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atible intelligent water purifier with different water, including the first shell, filter, fixing mechanism, water inlet, water pipe, casing,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water outlet control mechanism, wherein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ing frame, the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two clamping component, the drive assembly including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first drive rod, wherein the clamp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xed block, a second driving rod third, a transmission rod, a transmission rod and a first sliding block fourth, wherein the fix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hell, third holes, second airbags,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a spring, two cylinder, a driving wheel, second motor, a transmission rope and a driven wheel, the compatible intelligent water purifier different taps, the fixing mechanism, the water purifier can be conveniently fix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water tap, improve water purif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ixing the filter element by clamping mechanism, making the replacement process of the filter element more convenient,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兼容不同水龙头的智能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兼容不同水龙头的智能净水器。
技术介绍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两种。净水器可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净水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使得“水土不服”的现象会很快成为历史,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一般固定在水龙头上的净水器,都需要配备多个组件,以便于将净水器安装在不同种类的水龙头上,一旦组件丢失,净水器就无法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不仅如此,一般净水器放置滤芯的空间都比较小,当滤芯需要更换或者清洗的时候,拆卸和安装都比较困难,大大降低了净水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兼容不同水龙头的智能净水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兼容不同水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兼容不同水龙头的智能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1)、滤芯(3)、固定机构(4)、进水口(5)、第二外壳(6)、水管(7)、夹持机构(8)、出水口(9)和中控机构,所述第二外壳(6)设置在第一外壳(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外壳(1)的下半段,所述第一外壳(1)的底部设有出水口(9),所述夹持机构(8)设置在第一外壳(1)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外壳(1)内,所述滤芯(3)设置在夹持机构(8)的上方,所述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6)的连接处设有水管(7),所述第二外壳(6)的顶部设有进水口(5),所述固定机构(4)设置在进水口(5)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4)和夹持机构(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兼容不同水龙头的智能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1)、滤芯(3)、固定机构(4)、进水口(5)、第二外壳(6)、水管(7)、夹持机构(8)、出水口(9)和中控机构,所述第二外壳(6)设置在第一外壳(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外壳(1)的下半段,所述第一外壳(1)的底部设有出水口(9),所述夹持机构(8)设置在第一外壳(1)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外壳(1)内,所述滤芯(3)设置在夹持机构(8)的上方,所述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6)的连接处设有水管(7),所述第二外壳(6)的顶部设有进水口(5),所述固定机构(4)设置在进水口(5)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4)和夹持机构(8)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夹持机构(8)包括支撑架(19)、驱动组件和两个夹持组件,所述支撑架(19)为U形,所述支撑架(19)的开口朝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19)的下边沿,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均设置在支撑架(19)上,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关于驱动组件对称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与夹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8)、驱动轴(17)和第一传动杆(16),所述第一电机(18)设置在支撑架(19)的下边沿,所述第一电机(18)与驱动轴(1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6)套设在驱动轴(17)上,所述驱动轴(17)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传动杆(16)的内部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块(10)、第二传动杆(14)、第三传动杆(13)、第四传动杆(11)和第一滑动块(15),所述第一滑动块(15)套设在第一传动杆(16)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杆(14)的一端与支撑架(19)的侧边沿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4)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动块(15)上,所述第三传动杆(13)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动块(15)上,所述第三传动杆(13)的另一端铰接在第四传动杆(11)靠近驱动轴(17)的一端,所述固定块(10)设置在支撑架(19)的两端,所述固定块(10)套设在第四传动杆(11)上;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三外壳(20)、气囊(21)、第一气孔(22)、第二滑动块(23)、两个弹簧(24)、气缸(25)、驱动轮(26)、第二电机(28)、传动绳(29)和从动轮(30),所述气囊(21)设置在第三外壳(20)的内壁上,所述气缸(25)设置在第三外壳(20)的一侧,所述第三外壳(20)和气缸(25)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气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雷凌广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