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85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单元、膜池以及出水单元,所述膜池中设有N块水平隔板并将膜池内部空间分成N+1层过滤空间,每块隔板上均设有流水通道,每一层过滤空间中设有多个软片膜子单元,其中第一个软片膜子单元的一侧封闭,另一侧通过水管与后一个软片膜子单元连通,其余相邻两个软片膜子单元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最后一个软片膜子单元通过水管与出水单元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膜池空间,提高超滤透水膜在膜池中的面积,从而使得其在相同体积的膜池、相同抽吸泵的抽吸压力下,有高出传统帘式中空纤维膜30%的产水量。

A stacked film film method for water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tacked film membrane water treatment device, comprising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unit, membrane pool unit connected in turn, a N horizontal baffle plates of the membrane pool and pool membrane internal space into N+1 space filtering layer, each partition plate are arranged on the water channel, with a number of film film unit each layer of filter space, one side of the first film film unit closed, the other side through the water pipe and a film membrane unit connected between the rest of the two adjacent film film unit connected through water pipe, the last film film sub unit through the water pipe and the water outlet uni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kes full use of the membrane pool space to improve the area of the membrane in the membrane pool, so as to increase the water yield of the traditional curtain type hollow fiber membrane 30% under the same volume of the membrane pool and the suction pump suction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多方面治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超滤技术代替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业的超滤膜有管式超滤膜、板框式超滤膜、卷式超滤膜和中空纤维式超滤膜。阻碍膜工艺发展的最大问题为膜污染问题,早期的膜组件工艺多缺乏对膜组件清洗更换问题的考虑。随着新工艺的不断出现,超滤膜工艺设计和系统操作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专利CN106823811A公开了一种新型软片膜单元,属于水处理过滤介质
,包括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之间的支撑薄片,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支撑薄片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布,所述第二膜片与所述支撑薄片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布,所述支撑片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通道。但是,该装置的处理量较小,且调节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可调节、易清洗的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单元、膜池以及出水单元,所述膜池中设有N块水平隔板并将膜池内部空间分成N+1层过滤空间,每块隔板上均设有流水通道,每一层过滤空间中设有多个软片膜子单元,其中第一个软片膜子单元的一侧封闭,另一侧通过水管与相邻软片膜子单元连通,其余相邻两个软片膜子单元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最后一个软片膜子单元通过水管与出水单元连通。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采用间歇式污水过滤净化方式,原水从膜池的上部进入,然后填充至每一层的过滤空间中,通过出水单元使得每一个软片膜子单元内部呈负压,将水吸至软片膜子单元内部,然后流入出水单元中,得到净水。其中,N可以根据需要选取,一般为3~6。所述的软片膜子单元包括支架和贴附在支架两侧的透水膜,所述支架包括同心的外圆环和内圆环、以及连接在外圆环和内圆环之间的支撑条,所述透水膜呈圆环形,且所述透水膜的外圈与所述外圆环密封连接,所述透水膜的内圈与所述内圆环密封连接,且所述透水膜的中部与支撑条固定。通过透水膜与外圆环、内圆环的密封连接,使得水从透水膜中透过,进入软片膜子单元的内部,从而起到过滤的效果。由于透水膜比较薄,且滤水时软片膜子单元内部呈负压,所以很容易将透水膜压破,设置支撑条,可以避免这种问题,从而防止污水从破损的透水膜中进入出水单元。所述内圆环上设有多个透水孔,且所述内圆环的两端设有内螺纹。从透水膜中进入软片膜子单元的清水从透水孔中进入,由于内螺纹的两端均与水管连接,所以清水可以直接通过水管进入出水单元。所述水管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且水管与所述内圆环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从而避免污水混入清水中。所述外圆环的外壁顶部和底部设有固定钩。膜池的顶板和底板以及每块所述隔板的两侧均设有与固定钩相匹配的环状凸起,每一个所述软片膜子单元通过固定钩固定在每一层过滤空间中,通过固定钩和环状凸起,可以使得软片膜子单元固定在过滤空间中,且拆卸方便。