轻汽车自身重量视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烧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车的自重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由于塑料材料具有相对低的密度:一般塑料的比重在0.9-1.5之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比重也不会超过2.0,而金属材料的比重A3钢为7.6,黄酮为8.4,铝为2.7为此,增加塑料类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量,便成为降低整车成本及其重量,增加汽车有效载荷的关键。同时,塑料还具有可使用各种加工方法、吸音防震隔热、电绝缘性和耐化学药品性能优良、可复合增韧增强、生产时能耗低等特性,因此塑料在汽车上的用量是越来越大,在我国,塑料件约占汽车自重的7%~10%。对于此类塑料材料制造的内饰面料的要求是阻燃、防紫外线、透气性好等,由于轿车工业的日益发展,人们不仅要求轿车要有宽敞的车内空间、视野开阔和乘坐舒适,还要求车内空气质量新鲜,目前人们又提出如何防止轿车内的空气污染及有高质量的空气。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制成能减少表面滋生的细菌,对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大有裨益,因此,抗菌塑料是汽车内饰件用塑料的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可以减少内饰件表面滋生的细菌,解决轿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0~40份,聚丙烯0~40份,聚氯乙烯0~40份,聚苯乙烯0~40份,聚碳酸酯0~40份,聚酰胺0~40份,聚苯醚0~40份,聚酰亚胺0~40份,聚苯硫醚0~40份,聚苯并咪唑0~40份,纳米氧化锌2~4份,锐钛型二氧化钛2~4份,稳定剂0.2~4份,增塑剂0.5~1.5份,抗老化剂0.5~1.5份,抗氧化剂0.3~1份。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稳定剂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所述光稳定剂为炭黑、钛白粉、氧化锌、镍络化合物2002、UV-531、UV-326、UV-327、UV-328、UV-P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热稳定剂为硬脂酸钡、月桂酸钡、蓖麻油酸钡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与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的协同体系。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或硫代类抗氧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抗老化剂为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二丁基羟基甲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为苯二甲酸酯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塑化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这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比称取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熔融混炼、挤出造粒。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抗菌塑料抗菌率≥99,可以作为强抗菌作用。2、锐钛型二氧化钛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剂,在光照下,产生非常活泼的羟基自由基(·HO)、使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H2O和CO2,有机物初始含有的S、P、N原子等被分别转化成SO42-、PO42-和NO3-等无机盐类,从而达到抑制或杀菌的作用。具有性能快速、高效、广谱、持久、不会被消耗、无耐药性等优点,解决了常用无机抗菌剂杀菌速度慢和有机抗菌剂耐热性差,有效时间短等缺点。3、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剂,抗菌机理有两种:一是通过离子溶出机理破坏细菌等有机物的结构和用于电子传递系统的酶并与-SH基反应,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二是通过光照氧化机理,产生非常活泼的羟基自由基(·HO)、过氧离子(·O2-)以及·O2H自由基,一次破坏微生物细胞的增殖能力,从而达到抑制或杀菌的作用。具有性能快速、高效、广谱、持久、不会被消耗、无耐药性等优点,解决了常用无机抗菌剂杀菌速度慢和有机抗菌剂耐热性差,有效时间短等缺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这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包括如下原料:聚碳酸酯40kg,聚酰胺40kg,纳米氧化锌2kg,锐钛型二氧化钛2kg,硬脂酸锌1kg,月桂酸钡1kg,炭黑1kg,钛白粉2kg,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0.5kg,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0.5kg,受阻酚磷酸酯盐0.3kg,碳酸钙5kg,硅酸钙5kg。制备方法是按配比称取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熔融混炼、挤出造粒。