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屏蔽体及日照屏蔽体形成用分散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17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日照屏蔽体,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日照屏蔽用微粒的日照屏蔽体中,其透过率在波长400~700nm有极大值,同时,在波长700~1800nm有极小值,并且,透过率极大值为P、极小值为B、可见光透过率为VLT时,具有在60%≤VLT≤80%时滿足下列数学式(1)的日照屏蔽特性:    P/B+0.2067×VLT≥17.5  (1)。(*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大楼、办公楼、一般住宅等窗材以及电话盒、陈列窗、照明用灯、透明容器等使用的单板玻璃、复合玻璃、塑料等日照屏蔽体,特别涉及具有规定的日照屏蔽特性组件的日照屏蔽体和用于形成该日照屏蔽体的日照屏蔽体形成用分散液。
技术介绍
作为从阳光或电灯等外部光源除去·减少热成分的方法,原来是在玻璃表面形成由反射紫外线的材料构成的被膜,制成热线反射玻璃。然而,该材料选自FeOx、CoOx、CrOx、TiOx等金属氧化物,或Ag、Au、Cu、Ni、Al等金属材料。但是,由于这些材料具有对于影响热效果大的红外线以外的可见光也同时反射或吸收的性质,所以,存在可见光透过率低的问题。特别是对建材、乘坐工具、电话盒等中使用的基材要求在可见光区域必须有高透过率,所以利用上述金属氧化物等材料时其膜厚必须非常薄。因此,采用喷雾烧结或CVD法、或者溅射法或真空蒸镀法等物理成膜法,成膜10nm水平的薄膜。然而,这些成膜方法必须有大型装置或真空设备,具有生产性及大面积化的难点,具有膜的制造成本高的缺点。另外,当欲采用这些材料来提高日照屏蔽特性时,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也同时有提高的倾向,也有给出镜子一般的闪耀的外观而有损美观的缺点。另外,采用这些材料形成的膜,电阻较低,对电波的反射增高,例如,手提电话或电规、无线电收音机等电波反射而不能接收,对周边地区引起电波障碍等缺点也存在。为了改善这种缺点,作为膜的物理特性,要求其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反射率低而在红外线区域的反射率高,并且,膜的表面电阻值必须控制在约106Ω/□以上的膜。另外,作为可见光透过率高,并且具有优良的日照屏蔽功能的材料,原来已知有锑锡氧化物(下面简称ATO)及铟锡氧化物(下面简称ITO)。然而,由于这些材料的可见光反射率较低,难以给予闪耀的外观。但是,由于在近红外区域有等离子体频率,故在接近可见光的近红外区域,反射·吸收效果不充分。另外,这些材料由于单位重量的日照屏蔽能力低,为得到高屏蔽能力,其用量加大,存在成本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该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这种日照屏蔽体要求的新型适用标准,同时提供满足该标准的日照屏蔽体和日照屏蔽体形成用分散液。即,涉及日照屏蔽体的第一专利技术,该日照屏蔽体是含有日照屏蔽用微粒的日照屏蔽体,其特征在于,其透过率在波长400~700nm有极大值,同时在波长700~1800nm有极小值,并且,当透过率极大值为P、透过率极小值为B、可见光透过率为VLT时,具有在60%≤VLT≤80%时滿足下式(1)的日照屏蔽特性P/B+0.2067×VLT≥17.5 (1)另外,涉及日照屏蔽体的第二专利技术,是含有日照屏蔽同微粒的日照屏蔽体,其特征在于,其透过率在波长400~700nm有极大值,同时在波长700~1800nm有极小值,并且,当透过率极大值为P、透过率极小值为B、可见光透过率为VLT时,具有在38%≤VLT≤55%时滿足下式(2)的日照屏蔽特性P/B+2.4055×VLT≥133.6 (2)另外,涉及日照屏蔽体形成用分散液的专利技术,是具有溶剂和分散在该溶剂中的日照屏蔽用微粒的适于形成日照屏蔽体的日照屏蔽体形成用分散液,其使用平均1次粒径在400nm或400nm以下,晶格常数为4.100~4.160,并且,在L*a*b*色度图中粉体颜色L*为30~60、a*为-5~10、b*为-10~2的硼化物微粒构成上述日照屏蔽用微粒。