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立专利>正文

一种钢结构自保温墙体的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740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自保温墙体的框架,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梁架和下梁架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上梁架与下梁架之间的左立架、中间立架和右立架,上梁架、下梁架、左立架、中间立架和右立架均为矩形条框,矩形条框包括两根并行的方口钢管和连接在两根方口钢管端部之间的端部对接配件,在上梁架和下梁架上还设有中间对接配件;上梁架和下梁架均为水平设置,且上梁架的两根并行的方口钢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梁架位于上梁架的正下方,立架与梁架之间通过各自的对接配件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双层框架体结构,结构稳定牢固,抗剪切力强,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其可有效阻断冷热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自保温墙体的框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框架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钢结构自保温墙体的框架。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是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钢梁、钢柱和钢桁架等构件,各构件之间再采用焊接、螺栓或铆钉连接而成的建筑结构。钢结构具有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快捷、环保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高层建筑等领域。现有的钢结构建筑物所使用的墙板通常由外面板、外骨架、保温板、内骨架和内面板复合而成,其中的外骨架和内骨架通常是使用焊接方式实现构件间的相互连接,而这种焊接处理方式,必然导致骨架发生氧化,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相应缩短钢结构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而且现有的钢结构骨架的冷热桥现象较为严重,降低了建筑物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钢结构自保温墙体的框架,以解决现有钢结构建筑物使用寿命短和冷热桥现象严重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结构自保温墙体的框架,所述框架为双层矩形框架体,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梁架和下梁架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上梁架与下梁架之间的左立架、中间立架和右立架,所述上梁架、下梁架、左立架、中间立架和右立架均为矩形条框,所述矩形条框包括两根并行的方口钢管和连接在两根方口钢管端部之间的端部对接配件,在所述上梁架和下梁架上还设有中间对接配件;所述上梁架和所述下梁架均为水平设置,且所述上梁架的两根并行的方口钢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梁架位于所述上梁架的正下方,立架与梁架之间通过各自的对接配件进行连接,各横梁的前侧方口钢管与各立架的前侧方口钢管共同组成矩形前框,各横梁的后侧方口钢管与各立架的后侧方口钢管共同组成矩形后框,前框和后框共同构成所述框架的双层矩形框架体。所述端部对接配件和所述中间对接配件的结构相同,均是在一段方口管体的四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安装孔,且相对的两块侧壁上的安装孔一一相对。所述安装孔包括定位孔和装配孔,所述定位孔为圆形孔,所述定位孔的孔心到方口管体两侧棱沿的距离相等;所述装配孔为条形孔,其设置数量为2~4个,所述装配孔的孔心在以所述定位孔的孔心为中心的正方形的顶点上,且孔心连线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两个定位孔相互平行,孔心连线在正方形的边长上的两个定位孔相互垂直。本技术结构稳定牢固,抗剪切力强,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其可有效阻断冷热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本技术的框架为双层框架体结构,该框架结构的各部分之间均通过对接配件配以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避免了钢结构的整体焊接操作,不会对钢管表面的镀锌层产生破坏,因而使得钢结构框架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大大提高,进而明显提高墙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采用本技术作为框架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对接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对接配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结构框架,2、第一钢筋篦子,3、第二钢筋篦子,4、保温层,5、防火内墙层,6、水泥外墙层,7、上梁架,8、下梁架,9、左立架,10、右立架,11、中间立架,12、端部对接配件,13、中间对接配件,14、方口管体,15、定位孔,16、装配孔,17、端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上梁架7、下梁架8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上梁架7与下梁架8之间的左立架9、中间立架11和右立架10。上梁架7、下梁架8、左立架9、右立架10和中间立架11的结构基本相同,均为矩形条框,该矩形条框包括两根并行的方口钢管和连接在两根方口钢管的端部之间的端部对接配件12,不同的是,上梁架7和下梁架8的矩形条框上还设有中间对接配件13。如图3所示,端部对接配件12和中间对接配件13的结构相同,都是在一段方口管体14的四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该方口管体14的端口及其侧壁均为正方形,且相对的两块侧壁上的安装孔一一相对。