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子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826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电子锁,包括前锁体、后锁体以及锁主体,前锁体与后锁体分别装配于门板开启方向上的两个侧面,锁主体装配于门板内。上述前锁体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前模块,前模块用于控制上述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上述后锁体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后模块,后模块可替换上述前模块装配于该前锁体设置。上述后模块设有一电控机构以及一蓄电机构,蓄电机构用于给该电子锁供电,电控机构用于当该后模块装配于前锁体时控制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模块可以替换前模块插入前锁体,当前模块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的状况下,用户仅需将后模块插入前锁体即可通过触控屏来实现密码解锁等功能。

A modularized electronic lo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dularized electronic lock,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lock body, a back lock body and a lock main body, wherein the front lock body and the rear lock body are respectively assembled on two sides of the door opening direction, and the lock body is assembled in the door plate. The front lock body is detachably assembled with a front module, and the front module is used for controlling the locking and unlocking of the electronic lock. The rear lock body is detachably assembled with a rear module, and the rear module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ront module and assembled in the front lock body. The rear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control mechanism and an accumulator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for power supply to the electronic lock, and the electric control mechanism is used to control the locking and unlocking of the electronic lock when the back module is assembled in the front lock body. The back modu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place the front module to insert the front lock body, and the user can insert the rear module into the front lock body to realize the password unlocking function through the touch screen, when the current module fails to be repai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电子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子锁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电子锁。
技术介绍
智能电子锁,一般是指利用IC卡、指纹、密码输入等作为开锁方式的锁具,IC卡电子锁在酒店宾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电子锁是机械装置和电子控制器件结合产品,一般通过电机离合器或者电磁继电器来驱动机械装置,电磁继电器容易通过外部磁铁的干扰而被开启,因此现有的智能电子锁广泛采用的是电机离合器,通过控制电机的工作来实现锁具的开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电子锁的开锁方式越来越广泛,如采用人脸识别方式,采用手机APP远程控制等等。现有的电子锁内部布置大多采用电子结构与机械结构混合排布,由于电子元器件、电线等与数量多、体积小的机械元件混合,在组装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组装对生产线与工人素质要求较高,而机械元件要求则相对较低,混合组装后,不利于产品的成本控制;而在售后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的部分在于电子元器件部分,机械结构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损坏与出故障,而混装的产品一旦损坏,大多只能返厂维修,维修工人现场维修难度大,维修时间久,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现有的将部分电子元件模块化处理的产品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电子元器件并未与机械结构完全分离,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并且该种方案虽然可以将模块拆下维修,但是拆下后,用户需要使用钥匙来进行门锁的开关,而现有的电子锁的机械锁芯一般采用超B级锁芯,配钥匙难度以及成本高,一般仅配有2把钥匙作用应急使用,维修状态下,仅能通过钥匙开启的方式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电子锁,以解决现有的大多数电子锁生产成本高、不便维护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电子锁,包括前锁体、后锁体以及锁主体,前锁体与后锁体分别装配于门板开启方向上的两个侧面,锁主体装配于门板内。上述前锁体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前模块,前模块用于控制上述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上述后锁体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后模块,后模块可替换上述前模块装配于该前锁体设置。上述后模块设有一电控机构以及一蓄电机构,蓄电机构用于给该电子锁供电,电控机构用于当该后模块装配于前锁体时控制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进一步地:上述前锁体还包括前手柄,前手柄设于该前锁体背离上述门板一侧侧面,前手柄通过一离合机构与上述锁主体相连。上述离合机构用于控制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上述前模块设有一前控制机构以及一上述电控机构,前控制机构包括指纹解锁装置、密码解锁装置、蓝牙解锁装置、人脸识别解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前模块的电控机构受控于前控制机构设置。该前模块装配于上述前锁体的状态下,该电控机构用于控制上述离合机构的离合。