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作为基准的日照屏蔽体形成用分散液制成的日照屏蔽体的VLT和P/B的关系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日照屏蔽体的透过分布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对其进行说明。首先,本发涉及的日照屏蔽体,其特征在于,如上所述,其透过率在波长400~700nm有极大值,同时在波长700~1800nm有极小值,并且,当透过率极大值为P、极小值为B、可见光透过率为VLT时,具有在60%≤VLT≤80%时滿足下式(1),而在38%≤VLT≤55%时滿足下式(2)的日照屏蔽特性P/B+0.2067×VLT≥17.5 (1)P/B+2.4055×VLT≥133.6(2)在这里,可见光透过率VLT,可按照可见光透过率计算法(JIS A 5759)算出,具体的是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380nm~780nm之间,用10nm间隔测定各波长的分光透过率τ(λ),为从下列数学式(3)算出的值τv=Σ380780Dλτ(λ)VλΔλ/Σ380780DλVλΔλ---(3)]]>在这里τv为可见光透过率VLT,Dλ为在CIE白昼光D65中的分光分布值(参照JIS A 5759的附表)、Vλ为CIE照明适应标准比视感度(明順応標準比视感度)、τ(λ)为分光透过率。还有,CIE为国际照明委员会的简称。另外,上述数学式(1)、(2),采用作为标准的日照屏蔽体形成用分散液(主要成分为硼化物微粒、树脂粘合剂或无机粘合剂及有机溶剂),例如,是用透明的3mm玻璃或透明的50μmPET膜等透明基体和用上述日照屏蔽体形成用分散液形成的膜厚10μm或10μm以下的被膜,构成该日照屏蔽特性显示合格标准的日照屏蔽体,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的从上述日照屏蔽体的透过分布图,求出透过率的极大值P和透过率的极小值B,求出(极大值P/极小值B)之比,并且把该值(P/B)对可见光透率过率(VLT)作图,与其同样操作,改变上述被膜的膜厚(即,伴随膜厚变化,该VLT也不同),并且,重复制作几个日照屏蔽特性显示合格标谁的日照屏蔽体,分别测定透过分布图,将该曲线近似为直线,从得到的直线可以得到。还有,作为膜厚10μm或10μm以下的上述被膜粘合剂,可以采用UV固化树脂或硅酸盐系粘合剂,只要在可见光区域透明即可而未作特别限定。而且,日照屏蔽体中被膜透过率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比(P/B),该值愈大日照屏蔽特性愈优良。这是由于硼化物微粒的透过率分布图,在波长400~700nm有极大值,在波长700~1800nm有极小值,在可见光波长区380~780nm,在可见度550nm附近出现峰的钓钟型所致。即,从该透过特性可知,可见光有效透过,而其他的热线可有效反射·吸收。例如,采用平均1次粒径250nm、分散粒径为600nm的LaB6微粒、UV固化树脂及环戊酮和甲苯的混合液作为主成分的标准日照屏蔽体形成用分散液,制成可见光透过率(VLT)不同且日照屏蔽特性显示互相合格标准的多种上述日照屏蔽体,同时,从制成的各日照屏蔽体分别求出(P/B)值,以横轴作为VLT,以纵轴作为(P/B)进行作图,根据该实验结果,日照屏蔽特性达到显示合格标准的各日照屏蔽体中的透过率的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P/B),如同图1的○符号所示,伴随着可见光透过率(VLT)值,有变至抛物线的倾向。但是,在作为日照屏蔽体有兴趣的范围的60%≤VLT≤80%中,以良好的精度近似于直线(数学式1),在同样感兴趣的范围38%≤VLT≤55%中也以良好的精度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南武足立健治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