安装孔包括圆形的定位孔15和围绕在定位孔15周围的四个装配孔16。定位孔15开设在方口管体14侧壁的中心位置处,以便于在对接时进行快速定位。装配孔16为条形孔,四个装配孔16的孔心顺次相连形成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的中心与定位孔15的圆心重合,该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所在侧壁的对角连线重合,孔心位于该正方形的同一条边上的两个装配孔16的长轴(长轴即平行于装配孔长度方向的轴)相互垂直,且其中一个装配孔16的长轴与该条边平行。根据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可在方口管体14的一个端口封接端板17,在端板17上也开设与方口管体14侧壁上相同的安装孔,如图4所示。如图1所示,上梁架7和下梁架8均为水平设置,且上梁架7的两根方柱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梁架8的两根方柱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梁架7与下梁架8上下正对。左立架9竖直夹设在上梁架7的左端与下梁架8的左端之间,其顶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与上梁架7左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底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与下梁架8左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右立架10竖直夹设在上梁架7的右端与下梁架8的右端之间,其顶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与上梁架7右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底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与下梁架8右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中间立架11顶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连接在上梁架7的中间对接配件13上,中间立架11底端的端部对接配件12连接在下梁架8的中间对接配件13上。由此形成了包含有若干立框的矩形框架体,且该框架体为双层框架体,即上梁架7的前侧方口钢管、下梁架8的前侧方口钢管、左立架9的前侧方口钢管和右立架10的前侧方口钢管共同构成前框,上梁架7的后侧方口钢管、下梁架8的后侧方口钢管、左立架9的后侧方口钢管和右立架10的后侧方口钢管共同构成后框。采用这种前后双层框架体结构可有效断开冷热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且该框架结构的各部分之间均通过特殊的端部对接配件12配以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避免了钢结构的整体焊接操作,不会对钢管表面的镀锌层产生破坏,因而使得钢结构框架1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大大提高,进而明显提高墙体的使用寿命。上梁架7和下梁架8的端部对接配件12采用带有端板的结构,方口管体14的两块相对的侧壁分别与方口钢管连接(螺栓栓接),端板14与方口钢管的端沿平齐,用于与相邻墙板的连接。如图2所示,本技术用于制作墙板时,在框体1的前框中设置第一钢筋篦子2,且其与前框所在平面平行,在框体1的后框中设置第二钢筋篦子3,且其与后框所在平面相平行。在两层钢筋篦子之间填充有保温层4,该保温层4可以是岩棉保温板、挤塑保温板或岩棉挤塑保温复合板。在保温层4的前侧设置有水泥外墙层6,该水泥外墙层6是以第一钢筋篦子2为支撑浇筑成型,在保温层4的后侧设置有防火内墙层5,该防火内墙层5是由珍珠岩棉与水泥的混合物为原料,以第二钢筋篦子3为支撑浇筑成型。组装墙体时,将两块墙体的侧面贴合,使墙体梁架上的端部对接配件的端板上的定位孔正对,此时两块端板上的装配孔形成十字交叉,将对拉螺栓依次穿过两个端部对接配件上的装配孔,再在对拉螺栓的端部拧上螺母,即完成两块墙体的拼装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结构自保温墙体的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结构自保温墙体的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为双层矩形框架体,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梁架和下梁架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上梁架与下梁架之间的左立架、中间立架和右立架,所述上梁架、下梁架、左立架、中间立架和右立架均为矩形条框,所述矩形条框包括两根并行的方口钢管和连接在两根方口钢管端部之间的端部对接配件,在所述上梁架和下梁架上还设有中间对接配件;所述上梁架和所述下梁架均为水平设置,且所述上梁架的两根并行的方口钢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梁架位于所述上梁架的正下方,立架与梁架之间通过各自的对接配件进行连接,各横梁的前侧方口钢管与各立架的前侧方口钢管共同组成矩形前框,各横梁的后侧方口钢管与各立架的后侧方口钢管共同组成矩形后框,前框和后框共同构成所述框架的双层矩形框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自保温墙体的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为双层矩形框架体,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梁架和下梁架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上梁架与下梁架之间的左立架、中间立架和右立架,所述上梁架、下梁架、左立架、中间立架和右立架均为矩形条框,所述矩形条框包括两根并行的方口钢管和连接在两根方口钢管端部之间的端部对接配件,在所述上梁架和下梁架上还设有中间对接配件;所述上梁架和所述下梁架均为水平设置,且所述上梁架的两根并行的方口钢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梁架位于所述上梁架的正下方,立架与梁架之间通过各自的对接配件进行连接,各横梁的前侧方口钢管与各立架的前侧方口钢管共同组成矩形前框,各横梁的后侧方口钢管与各立架的后侧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王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