本实施例制得的抗菌塑料抗菌率为99.11。实施例2:这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包括如下原料:聚乙烯40kg,聚酰胺40kg,聚苯醚20kg,纳米氧化锌4kg,锐钛型二氧化钛4kg,硬脂酸钡1kg,硬脂酸锌1kg,氧化锌1kg,增塑剂受阻酚磷酸酯盐0.5kg,亚磷酸酯抗氧化剂0.3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5kg,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0.3kg,12~25mm长的玻璃纤维5kg,碳酸钙5kg,云母5k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得的抗菌塑料抗菌率为99.24。实施例3:这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包括如下原料:聚酰亚胺20kg,聚苯硫醚40kg,聚苯并咪唑40kg,纳米氧化锌2kg,锐钛型二氧化钛4kg,蓖麻油酸钡1kg,硬脂酸锌1kg,镍络化合物20020.2kg,邻苯二甲酸丁苄酯0.5份kg,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0.5kg,二丁基羟基甲苯0.5kg,阻酚磷酸酯盐0.3kg,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0.3kg;12~25mm长的玻璃纤维5kg,碳酸钙10k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得的抗菌塑料抗菌率为99.13。实施例4:这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包括如下原料:聚苯乙烯25kg,聚碳酸酯25kg,聚苯硫醚25kg,聚苯并咪唑25kg,纳米氧化锌3kg,锐钛型二氧化钛2kg,硬脂酸钙1kg,月桂酸钡1kg,UV-5310.3kg,UV-P0.3kg,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0.3份,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0.3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5kg,二丁基羟基甲苯0.5kg,受阻酚磷酸酯盐0.5kg,亚磷酸酯抗氧化剂0.5kg;硅酸钙10kg,硫酸钡5kg,滑石粉5kg,云母5k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得的抗菌塑料抗菌率为99.19。实施例5:这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包括如下原料:聚苯乙烯15kg,聚碳酸酯15kg,聚酰胺20kg,聚酰亚胺20kg,聚苯硫醚15kg,聚苯并咪唑15kg,锐钛型二氧化钛4kg,硬脂酸钡1kg,硬脂酸钙1kg,UV-3260.2kg,UV-3270.2kg,UV-3280.2k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5kg,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0.5kg,邻苯二甲酸二甲酯0.5kg,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0.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5kg,二丁基羟基甲苯0.5kg,受阻酚磷酸酯盐1kg;硫酸钡5kg,滑石粉5kg,云母10k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得的抗菌塑料抗菌率为87.17。实施例6:这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包括如下原料:聚乙烯40kg,聚丙烯40kg,聚碳酸酯20kg,纳米氧化锌4kg,蓖麻油酸钡1kg,硬脂酸钙1kg,氧化锌1kg,增塑剂受阻酚磷酸酯盐0.5kg,亚磷酸酯抗氧化剂0.3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5kg,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0.3kg,12~25mm长的玻璃纤维5kg,碳酸钙5kg,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0~40份,聚丙烯0~40份,聚氯乙烯0~40份,聚苯乙烯0~40份,聚碳酸酯0~40份,聚酰胺0~40份,聚苯醚0~40份,聚酰亚胺0~40份,聚苯硫醚0~40份,聚苯并咪唑0~40份,纳米氧化锌2~4份,锐钛型二氧化钛2~4份,稳定剂0.2~4份,增塑剂0.5~1.5 份,抗老化剂0.5~1.5份,抗氧化剂0.3~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0~40份,聚丙烯0~40份,聚氯乙烯0~40份,聚苯乙烯0~40份,聚碳酸酯0~40份,聚酰胺0~40份,聚苯醚0~40份,聚酰亚胺0~40份,聚苯硫醚0~40份,聚苯并咪唑0~40份,纳米氧化锌2~4份,锐钛型二氧化钛2~4份,稳定剂0.2~4份,增塑剂0.5~1.5份,抗老化剂0.5~1.5份,抗氧化剂0.3~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菌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所述光稳定剂为炭黑、钛白粉、氧化锌、镍络化合物2002、UV-531、UV-326、UV-327、UV-328、UV-P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斌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宝志塑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