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其浇筑墙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2951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其浇筑墙体的施工方法,混凝土拌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水泥182~218份、中砂775份、石子1048份、水170份、矿物掺合料145~181份、外加剂7.8份;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和矿渣粉,粉煤灰用量是胶凝材料用量的39~40%,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包括减水剂、防水剂和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和膨胀剂的质量比为5:2:3。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前准备、称取原料、原料搅拌、浇筑、振捣与养护。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采用双掺技术,降低总胶凝材料用量,降低水泥绝对用量,提高掺合料用量,掺合料中提高粉煤灰用量,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绝热温升,降低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ncrete mixture and pouring wall for large volume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autum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 in Autumn period and its pouring wall, concrete mixture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parts by weight: 182 to 218 portions of cement raw materials, sand stones 775 copies, 1048 copies, 170 parts of water, mineral admixture, admixture 145 ~ 181 7.8; mineral admixtures including fly ash and slag powder, fly ash dosage is the binder dosage from 39 to 40%, cementitious materials including cement and mineral admixtures, admixtures including water reducer, water proofing agent and expansion agent, water reducing agent, waterproofing agent and expansion agent mass ratio is 5:2:3. Construction methods include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ation before construction, raw materials, raw materials mixing, pouring, vibrating and curing. I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the double mixing technology, reduce the total amount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reduce the absolute amount of cement, improve the admixture dosage, increase the amount of fly ash admixture, can reduce the hydration heat and 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 of concrete, reduce the risk of cracking of concrete in the w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其浇筑墙体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建筑施工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其浇筑墙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已经开始急剧上涨,高层建筑作为能够容纳相当数量居民的建筑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开发者的青睐,在建筑行业,超长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材料之一,其混凝土构件是建筑结构最主要荷载承载力的组件。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超长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结构裂缝,这主要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在水化反应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尤其是,混凝土在秋季浇筑时,大气温度比较高,昼夜温差大,同时由于结构属于超长大体积结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很可能出现温度和收缩造成的混凝土裂缝,或连续浇筑不及时造成施工冷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采用双掺技术,适当降低总胶凝材料用量,降低水泥的绝对用量,提高掺合料用量,掺合料中提高粉煤灰用量,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绝热温升,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开裂风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水泥182~218份、中砂775份、石子1048份、水170份、矿物掺合料145~181份、外加剂7.8份;所述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和矿渣粉,所述粉煤灰用量是胶凝材料用量的39~40%,其中,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防水剂和膨胀剂,所述减水剂、防水剂和膨胀剂的质量比为5:2:3。较优选地,所述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细度为4.8%,烧失量为2.6%;所述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45μm方孔筛细度筛余为10.0%,烧失量为3.5%,需水量比为95%,含水量为0.2%;所述矿渣粉为S95级矿渣粉,密度为3.1g/cm3,比表面积为410m2/Kg,含水量为0.2%,流动度比为98%,烧失量为2.0%;所述石子为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为0.7%,泥块含量为0.2%,针、片状颗粒含量为5%,压碎值指标为7%;所述中砂的含泥量为2.0%,泥块含量为0.6%,细度模数为2.8。较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JH-GHL聚羧酸减水剂。较优选地,所述防水剂为JH-III型混凝土砂浆防水剂。较优选地,所述膨胀剂为UEA-H型混凝土膨胀剂。较优选地,所述粉煤灰用量占矿物掺合料用量的80~100%。