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327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聚羟基脂肪酸酯40~60%,植物纤维35~60%和偶联剂0~8%。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植物纤维为增强体,制备了脆性低、力学性能优异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通过偶联剂的偶联作用,还能够进一步降低材料的脆性,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植物纤维的加入显著降低了材料的成本,且不影响材料的可降解性。

Vegetable fiber reinforced poly (hydroxy fatty acid ester)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lant fiber reinforced polyhydroxy fatty acid ester composite materia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with mass content: 40 to 60% of fatty acid ester, 35 to 60% of plant fiber and 0 to 8% of coupling ag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with plant fiber as reinforcement, prepared low brittlenes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hydroxyalkanoates composite; through the coupling effect of coupling agent, and can further reduce the brittleness and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nt fiber; while adding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material cost,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material can be degra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塑料
,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塑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让传统塑料的前景堪忧,寻找可替代的可降解生物塑料迫在眉睫。目前被广泛研究的生物塑料主要有淀粉、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其中,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由微生物通过各种碳源发酵而合成的不同结构的脂肪族共聚酯,其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塑料的热加工性能,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和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已经成为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产业化的PHAs品种已有四代:第一代是PHB(聚3-羟基丁酸酯),该材料结晶度大,球晶大,脆性大,难以大规模应用;第二代是PHBV((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共聚物),由于3-羟基戊酸酯单体的引入,PHBV的脆性较PHB有所降低,但成本高;第三代是PHBH((3-羟基丁酸酯)-(3-羟基己酸酯)共聚物),扩大了PHAs的应用范围,但成本仍然很高;第四代是P34HB((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是一种新型生物可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聚羟基脂肪酸酯40~60%,植物纤维35~60%和偶联剂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聚羟基脂肪酸酯40~60%,植物纤维35~60%和偶联剂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聚羟基脂肪酸酯41~55%,植物纤维40~55%和偶联剂0.5~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包括(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共聚物或(3-羟基丁酸酯)-(3-羟基己酸酯)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木纤维、秸秆纤维、棉秆纤维和竹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军尹芬安胜男李军然朱礼智于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