所述进水单元包括通过进水管依次连接的原水水箱、进水泵及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通过进水管与最上层过滤空间的内部连通,原水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泵打入膜池中,进水管上的止回阀可以阻止膜池中的水到流入原水水箱中。所述出水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水总管、抽吸泵及清水池,所述出水总管和每一层所述最后一个软片膜子单元通过水管连接。软片膜子单元为外压式膜组件,透水膜内外压力差由抽吸泵产生,原水在膜池中透过软片膜子单元后通过出水总管进入清水池中。所述装置包括反冲洗单元,所述反冲洗单元包括与出水总管连接的活塞泵,所述活塞泵的进口与大气或清水池连接。最下层的所述过滤空间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1、进水泵将原水水箱中的水打入膜池内,为了保证膜池内的水量充足,其流量应与出水流量保持总体一致。2、系统运行时,软片膜子单元的内外压差由出水总管上的抽吸泵提供,有两种方式可以改变系统的产水量,一是通过调节抽吸泵的抽吸强度,二是通过改变软片膜子单元的数量。3、软片膜子单元每120分钟进行一次气水混合反冲洗。反冲洗方法为先气洗30s,后气水混合洗60s,气洗流量为20m3/h,水洗流量为12m3/h。采用该反冲洗模式,基本可以恢复透水膜的渗透性,可以有效的解决超滤膜的短期污染问题。4、为了保证出水水质,软片膜子单元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化学清洗,化学试剂选用次氯酸钠。本专利技术较传统的帘式中空纤维膜提高了膜系统的产水量,软片膜子单元在膜池中的分布状态较传统的帘式膜组件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反冲洗效果。软片膜子单元方便安装与拆卸,可以针对不同的产水需求量添加或移除超滤膜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充分利用膜池空间,提高超滤透水膜在膜池中的面积,从而使得其在相同体积的膜池、相同抽吸泵的抽吸压力下,有高出传统帘式中空纤维膜30%的产水量。2、专利技术装置采用一体式设计,软片膜子单元直接放置于膜池内,设备制作简单,占地面积小。3、软片膜子单元可以根据产水的需求量,改变膜片的使用数量和抽吸泵的抽吸压力。4、系统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相比于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更适用于分散的农村给水处理和分散式的污水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膜池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膜池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软片膜子单元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原水水箱,2为进水管,3为进水泵,4为止回阀,5为膜池,51为过滤空间,52为环状凸起,53为排污管道,6为软片膜子单元,61为外圆环,62为内圆环,63为支撑条,64为透水膜,65为水管,66为固定钩,67为透水孔,7为出水总管,8为抽吸泵,9为清水池,10为活塞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单元、膜池5以及出水单元,膜池5中设有3块水平隔板并将膜池5内部空间分成4层过滤空间51,如图2所示,每块隔板上均设有流水通道,每一层过滤空间51中设有多个软片膜子单元6,其中第一个软片膜子单元6的一侧封闭,另一侧通过水管65与相邻软片膜子单元6连通,其余相邻两个软片膜子单元6之间通过水管65连接,最后一个软片膜子单元6通过水管65与出水单元连通。装置包括反冲洗单元,反冲洗单元包括与出水总管7连接的活塞泵10,活塞泵10的进口与大气或清水池9连接。最下层的过滤空间51底部设有排污管道53。软片膜子单元6包括支架和贴附在支架两侧的透水膜64,支架包括同心的外圆环61和内圆环62、以及连接在外圆环61和内圆环62之间的支撑条63,透水膜64呈圆环形,且透水膜64的外圈与外圆环61密封连接,透水膜64的内圈与内圆环62密封连接,且透水膜64的中部与支撑条63固定。通过透水膜64与外圆环61、内圆环62的密封连接,使得水从透水膜64中透过,进入软片膜子单元6的内部,从而起到过滤的效果。由于透水膜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单元、膜池以及出水单元,所述膜池中设有N块水平隔板并将膜池内部空间分成N+1层过滤空间,每块隔板上均设有流水通道,每一层过滤空间中设有多个软片膜子单元,其中第一个软片膜子单元的一侧封闭,另一侧通过水管与后一个软片膜子单元连通,其余相邻两个软片膜子单元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最后一个软片膜子单元通过水管与出水单元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单元、膜池以及出水单元,所述膜池中设有N块水平隔板并将膜池内部空间分成N+1层过滤空间,每块隔板上均设有流水通道,每一层过滤空间中设有多个软片膜子单元,其中第一个软片膜子单元的一侧封闭,另一侧通过水管与后一个软片膜子单元连通,其余相邻两个软片膜子单元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最后一个软片膜子单元通过水管与出水单元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片膜子单元包括支架和贴附在支架两侧的透水膜,所述支架包括同心的外圆环和内圆环、以及连接在外圆环和内圆环之间的支撑条,所述透水膜呈圆环形,且所述透水膜的外圈与所述外圆环密封连接,所述透水膜的内圈与所述内圆环密封连接,且所述透水膜的中部与支撑条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环上设有多个透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叠式软片膜法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环的两端设有内螺纹,所述水管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且水管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丁夏圣骥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