较优选地,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水泥200份、中砂775份、石子1048份、水170份、粉煤灰147份、矿渣粉19份、外加剂7.8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墙体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前准备: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对基层表面凿毛处理,在基层上立墙体结构混凝土的模板,对模板作清洁处理;(2)称取原料:称取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3)原料搅拌:将水泥、中砂、石子、水、粉煤灰、矿渣粉、外加剂投入搅拌机中搅拌10~20秒,得到混凝土拌合物;(4)浇筑、振捣:利用从搅拌机出料后的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墙体浇筑,顺序按照“8”字形连续浇筑,浇筑高度控制在每小时浇筑高度不大于500mm,浇筑完成后,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完毕后墙体顶部需要进行至少3次压面,压面完毕后形成面层;(5)养护:在面层上铺设棉粘,墙体的里表温差控制在20℃之内,养护28天。较优选地,步骤(4)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控制在23~25℃之内。较优选地,在步骤(5)养护过程中,墙体中心先升温后降温,在升温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在0.5℃/h之内,在降温过程中控制降温速率在2℃/d之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双掺技术(粉煤灰与矿渣粉)配制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绝对温升,降低混凝土因为绝热温升引起的收缩;配制超长超大体积混凝土时,粉煤灰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矿渣粉次之。第二、本专利技术配制超长超大体积混凝土时,降低了水泥的绝对用量,提高了粉煤灰的绝对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第三、本专利技术在浇筑混凝土时,通过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以延缓温峰,降低混凝土开裂的概率。说明书附图图1是实施例4-6进行绝热温升试验的绝热温升曲线;图2是实施例4-6进行7d收缩试验的收缩曲线;图3是墙体测温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其中,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细度为4.8%,烧失量为2.6%;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45μm方孔筛细度筛余为10.0%,烧失量为3.5%,需水量比为95%,含水量为0.2%;矿渣粉为S95级矿渣粉,密度为3.1g/cm3,比表面积为410m2/Kg,含水量为0.2%,流动度比为98%,烧失量为2.0%;石子为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为0.7%,泥块含量为0.2%,针、片状颗粒含量为5%,压碎值指标为7%;中砂的含泥量为2.0%,泥块含量为0.6%,细度模数为2.8。一、制作实施例实施例1(1)施工前准备: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对基层表面凿毛处理,在基层上立墙体结构混凝土的模板,对模板作清洁处理;(2)称取原料:称取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3)原料搅拌:将水泥209Kg、中砂775Kg、石子1048Kg、水170Kg、矿物掺合料(粉煤灰111Kg与矿渣粉28Kg)、外加剂(JH-GHL聚羧酸高效减水剂3.9Kg、JH-III型混凝土砂浆防水剂1.56Kg与UEA-H型高效混凝土膨胀剂2.34Kg)投入搅拌机中搅拌10~20秒,得到混凝土拌合物;(4)浇筑、振捣:利用从搅拌机出料后的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控制在23~25℃之内)进行墙体浇筑,顺序按照“8”字形连续浇筑,浇筑高度控制在每小时浇筑高度不大于500mm,浇筑完成后,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完毕后墙体顶部需要进行至少3次压面,压面完毕后形成面层;(5)养护:在面层上铺设棉粘,墙体的里表温差控制在20℃之内,养护28天,在养护过程中,墙体中心先升温后降温,在升温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在0.5℃/h之内,在降温过程中控制降温速率在2℃/d之内。实施例2(1)施工前准备: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对基层表面凿毛处理,在基层上立墙体结构混凝土的模板,对模板作清洁处理;(2)称取原料:称取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3)原料搅拌:将水泥191Kg、中砂775Kg、石子1048Kg、水170Kg、矿物掺合料(粉煤灰157Kg与矿渣粉0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其浇筑墙体的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水泥182~218份、中砂775份、石子1048份、水170份、矿物掺合料145~181份、外加剂7.8份;所述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和矿渣粉,所述粉煤灰用量是胶凝材料用量的39~40%,其中,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防水剂和膨胀剂,所述减水剂、防水剂和膨胀剂的质量比为5: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秋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水泥182~218份、中砂775份、石子1048份、水170份、矿物掺合料145~181份、外加剂7.8份;所述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和矿渣粉,所述粉煤灰用量是胶凝材料用量的39~40%,其中,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防水剂和膨胀剂,所述减水剂、防水剂和膨胀剂的质量比为5: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细度为4.8%,烧失量为2.6%;所述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45μm方孔筛细度筛余为10.0%,烧失量为3.5%,需水量比为95%,含水量为0.2%;所述矿渣粉为S95级矿渣粉,密度为3.1g/cm3,比表面积为410m2/Kg,含水量为0.2%,流动度比为98%,烧失量为2.0%;所述石子为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为0.7%,泥块含量为0.2%,针、片状颗粒含量为5%,压碎值指标为7%;所述中砂的含泥量为2.0%,泥块含量为0.6%,细度模数为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JH-GHL聚羧酸减水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剂为JH-III型混凝土砂浆防水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剂为UEA-H型混凝土膨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鹏韩小华吴冬何洪亮李建立霍红辉周士兵何齐石春悦邱雪张磊王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建永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昌平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