上述离合机构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一离合柱、手柄离合块以及主体离合块,手柄离合块与主体离合块分别与上述前手柄以及上述锁主体连接,第一离合柱可插入手柄离合块与主体离合块内控制手柄离合块与主体离合块的离合设置。上述前模块装配于上述前锁体的状态下,前模块插设于前锁体,前模块端部延伸至该前锁体内并邻近上述离合机构设置。该前模块的上述电控机构设于前模块延伸至前锁体内的端部内,该电控机构邻近该离合机构一侧设有一电动顶出端,该电动顶出端与上述第一离合柱端部抵接。上述前锁体还设有一机械锁芯,机械锁芯用于控制上述离合机构的离合。上述离合机构还包括一第二离合柱,第二离合柱与上述手柄离合块、上述主体离合块配合设置。上述第二离合柱受控于上述机械锁芯设置。上述前模块通过设于上述前锁体内的一锁合机构与该前锁体锁合连接。上述锁合机构与上述机械锁芯相连并受控于该机械锁芯设置。上述后模块还设有一后控制机构,后模块的上述电控机构受控于后控制机构设置。该后模块装配于上述前锁体的状态下,上述电控机构用于控制上述离合机构的离合。上述后控制机构包括一触控屏,触控屏设于该后模块的外侧面,该后模块的外侧面为后模块装配于上述后锁体的状态下背离该后锁体一侧的侧面。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子锁还包括一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用于将上述电子锁接入安防系统或者网络,通信装置设于上述后模块内。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本技术的后模块可以替换前模块插入前锁体配合后模块内的后控制结构、蓄电机构、电控机构、通讯装置等,当前模块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的状况下,用户仅需将后模块插入前锁体即可通过触控屏来实现密码解锁等功能,又由于通讯装置集成在后模块内,电子锁在安防通讯上也保留一定功能,极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在前模块维修过程中的日常需求。而该种设置还可令前模块、后模块、前锁体、后锁体的零件在生产模具有极大程度的公用性,实现了电子锁的平台化、柔性化生产。而当后模块损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后锁体集成一应急电源接口来实现后模块的维护过程,从而进一步方便维护过程。第二,本技术的前模块与后模块的设置,将电子锁的电子元器件与机械结构完全分离,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独立的生产线,甚至外包等方式分开生产,有利于产品的成本与质量控制。第三,本技术的前模块与后模块的设置,实现了电子锁的产品的柔性生产,前锁体、后锁体以及锁主体可以通用,而不同配置等,如集成多种电子开锁方式、电子猫眼、红外侦测等功能,或者不同的电池容量等的产品仅需选择不同的前模块、后模块,极大的拓展的工厂的生产弹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锁体与后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锁体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3,一种模块化电子锁,包括前锁体1、后锁体2以及锁主体,前锁体1与后锁体2分别装配于门板开启方向上的两个侧面,锁主体装配于门板内。前锁体1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前模块3,后锁体2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后模块4,后模块4可替换上述前模块3装配于该前锁体1设置。该可拆卸结构可以采用卡接、螺丝锁合等方式实现,本具体实施方式优选采用,前模块3下端插入前锁体1内部的结构,前模块3与前锁体1之前通过导向卡合机构5卡接,导向卡合机构5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导向卡合机构5还附设有一锁合装置,锁合装置用于前模块3插入前锁体1后,将前模块3与前锁体1锁合,防止前模块3掉落、丢失等。优选采用后模块4与前模块3具有相同的外形设置,后锁体2在与后模块4贴合的部位与前模块3的相对应位置采用相同的结构设置。参考图1、图2,上述前锁体1、后锁体2分别设有一前手柄11、一后手柄21,前手柄11、后手柄21分别设于该前锁体1、该后锁体2背离上述门板一侧侧面,前手柄11通过一离合机构与上述锁主体相连,后手柄21与该锁主体相连。离合机构处于合上状态下,转动前手柄11可以带动锁主体内部构件,从而开启电子锁,离合机构处于离开状态下,转动前手柄11不会带动锁主体,因此电子锁还是处于锁上状态。优选采用后手柄21转动都用开启电子锁。该后锁体2还设有一反锁机构22,反锁机构22与锁主体内的反锁杆相连,反锁机构22用于室内方向的电子锁锁闭。前锁体1内还设有一机械锁芯13,机械锁芯13具有开锁模式与开模块模式两种开启模式,两种开启模式分别与离合机构、锁合装置配合设置。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电子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电子锁,包括前锁体、后锁体以及锁主体,前锁体与后锁体分别装配于门板开启方向上的两个侧面,锁主体装配于门板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体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前模块,前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所述后锁体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后模块,后模块可替换所述前模块装配于该前锁体设置;所述后模块设有一电控机构以及一蓄电机构,蓄电机构用于给该电子锁供电,电控机构用于当该后模块装配于前锁体时控制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子锁,包括前锁体、后锁体以及锁主体,前锁体与后锁体分别装配于门板开启方向上的两个侧面,锁主体装配于门板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体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前模块,前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所述后锁体可拆卸地装配有一后模块,后模块可替换所述前模块装配于该前锁体设置;所述后模块设有一电控机构以及一蓄电机构,蓄电机构用于给该电子锁供电,电控机构用于当该后模块装配于前锁体时控制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体还包括前手柄,前手柄设于该前锁体背离所述门板一侧侧面,前手柄通过一离合机构与所述锁主体相连;所述离合机构用于控制电子锁的锁合以及解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块设有一前控制机构以及一所述电控机构,前控制机构包括指纹解锁装置、密码解锁装置、蓝牙解锁装置、人脸识别解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前模块的电控机构受控于前控制机构设置;该前模块装配于所述前锁体的状态下,该电控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离合机构的离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一离合柱、手柄离合块以及主体离合块,手柄离合块与主体离合块分别与所述前手柄以及所述锁主体连接,第一离合柱可插入手柄离合块与主体离合块内控制手柄离合块与主体离合块的离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子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庆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狄耐克物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