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70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27
一种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称重水箱的底端设置出水管,在称重水箱上,出水管上设置用于封闭出水管的阀门,框架内设置数量为两个以上的储水箱,框架的上端设置输水管,输水管包含输水口和入水口,称重水箱通过滑轨滑动设置在框架上,使称重水箱在框架上具有一个用于承接输水管输水口流出水的承接位和两个以上通过出水管将称重水箱内水倾倒至任一储水箱的输送位,输水管的侧面设置第一分流口,进水管路的侧面设置第二分流口,分流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分流口连通输水管,另一端通过第二分流口连通进水管路,框架的上部通过黏胶粘接的方式设置紫外线杀菌灯,框架的中部设置用于反射紫外线杀菌灯光线的反光镜面。该检测装置可达到定量和对多个供水点进行供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供水系统是在城市建设中常用系统体系。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装置,实现一个供水系统供水源对多个供水点进行定量供水,以达到同一个供水源对多个供水点的智能分析检测,以及该类装置在检测具有污泥的水质时,用于供水的水泵不能够防堵和由于设备本身难免存在积水,易滋生细菌,使该类装置达不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称重水箱、出水管、阀门、储水箱、输水管、滑轨、重量感应器、水泵、进水管路、分流管、紫外线杀菌灯、反光镜面,所述称重水箱的底端设置出水管,在称重水箱上,出水管上设置用于封闭出水管的阀门,所述框架内设置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储水箱,所述框架的上端设置输水管,输水管包含输水口和入水口,所述称重水箱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设置在框架上,使称重水箱在框架上具有一个用于承接输水管输水口流出水的承接位和两个以上通过出水管将称重水箱内水倾倒至任一储水箱的输送位,所述水泵包含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通进水管路,出水口连通输水管的入水口,所述输水管的侧面设置第一分流口,所述进水管路的侧面设置第二分流口,所述分流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分流口连通输水管,另一端通过第二分流口连通进水管路,所述框架的上部通过黏胶粘接的方式设置紫外线杀菌灯,框架的中部设置用于反射紫外线杀菌灯光线的反光镜面。优选地,所述称重箱通过重量感应器设置在滑轨上。优选地,所述阀门为电控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称重水箱称重后的水通过滑轨可输水到框架上的任一储水箱内,达到定量和对多个供水点进行供水的效果,使得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可在每一个储水箱内根据需求分布设置用于水质检测的装置,方便对同一个供水源的多个供水点进行智能分析检测;采用分流管结构,分流管将水泵出水口的水分流一部分至进水口处,在水泵需要吸收具有较多泥渣的脏污水源时,分流管分流出的水能够起到部分稀释水泵进水口处的泥渣,避免水泵堵塞,对水泵起到保护的作用;框架的上部通过黏胶粘接的方式设置紫外线杀菌灯,能够对本技术框架内部的结构进行紫外线杀菌,能够避免细菌的滋生,框架的中部设置用于反射紫外线杀菌灯光线的反光镜面,达到多重杀菌,有效利用资源和避免资源浪费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称重水箱通过滑轨由承接位移动至一个输送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称重水箱通过滑轨由承接位移动至另一个输送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水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参照各图,一种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上的称重水箱2、出水管3、阀门4、储水箱5、输水管6、滑轨7、重量感应器8、水泵9、进水管路10、分流管11,称重水箱2的底端设置用于称重水箱2内部出水的出水管3,在称重水箱2上,出水管3上设置用于封闭出水管3的阀门4,框架1内设置数量为两个以上的储水箱5,框架1的上端设置输水管6,输水管6包含输水口12和入水口13,称重水箱2通过滑轨7滑动设置在框架1上/内,使称重水箱2在框架1上具有一个用于承接输水管6输水口12流出水的承接位和两个以上通过出水管3将称重水箱2内水倾倒至任一储水箱5的输送位,水泵9包含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进水口14连通进水管路10,出水口15连通输水管6的入水口13,输水管6的侧面设置第一分流口17,进水管路10的侧面设置第二分流口18,分流管11的一端通过第一分流口17连通输水管6,另一端通过第二分流口18连通进水管路10,框架1的上部通过黏胶粘接的方式设置紫外线杀菌灯19,能够对本技术框架1内部的结构进行紫外线杀菌,能够避免细菌的滋生,框架1的中部设置用于反射紫外线杀菌灯19光线的反光镜面20,达到多重杀菌,有效利用资源和避免资源浪费的效果。优选地,称重箱通过重量感应器8设置在滑轮板21上,滑轮板21与滑轨7滑动连接。优选地,阀门4为电控阀门4。在使用的时候,称重水箱2称重后的水通过滑轨7可输水到框架1上的任一储水箱5内,达到定量和对多个供水点进行供水的效果,使得本技术可在每一个储水箱5内分布设置用于水质检测的装置,方便对同一个供水源的多个供水点进行智能分析检测;采用分流管11结构,分流管11将水泵9出水口15的水分流一部分至进水口14处,在水泵9需要吸收具有较多泥渣的赃物水源时,分流管11分流出的水能够部分稀释水泵9进水口14处的泥渣,避免水泵9的堵塞,对水泵9起到保护的作用。在供水电路部分,包括MCU,与主控MCU连接的JTAG接口、总线接口单元电路、通信模块,还包括与主控电路连接的时钟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与安装在供水管网上的现场传感器信号连接。监测终端通过现场传感器将压力、流量等物理量变换成模拟信号,经过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字过滤后存储起来,然后利用AT指令控制GPRS模块,发送到控制中心。采集的时间间隔和发送间隔均由时钟芯片控制,完成定时采集和发送任务。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称重水箱、出水管、阀门、储水箱、输水管、滑轨、重量感应器、水泵、进水管路、分流管、紫外线杀菌灯、反光镜面,所述称重水箱的底端设置出水管,在称重水箱上,出水管上设置用于封闭出水管的阀门,所述框架内设置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储水箱,所述框架的上端设置输水管,输水管包含输水口和入水口,所述称重水箱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设置在框架上,使称重水箱在框架上具有一个用于承接输水管输水口流出水的承接位和两个以上通过出水管将称重水箱内水倾倒至任一储水箱的输送位,所述水泵包含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通进水管路,出水口连通输水管的入水口,所述输水管的侧面设置第一分流口,所述进水管路的侧面设置第二分流口,所述分流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分流口连通输水管,另一端通过第二分流口连通进水管路,所述框架的上部通过黏胶粘接的方式设置紫外线杀菌灯,框架的中部设置用于反射紫外线杀菌灯光线的反光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系统智能分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称重水箱、出水管、阀门、储水箱、输水管、滑轨、重量感应器、水泵、进水管路、分流管、紫外线杀菌灯、反光镜面,所述称重水箱的底端设置出水管,在称重水箱上,出水管上设置用于封闭出水管的阀门,所述框架内设置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储水箱,所述框架的上端设置输水管,输水管包含输水口和入水口,所述称重水箱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设置在框架上,使称重水箱在框架上具有一个用于承接输水管输水口流出水的承接位和两个以上通过出水管将称重水箱内水倾倒至任一储水箱的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鼎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